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财务评价模式

百科 > 财务管理模式 > 财务评价模式

1.什么是财务评价模式[1]

财务评价模式是根据财务信息来评价管理者业绩的方法,常见的财务评价指标包括净利润、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EVA)等。

2.主要的财务评价模式介绍[2]

业绩评价系统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模式。以评价指标的计算基础为主要划分依据,综合考虑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等其他因素的不同,可以将业绩评价产生以来出现的业绩评价系统划分为成本控制会计基础、经济基础、战略管理和利益相关者五种模式。这五种模式都与财务评价相关。其中,成本控制模式、会计基础模式和经济基础模式强调财务指标的应用,属于财务评价类型;而战略管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虽然强调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应用,但同时也肯定了财务评价指标的作用,因此也包含了财务评价。由于这种原因,再加上会计基础、经济基础和战略管理是目前为止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的业绩评价模式,因此,本部分重点介绍这三种业绩评价模式。

(一)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

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用会计基础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会计基础指标的计算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内容和方法根据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它可以是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的综合评价,也可以是对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的综合评价。我国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从评价指标体系看,是对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我国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从指标体系看,是对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会计基础业绩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综合指数法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使用的是综合指数法,国有资本金效益评价使用的是功效系数法。

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优点在于:会计基础指标计算数据相对容易取得,且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准则,具有较高程度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局限性在于:①会计收益的计算未考虑所有资本的成本,仅仅解释了债务资本的成本,然而却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②由于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具有相当的弹性,会计收益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③会计收益是一种“短视指标”,片面强调利润容易造成企业管理者为追求短期效益,而牺牲企业长期利益的短期行为。

(二)经济基础业绩评价模式

经济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用经济基础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经济基础指标的计算主要是采用经济利润的理念。与传统的会计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相比,经济基础业绩评价模式更注重于股东价值的创造和股东财富的增加。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方法是经济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典型代表。EVA指标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指标最大的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企业的利润,考虑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包括权益资本)的成本。这种利润实质上就是属于投资者所有的真实利润,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经济利润。EVA指标由于在计算上考虑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且在利用会计信息时尽量进行调整以消除会计失真,因此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EVA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像净利润一样仅仅是一种短视指标,因此,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建设等。这样就能杜绝企业管理者短期行为的发生。此外,应用EVA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从增加股东财富的角度衡量企业业绩的EVA指标相挂钩,正确引导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管理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

由于EVA评价系统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是唯一的,即EVA指标,从而造成评价主体只关心管理者决策的结果,而无法了解驱动决策结果的过程因素,结果EVA评价系统只能为战略制定提供支持性信息,而为战略实施提供控制性信息这一目标则不易达到。EVA评价系统的另一局限性在于EVA指标的计算过程。EVA的计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难点反映在两个方面:①EVA的会计调整;②资本成本的计算。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增加了EVA计算的复杂程度,从而对EVA的应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源于20世纪90年代,此时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引入非财务指标并将评价指标与战略相联系是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的显著特点。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强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

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强调的是财务资本,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知识或者说是智力资本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因此,企业界的管理者基于传统财务业绩指标的固有局限性,感觉到有必要对股东价值创造的流程进行监控,有必要评价企业在其他非财务领域上的业绩。基于这种背景,实务界和理论界逐渐致力于将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战略联系起来,对战略业绩评价的研究迅速升温。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最具有代表性且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是BSC。1992年,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戴维·诺顿(David 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联合发表了一篇名为《BSC:驱动业绩的评价指标》的文章。该文章是以1990年参与项目小组的12家公司试用这一新型业绩评价方法所得到的实证数据为基础的。这篇文章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轰动。之后,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和出版著作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解释了企业在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BSC作为控制战略实施的重要工具。卡普兰和诺顿的这些文章和著作集中体现了BSC自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不仅评价指标不断丰富和创新,而且系统本身逐渐从单纯的业绩评价提升到了战略管理的高度。

BSC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就是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表面现象和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并针对这四个主要方面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以便系统、全面、迅速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为企业的平衡管理和战略实现服务。因此,BSC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以管理为核心,以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一个网络式的业绩评价系统。
Image: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形式.jpg

BSC作为一种业绩评价系统,其优点在于:①将目标与战略具体化,加强了内部沟通;②有效地实现了指标间的平衡,强调了指标间的因果关系;③兼顾了不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有利于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④兼顾非财务业绩计量,增强了过程控制和结果考核的联系。正是由于BSC的这些优点,BSC自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以来,便迅速在西方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长足发展。《哈佛商业评论》将BSC评论为过去75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管理思想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BSC,BSC已成为西方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BSC自产生以来在西方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适用于各种行业与组织,可以通过不同模式为不同目的服务,并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具体结构和内容。

以BSC为例,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评价目标的确定方面,尽管BSC从不同方面关注了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忽略了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来认识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因而可能导致不能准确地确定提高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关键动因。

第二,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BSC对于如何选择特定的业绩评价指标并没有具体展开。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几乎没有关于BSC如何将结果和方式相联系的指导性原则。正是这种因果关系的不明确,导致BSC遭到许多的质疑。另外,非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和衡量也是一个难题。

第三,在评价方法方面,BSC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BSC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其创新之处在于使经营者有一种正确认识企业业绩评价的视角,帮助经营者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并有效地加以执行,至于单个指标的计分方法、权重的确定并不是它所讨论的重点。但这恰恰是一个产生问题的重要领域。卡普兰和诺顿并没有对其所使用的不同指标说明如何进行权衡(Trade—off)。不能明确表达如何在大量的指标中进行权衡,计分卡就无法达到“平衡”。

3.财务评价模式的局限[3]

现行的财务评价模式几乎都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这样偏重静态和纯数字的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财务报告上的所有数字均为历史成本。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能代表其现实成本或变现价值。

(2)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假设币值稳定不变,这就表明财务分析的数据来源并未考虑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平的变动。在高通货膨胀或物价不稳定期间,现行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会有所偏颇。

(3)稳健的会计原则要求预计损失不计收益,这有可能夸大费用而少计收益和资产

(4)按年度分期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时间间隔较短,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4.财务评价模式的缺陷[3]

1.重视股东财富目标,忽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公司的理财目标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互利共赢的最优平衡点。这些利益相关者除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等有关部门外,还涉及具有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客户和供应商。所有利益主体都是企业的风险共担者,因而也就都具有各自的利益要求权。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到损害都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有许多具体指标都仅仅从股东角度考虑,比如净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率等等。这不仅没有体现出其他非股东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甚至有可能诱导公司出现一些短视行为,如盲目提高资产负债率、对员工分配不足、采用非法手段进行税收筹划等等。

2.指标设置与构建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前已有的财务评价指标在因素相关性和口径一致性上尚有欠缺。

因素相关性要求构成比率指标的要素应当具有内在的因果关联。比如在计算短期偿债能力时常用到速动比率。一般认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但有一点不容忽视,流动资产涵盖预付账款,流动负债又涵盖预收账款。如果预付账款是用来购买存货或者固定资产的话,那就不应该纳入速冻比率的范畴,预收账款同理。所以,满足因素相关性要求的速冻比率应该更正如下:速动比率=(流动资产-超过收款期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应收账款-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购买存货或固定资产的预付账款)/(流动负债-预收账款)。

口径一致性要求构成比率指标的要素在范围上或性质上应当口径一致。比如计算某些有关营运能力指标时,利润指标应统一用息税前利润或主营业务利润等,力求在口径上统一。

3.注重有形资源,忽视无形资源方面的效绩评价

在当今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资本,而是更多地依赖于非财务性因素,如人力资本状况、商誉、各种专利技术以及企业的组织管理效率等。但在目前的财务评价指标中,不仅没有独立地构建无形资源利用效绩指标,而且已有的各种以资产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中,也很少考虑无形资源的因素。

5.财务评价模式的改进思考[3]

1.基于企业各方利益价值最大化目标和科学性原则修正评价指标

(1)减少净利润基础指标,强化息税前利润(EBIT)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以息税薪前利润作为计算获利情况指标的基础。息税薪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工薪,它涵盖了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份额,以此为基础的财务评价能够体现企业多方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

(2)可以考虑在评价企业收益能力的同时,将经营杠杆系数(DOL)和财务杠杆系数(DFL)纳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评价企业价值。

其中,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衡量的是息税前利润变动对销售量变动的敏感度。DOL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类似的,DFL=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息税前利润变动额,衡量的是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敏感度。DFL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这两个指标能够从风险的角度补充现有财务评价体系的不足。

(3)在指标的科学性方面,主要是应当针对现有指标在计算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这些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等,修正方法如下:

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
平均总资产
营业收入
平均经营性资产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财务费用
营业收入
2. 构建人力资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最基本的指标应当是将产出类指标与人力资本价值进行比较,计算人力资本周转率或人力资本贡献率,公式如下:

人力资本周转率=

营业收入
平均人力资本价值

人力资本周转率=

息税薪前利润
平均人力资本价值

上述左式是从总产出的角度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的贡献程度,右式则从扣除非人力资本耗费的净产出角度反映人力资本贡献程度。

之所以采用息税薪前利润计算人力资本贡献率,原因在于:①所有非人力资本转移价值之外的价值增值均是由人力资本创造或者是由人力资本所决定的;②企业的目标在于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员工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利益实现的基本体现就是从企业获得工薪报酬,这样只有将工薪纳入人力资本的贡献额,才能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本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程度。财务评价体系的理论方法由来已久,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事实证明,合理的财务评价指标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目前,财务评价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用实践检验理论,逐渐完善。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