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净利润

百科 > 财务指标 > 净利润

1.净利润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以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2.净利润的取决因素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33%的所得税率,即利润额中的33%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举例说明:

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计卖出了2万台家电,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1500×2+100+400=350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33%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380×(1-33%)=254.6(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15%时,其净利润为:

380×(1-15%)=323(万元)

很明显,当所得税率低时,企业的盈利就大。对于同一家公司,其税后利润在享受15%的所得税率时就比33%的所得税率时要高26.84%。

3.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1、净利润(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现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净损益调整法是现金预算编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预计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作为现金编制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把本期的净利润调整为现金净流量的方法。

2、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可揭示净利润品质的好坏。所谓净利润品质,是指对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利润品质越好;即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利润的收现能力越强。净利润品质越好,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综上所述,净利润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程度又可揭示净利润的品质好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不断增加。这些都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外部集团和个人,日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及创收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