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骏

1.唐骏简介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2
  • 毕业院校:北京邮电学院
  • 职务: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

唐骏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曾留学日本和美国,有“打工皇帝”之称。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美国总部,先后担任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是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比尔盖茨杰出奖,最高荣誉奖的员工,还获得微软公司的杰出管理奖,被微软公司定为未来微软公司的未来领袖之一。唐骏也获得了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的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的称号,2004年出任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公司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并帮助盛大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被华尔街誉为中国资本的第一人。2008年唐骏先生以“十亿“身价转会新华都集团出任总裁兼CEO。同时唐骏被中国媒体广泛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和中国第一CEO。2013年1月28日,唐骏通过个人微博向外界宣布卸任新华都,专注港澳资讯,任董事长兼CEO。

2.唐骏经历

  • 1980年 毕业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 1980年 考入北京邮电学院,获物理学学士学位
  • 1985年 留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在日本攻读了五年的博士,但是没有拿到博士文凭
  • 1990年 放弃日本学位,赴美留学
  • 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后任微软公司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
  • 2001年 任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
  • 2002年3月26日,出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 2004年1月正式出任盛大集团总裁。知名职业经理人,海内皆知的“打工皇帝”。
  • 1980年,因高考语文一分之差,唐骏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这时的唐骏有些失落与苦闷,甚至有些自暴自弃;
  • 1985年的唐骏不仅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还考上了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并靠着努力“钻营”获得留学日本的机会;
  • 1990年,唐骏赴美攻读博士,并先后创立了三家小型公司;
  • 1994年,抱着“偷师学艺”的本意,唐骏放弃自己的“皮包公司”,加入微软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
  • 1997年,时任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高级经理的唐骏“衣锦还乡”,来上海组建微软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
  • 2001年,因工作出色,上海微软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先后升级为亚洲区支持中心、全球支持中心,唐骏不仅担任全球支持中心总裁,并兼任微软合资公司——上海微创公司总裁等职务;
  • 2002年,唐骏出任微软中国总裁;
  • 2004年,唐骏以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身份从微软退休,并以260多万股股票期权出任盛大网络公司总裁
  • 2008年4月15日,新华都集团宣布,唐骏正式加盟新华都集团,接替集团创始人陈发树出任集团总裁兼CEO,全面负责新华都集团的日常管理,长期战略,集团运营,对外投资及资本运作等的全面工作。
  • 2009年9月9日,唐骏以个人名义宣布加盟金和软件,并成为金和软件公司的董事成员和首席顾问。
  • 2010年 旗下港澳资讯收购北京胜龙网和深圳千寻网络。
  • 2013年 卸任新华都CEO,出任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

3.唐骏来了

  • 2012年10月10日,第一财经电视台《解码财商•唐骏来了》登入银屏。
  • 2013年1月7日,受《中国经济周刊》邀请,唐骏成为该杂志的专栏作家,撰写专栏《唐骏来了》。
  • 2013年5月28日,《唐骏来了》受邀登入《新商报》。

4.唐骏——微软十年

唐骏被分派到 Windows NT开发组当了一名程序员,和微软上万名工程师一样,年薪数万美元。喜欢玩点小创意的唐骏,将这个良好习惯带进了微软。当时的微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Windows操作系统,各国语言不同,许多源代码都需要在英文版基础上重新改写,微软为此组建了300多人的开发团队。即便如此,其中文版产品依然要在英文版之后推迟大半年才能上市。

进入微软几个月的唐骏,暗自决定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状态,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重新设计软件架构,编写了几万行代码,自己检验成功之后,拿到了老板面前。3个月后,唐骏的方案被微软总部接纳,三百人的翻译团队压缩成数十人,唐本人也在进入微软一年之后快速升迁为“开发经理”,薪酬也水涨船高。

“虽然只是程序员,但你还是要为老板着想,发现了问题,也不是跟老板提出来就够了,最好是先调查,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没有一位老板会不喜欢唐骏这样的员工。

1997年底,微软开始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了中国,已经任微软Windows NT开发部门高级经理的唐骏主动请缨,回到中国创办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

3个月后,技术中心开始运转。6个月后,技术中心各项运营指标已位居微软全球五大技术支持中心之首,唐骏荣获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这是微软公司内部的最高荣誉。一年之后的1999年7月,中国区中心正式被提升为亚洲技术中心,2001年10月,亚洲技术中心升级为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四年时间里,唐骏顺利完成了“三级跳”。

2002年3月,唐骏出任微软中国总裁,年薪上千万人民币。

5.唐骏——盛大两年

很难想象,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跳槽的时候,新老东家居然要联手举办一场盛大的迎送仪式,这样的戏剧性场景却在2004年2月出现在了唐骏身上。在担任了两年的微软中国总裁之后,由于微软内部调整需要,唐骏提前“退休”,转任“终身荣誉总裁”,并转投本土企业上海盛大出任总裁。

上任当天,微软全球副总裁陈永正、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双双出面,浓重举办了一场皆大欢喜的“跳槽仪式”。这样的待遇,在国内经理人圈内绝无仅有。而唐骏在进入盛大之后的特殊待遇,更是为经理人同行所梦寐以求。

出任盛大总裁几个月之后,唐骏便一手负责盛大这个全球最大网游运营商的上市路演全程,根据和盛大的合约,唐骏拥有260多万股的盛大股票期权,执行价格为发行价11美元。短短半年时间,盛大股价居然一路飙升至40美元上下,按此计算,唐骏所拥有的期权潜在价值高达数亿人民币。因为这个,唐骏被大家称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没见过一个打工者,能像他挣得这么多!

“自己创业干过,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我也干过,技术工作我干过,销售我也干过,区域管理负责人我也干过。进入盛大两年了,上市的过程我经历过,本土企业的情况我也了解了。人生的价值就是要多一份经历,我觉得我的职业经理生涯很圆满,很少有人能跟我一样!”唐骏对记者这样感慨。

唐骏博士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微软在中国的业务和运作,包括业务发展战略、市场、销售、技术支持、公司形象、政府关系以及整体管理和协调。同时,唐骏博士兼任位于上海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的总经理一职,继续负责管理微软公司全球技术中心和微软公司全亚洲区13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业务。

6.从穷学生到小老板

一个不名一文的大学生,靠着聪明与执着,获得赴日留学的名额,走出了提升身价的第一步;卡拉OK计分机的发明,使其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虽然是三家公司的小老板,却希望去大公司学习 “把事情做大”的秘密。

高考语文59分,失去了攻读理想大学的机会

“语文为什么要少那么一分呢?”每次谈到自己的高考史,唐骏总要嘲笑自己一番,因为语文成绩只考了59分,即使其他科目获得高分,也没有去成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学校虽然是当时著名“八大学院”之一的北京邮电学院(后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但毕竟不是唐的第一志愿,专业也是他兴趣有限的理论物理。不满、自暴自弃,成绩江河日下,大学的头三年,唐骏的专业成绩中等偏下,一些与学习成绩有关的奖励自然也没有他的份,例如三好学生。眼看就要到大四,唐骏是进无去路,退不甘心,他无数次地问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在中科院半导体所实习的时候,唐骏第一次看到了计算机,那是一台漂亮的苹果Ⅱ,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把实验数据直接用曲线划出来。这个发现让22岁的唐骏惊叹不已。在发光的电脑屏幕前,他忽然意识到以往的懈怠是多么错误。也是在这个时候,唐骏认识了光纤通信专业的同学孙春蓝——后来成为他的太太,开始了甜蜜的恋爱岁月。孙春蓝发现唐骏不喜欢理论物理专业,就给唐骏出主意,“修我们的光纤通信吧,我一定帮你把课补上。”

自己的认知加上女友的启发和帮助,唐骏的学习愿望前所未有地高涨,开始攻读第二专业——光纤通信。他仅花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四年才完成的课程,而且报考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光纤通信”为何物的年代,唐骏抢先一步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有线通信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一定是光纤通信高速发展的时代!

连续两天蹲守在教育部办公室门口

获得了出国的名额

几乎没有人对他考上研究生抱有信心,考试的结果却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在北邮的研究生考试中,唐骏获光纤通信第一名。但唐骏没能取得出国留学的资格,因为他从未当过三好学生。

北邮的这个机会没有了,是不是意味着唐骏只能放弃出国的梦想?北京这一年一共有75个出国名额,这一次英语题非常难,成绩合格的寥寥无几,像北邮这样的学校才只有5个学生合格,那么其他的学校肯定会有很多名额用不上!

这个推理让唐骏兴奋不已,他立刻给各个大学的研究生处打电话:“老师,你肯不肯把多余的名额让给我?”接电话的人莫名其妙:“你捣什么乱啊?”也有怒气冲冲的:“我们自己的学生都不够呢,哪里轮得到你呢?”可是,唐骏知道,太容易做到的事,别人也就做了。他继续马不停蹄地向北京各大高等院校拨电话,微笑着询问留学名额的事情。

终于,北京广播学院的一个老师说:“我们可以帮你把材料报上去,看教育部批不批。”这个声音令唐骏终生不忘。学校这边是搞定了,但能不能批下来呢?穷学生没有钱也没有门路,唐骏自己拿着介绍信,去找教育部出国司的副司长,认准了人后,一大早,他跑到教育部出国司办公的地方,对副司长点头微笑:“啊,您好,您上班了啊?”下午五六点,他又准时呆在那里,跟副司长打招呼:“您下班了啊?”翻来覆去就这么两句话。

两天之后,副司长终于被这个小伙子的执着感动了。就这样,唐骏获得了去日本读研究生的机会。

读博期间干起了“个体户”,经历短暂的创业

1990年赴美读博,比起1985年赴日留学,就简单得多。来到美国,唐骏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儿非常适合做事情。1990年恰好是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腾飞的时期,唐骏攻读专业之外的惟一想法就是要自己创业、办公司。

一直研究数字信号处理的唐骏想到了发明卡拉OK评分系统,他把自己的构思申请专利,没钱做芯片,唐骏找到了三星。三星花8万美元买断了唐骏的专利,唐骏乐坏了,唐骏当时每月的奖学金只有800美元。8万美金对一个留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靠着这第一桶金,他在1993年成立了一家名叫“双鹰”的软件公司。

唐骏还做过跨国“穴头”。他开了一家“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多次策划“中国艺术家访美演出”,中国的大腕儿姜昆、侯跃文、宋祖英都曾去过。小公司也会遭遇大麻烦。一次,唐骏花两万美元请律师帮艺术家们办签证。可离演出只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律师突然说:“Sorry,他们被拒签了。”这下把唐骏急坏了,所有的票都卖出去了,所有的场地费也都交出去了,如果艺术家不能来,要赔20万美元!这足以让唐骏倾家荡产。

只有靠自己想办法。谁在掌握美国的命运呢?是一些政治家。唐骏就给洛杉矶的参议员、众议员写信。他击中了政治家的软肋。政治家害怕唐骏把信交给竞争对手,一时间有六七个人给唐骏回信,不同的人向国务院、白宫、移民署等职能部门施加压力。演出之前,唐骏拿到了签证,也得到一个启示:美国律师没有做成的事情,我一分钱没花、在一个礼拜的时间内做成了,我也可以办个事务所!

这些艺术家一走,唐骏就办了个事务所,名字很响亮:美国第一移民事务所。

4年时间里先后创办了3家公司,到1994年去微软之前,唐骏已经从一个穷学生变成了有几十万美元身家的小老板。

聪明的人想做大事情

微软的几万年薪比自己做老板有吸引力

双鹰软件、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和第一移民事务所这3家公司让唐骏忙得焦头烂额。唐骏的这3家公司都是小作坊式的企业,用现实一点的话说就是“皮包公司”。唐骏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做大事,当时唐骏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企业不能做大,而且连持续经营似乎都有问题。

1994年的一天,唐骏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我是微软公司,台式婚姻配对机是不是您的发明?产品显示了您杰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没有兴趣加盟我们公司?”台式婚姻配对机是唐骏与一个日本公司合作的产品,日本的大龄青年男女很多,求偶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唐骏的婚姻配对机就是针对这种社会现象发明的产品。未婚的青年男女打开街头的电脑,就能够搜索他们感兴趣的资料。在互联网还没有兴盛的90年代初,“街头电脑速配”吸引了很多日本年轻人。

那时候比尔.盖茨是唐骏生活圈之外的一个人,但微软公司的成功和名气让唐骏在校园时就向往不已,只是唐骏的职业目标是自己创业做老板,没有想过和微软有职业上的交集。但是,来自微软公司的两次电话让唐骏动了心,“为什么不去大公司学点本事呢?要去就去美国总部,技术核心和管理核心都在总部。”在周围人的诧异和羡慕的目光中,唐骏毫不留情地把自己的三家公司送掉一家、转让一家、卖掉一家,决定去微软做程序员每年领几万美元的年薪。“我发现我的企业做不大,我做事情就喜欢将事情做大。”

唐骏放弃自己的生意加入微软,本意是想在微软做两年,学一点东西、学一学微软做大的秘密,为干一番更大事业做准备。他抱着学习的目的来到微软,看微软怎么做大。但这一脚踏进去,唐骏被微软深深吸引住了,就这样一去10年……

7.唐骏——打工皇帝

一个年薪几万美元的软件工程师,一个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而被迅速提升的部门经理,凭借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是中国人的优势,获得回中国上海创办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的机会;技术支持中心三年三级跳,从大中国区到亚洲区,再到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总裁,越跳身价越高;“微软中国总裁”这一身份不仅意味着高达千万的身价,它更是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

有过当小老板的经验

他能从老板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迅速从几千名程序员中脱颖而出

唐骏从洛杉矶跑到西雅图,“只要让我进微软,让我干什么都行。”1994年的唐骏想进微软学习两年市场,然后出来自己做。唐骏没有做市场的背景,他被分到windows NT开发组做程序员。那个时候的唐骏,就像一粒沙子被扔进了大海。当时的微软拥有像唐骏这样的工程师不下万人,这些小工程师的年薪通常在五六万美元。

微软当时正在开发Windows,先做英文版,然后由一个300多人的大团队开发成其它语言版本。以中文版为例,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许多源代码都得重新改写。50个人如此不懈努力修改大半年,才能改出称心的中文版。所以最初Windows英文版上市后9个月,中文版才上市;到了 Windows3.1,中文版更是滞后了1年多。刚进微软几个月的唐骏觉得这种办法很愚蠢。能不能改一下?下了班,唐骏开始动脑筋……半年后,他写出几万行代码,反复运行,证明他的程序经得起检验,才找老板面谈,微软公司又花3个月认证,于是,原先的300人大团队一下缩到了50人!

微软公司很快接受他的建议,组成一个团队,由他带领重新对微软操作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变,最终使他从一个工程师变成一个部门经理的角色。

进微软一年半后,唐骏在职位和薪水上都得到了增值,虽然年薪不过几万美元,但是按照微软的薪酬政策,作出贡献的员工会在认股权上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说来,唐骏的股票期权起码会在10万美元以上。

“虽然是做程序员,但是不能只把自己当成程序员。你还可以为你的老板和公司着想。但并不是找到问题就万事大吉,任何公司从来不缺挑刺儿的人。因为你看到的问题,可能不晓得有多少人早抱怨过了!所以你与其就这么跑去找老板而于事无补,还不如调查研究后,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这才是上策。只有一个指出了核心问题又拿出了有效解决方案的员工,才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和信任。”唐骏的聪明无可置疑。

8.唐骏谈管理

唐骏在美国做过管理,在中国也做过管理,唐骏发现管理中国的员工是很难的,因为价值观不同。在美国更多的是宣扬一种商业价值观,管理者和员工间的关系,是一种业务关系;在中国,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人性。中国的企业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它们需要规范和平台,不过目前很多在中国的企业还很难做到这点。

唐骏曾提出“4+1”的核心竞争力说法,其中的“4”包括:品牌、技术、市场和资本,而关键的“1”即“公司管理”。如果一个公司缺乏良好的管理团队,那么它就无法把前面的4个因素转变成企业最终的核心竞争力。以资本为例,很多的中国企业不知道上市的目的,于是它们圈完钱就走。上市实际是为了获得一个平台,为了公司的持续发展不断融资。对企业而言,上市是开始并非终极目标。中国有些公司在上市几年后,公司的账务处于瘫痪的状态,就是目标未理清。唐骏曾说过:目前中国最顶尖的100家民营企业,过几年只会剩下 20家,被淘汰者一定是毁在管理上。

中国式个性化

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中国式的管理与西方的管理是不同的。规范是中国企业今天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企业的管理太个性化;但是在中国做管理,光有基本的管理理念是不够的,也需要一些个性化,这缘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最怕的是被感动,如果你感动了他,那么他会为你赴汤蹈火,这是中国人的性格。

在美国做管理,你不需要感动员工,只要按合同支付报酬就行;而在中国,人们追求的更多不仅是金钱,还有感觉。因此企业的领导人需要提供这种感觉给员工———让他觉得他在公司里是很重要的。

唐骏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时,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任何到微软工作的人,都需要经过唐骏的面试。当时很多人不太理解,认为CEO这么做有浪费时间之嫌。事实上,唐骏的用意是:通过面试,让所有进微软的员工感受到公司对其的重视。有一次,唐骏在美国开会,而国内有一个岗位急需招人,因此有位员工“逃过”唐骏的面试直接进入微软。

在接下来的试用期,他表现得很出色。不过几个月过后,他来找唐骏,让唐骏再面试他一次。原因是:在平时,员工间互相调侃时,大伙喜欢拿他开玩笑,因为他没经过唐骏的面试,是溜进来,类似“非正式军”。唐骏对他说:他已经表现得很称职,不需要面试,不过他很坚持。最后唐骏满足了他的愿望,面试让他从心理上感觉自己是个纯粹的微软人。

在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是中秋节。大多数中国公司在这天会给员工买月饼,这时它们往往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只发月饼,员工会认为没创意;不发月饼,员工会抱怨公司不人道。那么公司到底该不该发月饼?应该发!因为至少员工不会抱怨!关键是公司要考虑到底要怎么来发月饼。

当时微软做了一件事情:唐骏们让员工提供两个地址———他们希望月饼能够送到的地址,而后公司帮他们将月饼送达目的地。同时,公司会在这些月饼中附一张小卡,卡片上有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是表达感恩之情;第二段文字是描述唐骏们的公司,主要表达的是:“唐骏们的公司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特别是唐骏们所在的分公司又是微软全球分公司中最好的,世界上最优秀的员工在唐骏们的公司,唐骏们很自豪,所以唐骏们也希望:作为唐骏们员工的朋友或家人的你也会觉得很自豪!”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许多员工提供诸如父母、过去的同窗、老师,甚至同事的地址。很多父母接到这卡片后,很自豪,甚至还将卡片裱装起来,而后告诉他们的亲朋好友,他们的孩子是在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同时他们还会给他们的孩子打电话,让他们珍惜在微软的机会。这是善于运用各种资源的效果。

在任微软中国总裁期间,唐骏大约面试了2500多人,都快成“人精”了,后来差点发展成惯性动作:看见一个人,唐骏就有面试的冲动。如果有人在唐骏面前呆上约2分钟,唐骏就能作出判断:他适合哪类工作。不过一般在面试的时候,唐骏给对方10分钟,而事实上唐骏在2-3分钟内已可以做出结论,剩下的时间完全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毕竟要尊重被面试者。最后唐骏把面试经验总结成三道问题,如果被面试者答对一道问题,那么他可以得到一份工作;答对两道,他的工资比别人高100%,答对三道问题,他可以自己开工资,面试者是可以动用一切资源来回答。大多数公司在面试时,要挖掘的是被面试者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唐骏也一样。

让他人变得伟大

企业文化的根本核心是什么?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那是要让公司的每个员工都热爱这家企业。前几天唐骏看到新浪上的一个调查报道,觉得有些悲哀。只有16%的人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的企业,72%的人是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公司。76%的人表达正等着某天离开所在公司。以这个调查为参照的话,那么唐骏们必须要考虑中国企业的向心力在哪?中国企业的后续发展动力在哪?问题出在哪?有人说是机制问题,例如国有企业的机制不那么灵活。唐骏不赞同,机制是人创造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

要是从字面上看,几乎所有公司的企业文化差不多都集中到几个字眼——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勤奋、诚信等。但事实上,中国的大多数公司在培养企业文化时有些表面,主要体现在标语上。

唐骏从微软上海调到微软北京工作时,北京分公司的氛围不是很好,这主要是以上海分公司为参照。当时上海分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在微软内部是很高的,而北京分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则很低。唐骏到了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召集所有的秘书开会!为什么呢?因为秘书在一个公司内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往往是公司内部信息的集大成者和高效的传播者。在会上,唐骏所传达的一个信息是:秘书是很重要的,唐骏需要依靠他们。并说明唐骏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要他们的协助。很自然地,唐骏获得他们的认同和忠诚。同时,会后唐骏的这些想法也很快地传达到公司高管,秘书在这方面的传播效率确实很高。

外企内部最大的问题是:企业内部采取的是淘汰制,因此员工和员工内部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团队合作关系成了一个难题。从理论上,这似乎是无法解决的循环。

唐骏的一个尝试是在内部灌输一种理念——“让他人变得伟大”。理念提出后,唐骏需要制定一些手段,让理念得以强化。首先,由所有员工选出20个“公司最优秀员工”,这个方法的作用是: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因此选出来的员工,在帮助其他员工方面一定做得不错;其次,唐骏宣布:未被评为“优秀员工”的人,将无法享有各类晋升机会。这一步骤的作用是:让那些最初对评选“优秀员工”无所谓的人,有了想获奖的冲动。这样实行了一年后,在接下来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北京公司的排名从原来的亚洲倒数第二位,上升到全球销售公司中满意度最高的公司。不过,总部对分公司的考察,考虑得更多的是硬指标,也就是业绩问题。那年北京公司的业绩也是得到大幅增长,这表明,这些做法是有效的。

9.唐骏名言

  • 我希望大家复制的是我在成功道路上的一些成功的定律,比如,如何去勤奋、如何去执著、如何变得更加智慧、学会感恩、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等等,这些成功道路上基本的要素。如果你掌握了这些,其实你离成功的距离就越来越近,我希望年轻人复制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复制我过去人生的经历。
  • 什么是成功?成功是你拥有了财富、拥有了地位、拥有了大家的尊重,算不算成功?当然是成功的一些标志,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成功是什么?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在超越自己,就是一个成功人士,这是我对成功的定义。
  • 其实人生追求的不是结果,全世界人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伟大一点的最多也就是今后挂在墙上。人生重要的是过程,要享受人生的每个瞬间,热爱现在,享受现在。
  • 任何一件超过人们想象的事情都必须经过怀疑这道关。任何猜疑对我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我们肯定往前走,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当然希望听到掌声,但是也绝对不惧怕嘘声,因为我们在做一件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 虽然只是程序员,但你还是要为老板着想,发现了问题,也不是跟老板提出来就够了,最好是先调查,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
  • 企业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很多,那些能够创造机会和得到机会的是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
  • 转型的痛苦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是不这么做,我们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甚至走向消亡。事实上,盛大每一次的转型无不是经历了大困难之后的大胜利,大痛苦之后的大快感,这才是盛大的乐趣。
  • (盛大的)平台战略是放鞭炮,一直响;单纯靠所谓精品支撑就象放炮仗,响一下就没了。
  • 唐氏“4+1”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资本、市场、技术、品牌,另外一个就是管理。
  • 我把我的管理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管业务,也就是在创业期间,那时候脑子里都是如何经营、如何创造业绩。第二个阶段开始重视协调。这段时间是我到微软之后和就任总裁之前。当我开始成为部门经理的时候,我开始领悟到能够让团队协作、能够充分合理的调配资源是多么重要。第三个阶段是从我就任微软总裁到现在,重点是如何“影响人”、 “管理人”。
  • 想了解微软之所以成为微软的秘密,除了投身于其中,别无他法。否则,即使住在比尔· 盖茨隔壁也不行。
  •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模式很难成功,创业是没有人可以“制造”的。比尔·盖茨曾经跟我说过,要他重新造一个微软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创业具有不可复制性,没有人可以讲得清、教得会。
  •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要先做人,后做事,再作秀,通过一定的包装,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样才有可能迈向顶级CEO之列。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