登录

项目风险

百科 > 项目风险管理 > 项目风险

1.什么是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项目损失的不确定性,美国项目管理大师马克思·怀德曼将其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给项目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2.项目风险管理

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开发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2000指出,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和风险监督与控制。在执行过程中,项目风险管理可以简化为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制定应对措施和风险监控四个步过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风险的各项作业是相互交叉和互相重叠开展和进行的。项目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若不能准确地识别项目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就会失去处理这些风险的最佳时机。

项目风险管理是在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对于影响项目的进程、效率、效益、目标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管理,包括对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因素的管理,也包括对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全过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既不是在项目实施前对于影响项目的不确定因素的简单罗列与事先判断,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硬性的、条条框框的项目风险管理对策;也不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当实际的项目风险发生时的危机管理以及应变对策;更不是纯粹的项目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方案设计与事后经验总结,而是对于项目风险全过程的管理。项目风险的全过程管理,要求项目风险管理者能够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实现对项目风险的预警预控;要求项目管理者能够临危不乱、坦然面对,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或风险处理方法,对于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散、分摊或分割;要求项目风险管理者能够在项目风险发生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并能够总结经验教训;对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改进。

2.全员管理。项目风险的全员管理并不仅仅是对于项目运行全部参与方或参与人员的管理,而是要求所有的人员均能够参与项目风险的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绝对不是项目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事情。项目管理风险不仅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管理,还包括项目自身在其计划、组织、协调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的管理。对于后者而言,人为的主观影响成分较大。项目风险管理既是对项目全部参与方(人员)的管理,同时也是全员共同参与对项目风险的管理。

3.全要素集成管理。从项目风险管理所追求的现实目标或项目风险管理所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其主要涉及项目工期、造价以及质量三方面的问题。可见,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在可能的条件下追求项目工期最短、造价最低、质量最优的多目标决策过程,且项目风险管理不能仅满足于对单一目标的追求。这是由于项目的工期、造价与质量是三个直接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相关要素。项目工期的提前或滞后将直接影响造价的高低,项目质量的优劣与项目工程造价直接相关,同样项目的工期与质量的波动受造价因素的影响。由此不难得出,项目风险管理是对工期、造价以及质量的全要素集成管理

总体而言,成功的项目风险管理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项目风险管理有助于确定项目范围以及最优项目。项目风险管理可对可供选择的项目集合所具有的风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如对于项目风险特征的聚类分析,使得项目组织者可在不同的临界值范围内选择项目群体;对于项目风险收入的有效性评价,使得项目组织者可以有意识地去选择项目投入产出效率较高的项目,等等。项目风险管理从风险的周期性、规律性、预控性等多个角度,对于项目风险的识别机制、分散机制、分摊机制、转移机制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在项目选择范围内选择出最优项目。另一方面,项目风险管理有助于改进已选项目的效益与效率。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反复、适时修正、持续改进的过程,因此当风险伴随着项目的推进而出现时,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不断跟踪风险影响项目运行的轨迹,并通过有效的程序或手段进行纠偏。比如,通过风险识别策略对于风险征兆或信号进行有效识别,防患于未然;发挥风险分散机制,对于多个风险项目进行协调控制,充分利用项目间的协同效应;运用风险分摊策略,在项目的合作各方之间,通过资源共享、要素互补等方式有效分摊风险;运用风险转移机制,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转让、出售等方式退出项目运作以转移风险。此外,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相关性,但项目风险同样与项目可能遭受的损失或可能增加的成本相对应。项目风险管理在改进已选项目的同时,也是对成本损失或不确定性的降低,等于提高了项目运行的效率与效益。

3.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指找出影响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因素,并识别出这些风险究竟有哪些基本特征、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那些方面。

项目风险识别是一项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它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有规律的贯穿整个项目中。风险识别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内在风险指项目工作组能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计等。外在风险指超出项目工作组等控力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如市场转向或政府行为等。严格来说,风险仅仅指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但对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牵涉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任何能进行潜在问题识别的信息源都可用于风险识别,信息源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的信息源包括过去项目中记录的经验和表示当前项目进行情况的文件,如工程文档、计划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性能评价等;主观信息源是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的经验判断。

4.项目风险评价

项目风险评价是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对项目风险进行连续的辨识和分析,为有效地控制风险提供依据。风险评价通常也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风险辨识;第二,风险分析。风险辨识是指检查情况并确定有潜在风险领域的过程,调查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业主和用户所关注的问题,应该对项目所有的方面进行评估以发现其潜在的风险范围,辨识风险的方法主要有系统工程文件、寿命期费用分析、进度分析、基线费用估计等,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往往作为风险辨识的框架,从最上层一直到最底层的每一分解均做详细分析。风险分析是指要求进行分析以确定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以及由其发生而产生的结果,其目的在于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衡量其结果和风险大小(等级),现有许多方法有助于风险分析,如网络计划技术(VERT和PERT等)和寿命周期费用(LCC)模型等。

对于项目前评价和项目中评价来说,都包含有风险评价的内容。在项目前评价中,风险评价是指项目上马以前,对项目环境风险的预测和评价,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等等,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此主要探讨项目中评价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因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需要随时掌握当前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状况,指出项目进行不正常的风险信号,必要时预先采取纠正措施。

5.项目风险处理

当前的项目风险处理手段主要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三种类型。其中,项目风险控制是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规避项目风险、消除项目风险,或采取应急措施将已经发生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项目风险控制必须以一定的前提假设和代价为基础,比如规避风险意味着项目决策者与此同时会失去获取高额回报的机会或者必须通过高成本的技术方案应对风险,其本质仍在于支付了大量的风险开支。此外,项目风险控制意味着除技巧之外,决策者必须以足够的经验知识、前期积累、财务支持,否则有效的项目风险控制将难以实现。

项目风险自留也是项目风险控制的处理手段之一,其前提在于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评估,得出其发生概率较小或者概率较大但风险损失较小,或者概率与风险损失均较大但在预期范围或可接受的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当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但项目很有必要进行时,项目决策者也会采取风险自留策略。我国大多数项目都不进行风险评价,或设置少量的项目储备(如不可预见费)就认为可以包容全部风险,这一做法通常是不正确的。

当前,我国项目处理主要以风险控制与风险自留为主,其所出现问题与弊端的经济根源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或政府部门所承担的一切项目投资通常由政府来为项目风险买单,企业或项目负责人无须为项目风险损失承担责任。项目风险处理的低效导致了项目管理的“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随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投资主体(国有企业或政府)的经济责任日趋明朗化和具体化,项目投资的决策者也开始日益注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项目风险处理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相对于项目风险控制与项目风险自留,项目风险转移是更为有效的项目风险处理手段。比如,将项目转移给从事风险合并事务的专业保险公司或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这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且公平的转移手段。根据原建设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制定并颁布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项目业主与项目承包商可以共同协商保险。当前,由于参与实际保险业务的项目数量较少,我国的三大保险公司所收取的保费还比较昂贵,且保险合同条款明显不利于项目方。随着参保项目逐年增多,同时保险公司的竞争性越来越明显,保费和服务均会向有利于项目方的方向转化,项目风险的转移策略将越来越趋于完善和成熟。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