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税收审计

百科 > 审计类型 > 税收审计

1.什么是税收审计

税收审计是指对税务机关执行税收法规税收政策、履行税收征收管理职责和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按照税法进行审查,维护国家法律,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监督手段。包括对税种税目税率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减税免税等税收要素执行情况和征管工作的审计。税收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工作中的一项专业审计。

2.税收审计的特点[1]

税收审计作为财政审计中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审计,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不同于其他专业审计,具有自身的特点。税收审计的特点主要有:

(一)审计的税种繁多

我国已形成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的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正式颁布实施的税近40种,其中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达30多种。我国税制中的税种其课征对象和计征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审计的内容十分复杂,工作量很大。

(二)审计的涉及面广

国家税收是国家以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税收审计不仅直接涉及地方政府、财政税务部门,而且必然还会涉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收审计具有全方位性。

(三)审计的政策性强

税收审计必须以国家的税收政策、法规为依据和衡量标准,注意和强调政策性。税收审计的依据,一是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二是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财政税收的条例、规定和政策;三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各项财政税收政策、制度、办法等;四是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按照国家的统一政策和法规,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的地方性税收法规和制度。税收审计就是要按照上述依据,检查和纠正被审计地区自行制定的违反国家税法的政策或规定,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税收审计的政策性很强。

3.税收审计的内容[1]

1.税源管理情况的审查

税源管理情况审计包括税源调查工作的审查和税源管理工作的审查。对税源调查工作的审查,主要是查明税务机关是否把税源调查工作纳入日常税务管理工作;是否根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重大经济决策及时组织调查研究,掌握税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税源管理工作审查,主要是查明税务机关对税源户是否实行统一分级管理;对税源户的迁入迁出是否及时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户管清册的填列是否真实、齐全、准确;对关、停、并、转户是否及时办理税款和票证结清手续;对新开户是否按规定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注册手续。

2.纳税申报的审查

主要是审查税务人员是否及时督促所分管的纳税人,按时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税务人员在收到纳税人的申报后,是否及时审核办理有关手续。

3.纳税登记的审查

主要是对纳税登记程序审查、登记范围的审查和违章处理的审查。登记程序的审查,主要是查明税务登记手续是否合规、齐全。登记范围的审查,主要是查明纳税登记制度规定的纳税人是否都已办理税务登记,有无漏例、漏登等情况。违章处理审查,主要是查明税务机关对不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是否及时查明并依法处理。

4.纳税鉴定的审查

主要是查明税务机关纳税鉴定程序是否合规合法;税务鉴定的结果是否真实、准确、完整;税务机关的纳税鉴定是否制度化、法规化和规范化;税务机关发现纳税鉴定有误时,是否及时更正并通知纳税单位税务机关是否将国家新定或修改的税法及时通知纳税单位按变动后的规定执行,并及时对纳税鉴定书进行修改。

5.减、免、罚的审查

主要是查明减、免、罚税款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重点查明减、免、罚税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手续办理;税务机关内是否建立健全减、免、罚税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完善和有效。

6.补退税的审查

主要查明补退税的产生原因和责任;是由于征收人员业务不熟练或工作疏忽造成的,还是由于纳税人违反财经纪律造成的,并查明是否及时办理补退税款的手续。

7.税务违章的审查

主要是查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章行为的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有无营私舞弊的情况。

8.纳税的票证和档案的审查

主要查明纳税票证的领发、结账、填列、审核和核销是否符合规定,统一发货票的管理是否严密;各项税务档案的内容是否齐全,管理是否严密,并便于利用。

9.税务机关税收任务完成情况的审查

主要查明税务机关税收计划任务是否完成,完成的税额是否真实,有无征过头税的情况,有无为了完成当年税收计划,而把应在本年征收的税款推迟到下年征收入库情况。征收解缴是否及时,该收的税款是否及时、足额征收入库。有无该收未收,或压票不缴的情况;有无隐瞒截留、挪用、贪污税款等行为。本章就税收减免审计、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及税收报表审计、税收退库审计和税收征收管理审计等主要内容分别介绍。

4.税务审计的方法[1]

(1)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审查税收征管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为了做好征税工作,各税务机关均应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税收征管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影响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开展税务审计时,首先应对税务登记、纳税鉴定、纳税申报、违章处理、票据管理等税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进行调查和测试,然后根据调查测试结果,进行审计评价,查明税收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税务审计范围和重点;再据以进行深入、细致的税务审计。这样,就可以减轻审计业务量,节省审计时间,保证审计质量。因此,正确运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是提高税务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

(2)采用审计检查方法,审查与税收有关的会计资料和财实物是否真实、合法、合理。

为了如实反映征税和纳税情况,征税和纳税单位均应设有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开展税务审计时,应采用审阅、核对、详查或抽查等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借以查明征税或纳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合理,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已查实的问题应及时取证。并对已取得的证据,进行鉴证和综合,使之逐步形成证据体系。只有取得了充分有效的证据,才能查明和证实问题。因此,正确运用审计检查方法,是在税务审计中查明和证实问题的必要手段。

(3)采用审计分析方法,查明征税和纳税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要查明征税与纳税中的问题,不仅用审计检查方法还要用审计分析方法,问题越复杂,审计分析方法应用得越多。尤其是对已查出的问题,还应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逐一分析、查明具体原因。对复杂的问题,应分析各种原因对问题形成的影响程度,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要原因;然后,针对具体原因,找出具体解决办法,形成审计意见和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对问题分析得越具体,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就越切实可行;越是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越能提高审计效果。因此,正确运用审计分析方法,是提高税务审计效果的有效手段。

5.税收审计的必要性[2]

1.从认真贯彻执行政策和税收法规上看,实行税收审计的必要性。

税务部门的职责应是,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税收法规,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营者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维护财经纪律,促进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但是,在贯彻执行政策和税收法规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来自各方面不正之风的干扰。从税务部门的主观上看,目前干部素质还不够高,有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的人经不起来自客观的腐蚀利诱而以权谋私或贪赃枉法;有的因为是老熟人、老乡亲、老同学、老战友,而人为地放宽政策,收“人情税”;有的因为有利害关系,或有受礼、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而放松了检查管理或任意减免。从客观上看,有的来自长官意志和行政干预,从本地区本部门局部利益出发,以言代法,乱开减税免税口子;有的来自各种“关系网”的说情,想少纳税或不纳税;有的纳税人法制观念淡薄,纳税纪律松弛,本位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有的纳税人甚至千方百计地偷税漏税或抗税不交。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只有通过加强监督和有效的制约,才能促使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认真执法和遵章纳税。所以说,税收审计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是《宪法》赋予它的任务,它的监督活动,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客观公正性。它不仅能够对专业

监督部门不便监督和不易监督的问题进行监督,而且它还能够对专业监督部门进行再监督,从而促进和推动专业监督部门的职能强化和改善。由于审计机关本身的业务要求,在它执行监督职能时,对其监督对象的经济活动,能够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不偏不倚地确定或解除当事人的责任。

2.从提高税务干部的政策业务素质上看实行税收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适应的税制在不断完善,税收法规在不断增加。这种客观形势,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政策通、业务精的税务干部队伍。近几年来,由于国务院的重视和省级政府的支持,税务干部队伍增加较快,从1980年以来,税务干部的数量已经翻了两番。而大量的人员是从社会上的高中毕业生中招收进来的,没有经过专门的政策业务培训,虽然在上岗之前,经过短暂的业务训练,只能解决入门问题,对业务仅是一知半解。就是原有的老税工人员,由于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也还有个政策业务更新的问题。总的来看,税务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与发展了的新形势是不相适应的。面对日益增加的纳税单位和纳税人,面对日益繁多的税收法规,难以做到应收尽收。经营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出现以后,企业更加关心本企业的经济利益,在税收上偷漏抗税与反偷漏抗税的斗争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加强审计监督,通过审计监督发现问题,提出意见,采取措施,帮助和促进税务部门改进征管工作,以保证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法规,更有效地提高税务干部的政策业务水平,严肃税收法纪。

3.从端正行业风气上看实行税收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拜金思想在滋长,从而使社会上出现许多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表现在部门工作方面,就是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无疑在税务部门也是同样存在的。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除了行业内部要加强制度建设、纪律建设和法制建设之外,还必须加强监督部门的再监督,增强制约机制。审计监督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税收审计,可以发现税工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发现税务部门内部控制上的问题。同时也必然增加对税务部门严肃法纪的强制力,制约他们在业务活动中按职业道德规范运行,提高职业道德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所以说,从端正行业风气来看,实行税收审计也是不可缺少的。

4.从支持税务部门工作上看实行税收审计的重要性。

大量事实说明,税收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违反国家规定乱开减税免税口子等问题,虽然有些是税务部门的责任,但有很多是经过当地党政领导决定的。有的“以权代法”。不顾税法规定,不与税务部门商议,自行决定发文件或指令税务部门减税免税;有的“以言代法”,口头示意或批准减税免税。由于行政干预的压力,使得税务部门不能坚持执行税法规定、正确执行税收方针政策,不得不“违心照办”、“有口难言”。审计部门是处在业务活动之外,审计监督可以对税收的有关情况和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些税务部门不能讲的,通过审计可以讲出来,从而会引起领导的重视,有些问题经审计或许可以得到解决,客观上也起到了对税务部门工作支持的作用。

5.从审计为宏观服务上看实行税收审计的必要性。

税务部门的工作对象是企事业单位和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服务的纳税人,审计机关评价税务部门的业务活动,必然要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和纳税人中去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审计监督可以发现税务部门的业务活动,哪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哪些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不利于生产发展的症结是什么,从而提出建议帮助改进,促进生产的发展,尽快地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审计分析,从个性中能够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提供信息,有利于推动加强宏观管理。通过税收审计,能够验证运用税收法规的经济效果,从中发现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提出解决意见,能够有效地推动建立健全税收法规,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审计监督是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行税收审计,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