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知识创新系统

百科 > 技术创新 > 知识创新系统

1.什么是知识创新系统

知识创新系统是包含知识产生、创造和应用的统一体。这是一个可以通过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以及积累新知识实现创造知识附加值、谋取竞争优势的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多个侧面,其不仅包括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新工艺的创造应用,并包括管理模式、组织机制调整等诸多方面。知识创新系统包含着复杂的商业过程和组织过程。[1]

知识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是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 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它还包括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政府行为起主导作用。

2.知识创新系统三要素[2]

1、知识的储备: 知识的储备是指一个国家可动用的知识总和, 是一国国民所拥有的知识总量, 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环境基础。包括国民、企业、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所掌握的知识储备的总和, 同时强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的储备涉及国家的软能力和硬能力, 笔者认为, 技术的储备是国家竞争的硬能力, 文化储备是国家的软能力。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而文化的重构还未完成,我们不仅要注重创新文化环境的构建, 还应该注重创新文化体制的构建。

知识的扩散具有逐级向下扩散的特点, 等级越高, 势能也越高。新技术、新思想的传播和扩散是以一定的接受能力为基础的。一国的教育能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受教育的广度比深度更为重要。

2、网络: 是指知识的配置网络。“知识配置力(Knowledge Distribution Power) ”, 即一个系统向创新者及时提供渠道, 使其获得相关知识储备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力比知识的生产更为重要。与创新有关的知识配置包括知识在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之间的配置,知识在市场内部以及在供应者和使用者之间的配置, 知识的再利用和知识的组合, 知识在分散的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配置以及两用知识(军用和民用) 的开发。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的配置力影响到其从事创新活动的风险性的大小,获得知识的速度以及社会资源重复浪费的程度。系统的知识配置力是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是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效率: 知识的储备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容易改变的, 创新竞争能力的关键是配置效率的不同。政府的政策制度刺激目标就是提供渠道的畅通、提高创新效率和降低创新风险。

3.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结构[3]

 企业的知识创新系统是企业系统内部一个有组织和个体参与的、以实现创新知识,获得持续发展动力为目的的分系统。将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模式和知识创新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如图1 所示,不难发现,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实质是企业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 在系统内传递和转化相互耦合的开放系统,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环节所组成,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特定功能。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包括输入、运行、输出、反馈四个子系统。

1.输入子系统。输入子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原有的知识、用于个体学习的支持资金和知识的软硬件资源,在该子系统中,从企业系统内部或外部输入信息流(激发知识创新的信息) 、知识流(用于创新的原知识) 、资金流(R &D 活动、创新人员激励等) 及物流(知识创新的基本设施) 。

2.运行子系统。运行子系统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的基本环节、知识创新运行模式和知识创新环境场,该子系统包含三个圈层:内核圈层(包括知识创新的四个阶段) 、外围圈层(包括创新过程中隐性和显性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 、环境圈层(既包括知识创新的微观环境:发起性场、对话性场、系统性场、演练性场,也包括知识创新的宏观环境:企业系统的外部环境) 。

运行子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两个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有机过程,一个是知识形态的转化,即企业知识创新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知识经过萌芽、丰富、原型和实践修正这一过程,逐渐由最初的消瘦的、薄弱的知识形态转化为丰富的、可实用的知识;另一个是知识内涵的转化,即企业知识在隐性和显性之间和内部的相互转化,企业的知识正是在这样的转化过程中,实现了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跃迁,完成知识的创新。

3.输出子系统。输出子系统主要向企业提供可转化的创新知识,以形成企业后续竞争优势,同时也向企业系统外部输出创新的产品或技术等。创新知识的输出是知识等要素在运行子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后的结果,输出的新知识通常是显性知识,即可以通过编码化对新知识进行保存和推广应用。

4.反馈子系统。反馈子系统包括一个方向的两个反馈,一个方向就是前向反馈(如图1 所示) ,两个反馈是指一个反馈到运行,一个反馈到输入。运行反馈针对知识创新运行子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如知识流动是否顺畅、创新个体沟通是否及时、知识共享是否存在障碍等。输入反馈针对输入子系统的问题,即企业知识创新系统输入的是“正熵流”还是“负熵流”,如诱发知识创新的信息是否准确和及时、原知识是否具备创新的条件、知识软硬件基础是否先进等。这些反馈联系不仅促使创新模式内容发生变化,即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及内部的相互转化,也使知识创新过程得到跃迁,即在低级的创新环节跃迁到高级环节,从而使企业知识创新形成一种循环上升的过程。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运行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循环嵌套螺旋上升的过程。

Image:企业知识创新系统.jpg

4.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分析[3]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是一个合理映射着各类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自然、人力、物质、信息和知识等多重自然社会力量和因素的全息复杂系统。如果仅将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的具体过程与具体运作模式看成是构成知识创新活动系统的基本要素的话,那么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所处于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环境则成了知识创新系统对外开放的背景因素,由此也可以清晰地揭示出知识创新活动必然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类相关因素的制约、影响和激励

b.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单向递进的层级结构,即它不满足叠加原理,企业从外部环境获得的知识流及企业自身具有的知识,在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内部转化为产出的产品和服务。这个投入和产出的转化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转化过程。

c.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存在正负反馈机制。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创新要素之间的作用效果受涨落机制的影响,存在着放大或缩小的效应,企业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作用下能使创新得到不断加强,是创新过程的正反馈;市场需求、科技推动等引发创新活动的因素相互耦合,既能产生加强创新行为的正反馈倍增效应,又存在削弱创新行为的负反馈,使创新演化出现饱和效应。因为市场需求的拉动、科技发展提供的机会开始时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是强劲的,而当创新逐渐成熟,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知识成果得到有效的利用时,创新速度就会减缓,甚至于停滞。

d.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内具有协同性。主要体现在创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企业知识创新系统中创新个体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即以实现创新为目的;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即创新个体之间知识水平、创新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创新体系中,整体同一性表现为协同,个体差异性表现为竞争。企业的知识创新往往采用并行工作的创新模式,这种情况对协同的要求很高,创新系统必须改变以往接力棒式的开发模式,建立起“美式橄榄球”的紧密配合,这就要求企业创新系统内各个创新小组之间高度协同,同一小组内各创新个体成员之间也要高度协同。系统内部个体之间具有差异,就会存在系统内各部分的竞争。参与知识创新的各部门之间竞争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希望得到更多关注与支持,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

e.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中存在超循环特性。创造性思想和成果的产生除了极少数原始的创新之外,大量的创造性实际上都是原有要素的重新组合。在超循环论中,在原有要素重新组合中会产生新的“拟种”虚拟要素,经过强化联系之后,通过新的联系变成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从而实现了超循环过程。企业的知识创新是知识要素重新组合后实现的创造性新知识,其模式符合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模式,即知识创新- 具有优势- 被模仿- 优势下降- 出现危机——新创新。如果没有超循环,就不会有知识的进步,没有对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就不会创造出新知识。

f . 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存在涌现现象。“涌现”是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由于参与创新的个体成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他们可以根据内外环境的状况,依据一种或多种规则进行博弈选择,选择最优结果,最后决定自己的行为,改善自身“内部模型”。作为适应性主体的知识创新个体成员的趋同机制和“聚集”相互作用会涌现出复杂的大尺度行为,又形成更高级的主体——“介主体”(即群体) 的涌现。相同层次群体的涌现同样存在趋同效应,又形成了更高层次的涌现,直至导致企业知识创新系统整体的质变,即向更高层次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模式转化。

g. 企业知识创新的结果无法准确预测。企业知识创新的结果无法准确预测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识共享困难。因为知识创新的突破越来越需要多部门、多人员、多领域知识的融合与共振,但这种共享交互却是当今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挑战。从主观角度来看,知识共享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对接受者带有明显的收益,对发出者意味着高成本(Reagans & McEvily ,2003) ,知识拥有者许多情况下并没有与他人分享的意愿( Fisher&Tobin ,1998) ,原因是害怕其专家地位受到威胁,以致于降低了与雇主的未来谈判力。因此,知识个体有足够的动机去保守自己的知识。从客观角度来看,由于知识本身的隐含性、系统性、复杂性以及人们之间知识结构、专业性质、生理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和所处环境的限制,知识转化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这自然又加大了知识共享的难度,引致企业知识创新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5.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进机理[4]

根据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可知,知识创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是一个自组织演进过程。企业知识创新的自组织演进可分为4个阶段,即耗散结构形成阶段、驱动机制形成阶段、触发机制形成阶段和有序结构形成阶段。

1.企业知识创新系统耗散结构形成阶段

根据自组织理论,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足够的负熵流,并且处于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形成新的“活”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所以,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对环境因素有选择、有过滤地保持充分开放,打破系统内部原有的“超稳定”结构,使其远离平衡态,是其向有序演化的前提条件。

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流动,而开放又可以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企业通过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体制和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引入又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抵制系统人才熵增,使创新动力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

企业要进行知识创新,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知识交流。具体来说,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吸取相关的信息,如发达国家最新的科技成果、最新的研究动态等,以丰富和增加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国工作或进行讲学和讲座,通过交流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创新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派遣知识创新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和培训,以掌握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不断吸纳外界的最新信息,抑制由于信息老化而导致的信息熵增,使企业知识创新系统不断获得发展。

2.企业知识创新系统驱动机制形成阶段

企业知识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知识创新系统自组织运行受“形成竞争优势”这一主序参量的驱动;另外,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又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知识创新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企业的序参量。这些序参量始终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持续驱动力,支配着创新系统的行为,主宰着整个企业成长的进程和方向。

企业知识创新活动受“形成竞争优势”这个主序参量的主宰。企业的决策者可以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态势,揭示并确立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发展方向,然后将企业知识创新的整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使创新系统内每个自组织单元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知识创新目标具有吸引力,会成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的“吸引子”,使各个自组织单元通过协同合作,汇入这一“吸引子”中来,从而激发每个创新单元和创新个体的创新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活力。

3.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触发机制形成阶段

随机涨落是企业知识创新系统进入有序的契机。在企业知识创新系统中,存在很多涨落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动、行业竞争的状况、科学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振荡都构成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涨落。这些涨落的微小变化通过放大便可以形成巨涨落,从而对企业知识创新系统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企业知识创新活动要充分利用涨落,形成积极的干扰机制,使企业知识创新系统达到一个更高的有序状态。如竞争上岗等,在无形中给员工施加压力,激发斗志,从而产生“鲶鱼效应”。同时要限制消极的干扰机制,避免创新系统陷入混乱状态。如资金周转缓慢、关键人才流出等小涨落,都很可能带来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巨涨落,导致创新失败。

对于知识创新活动的自组织而言,要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管理者创新偏好、企业员工创新点子等能诱发涨落的各种因素,诱发涨落的产生,使这些微涨落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放大形成巨涨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演化。

4.企业知识创新系统有序结构形成阶段

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序参量”(知识创新目标、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管理机制等)之间通过“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运行机制,可使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耦合,形成正负反馈环,产生协同效应,将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内原来有序度低(高熵)的各要素变成有序度高(低熵)的“自组织”动态系统。在存在涨落和非线性作用的条件下,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协同会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较大的内聚力、吸引力和灵活应变力,形成知识创新系统内外的良性循环,向知识创新系统的“吸引子”——创新目标演进,从而使企业知识创新系统有序结构逐渐形成。

企业知识创新活动通过自组织的方法,达到宏观系统新的有序,并不意味着管理者无法对这类结构实施影响。它是决策者参与的自组织,这里的“参与”不等于传统的“干预”,而是一种宏观高层次上的监督和控制,是通过制定规则与约束,诱发有利的涨落发生,引导协同效应,创造开放环境的活动。

6.超循环论与知识创新系统的关系

知识创新系统中的超循环特性是指;超循环特性说明了知识创新系统如何产生创造性,即如何重新组合知识的问题。创造性思想和成果的产生除了极少数原创性式的创造之外,大量的创造性实际上都是原有要素的重新组合。在超循环论中,首先是原有要素在一个平面上重新组合原有要素的“超循环结合”。然后,在重新组合中会产生新的“拟种”虚拟要素,经过强化联系之后,通过新的联系变成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从而实现了“从二进化到三”超循环过程。知识创新是知识要素的重新组合,其组合模式符合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模式,即创新→系统具有优势→模仿→优势下降→出现危机→新创新。如果没有超循环,就不会有知识的进步,没有对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就不会创造出新知识。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当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换个思考角度,或者放下问题,常常可以在不经意间甚至在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因为大脑在集中精力思考时原有思想要素的排列被不容易联系紧密的意识状态所分割开来,而在放松状态下,各种思想联系已经松懈,原有要素可以自由地游荡在一个空间里,它们的新关系在各种碰撞中十分容易建立起来,重新构建了思想要素的联系,构成了新的循环,创造性应运而生。

知识创新系统是一种网络结构的超循环系统,它包含多重关系,在社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之间构成了一种新型互动关系。知识创新的进化是各种关系相互良性循环的结果。

7.协同学与知识创新系统的关系

知识创新系统的协同特性体现在创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竞争与合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系统的整体行为,从而推进系统的演化。从传统来看,人们习惯对各子系统进行具体分工,但是由于知识创新是一个特殊过程,独立分工无法形成对同一问题出现竞争的情况,因而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由此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日本佳能公司采用了“组织重叠”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激发内部成员的创造力,该公司将产品的开发作为一个重叠过程进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职能部门共同从事同一种工作,通过“内部竞争原则”来组织新产品的开发,一个项目被分成多个相互竞争的次小组,它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个项目。然后就各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辩论。这种方法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项目,并在项目组长的指导下,最终得出一致的最优方案。由此可见,当人们进行内部竞争时,会使信息量迅速增长,并使开发小组创造出新的概念,将新概念迅速熔入实践之中。

知识创新系统内部不仅需要竞争,同样需要合作。尤其是进行大型长周期的产品创新,此时往往采用并行工作的创新模式,这种情况对协同的要求就更高。创新系统必须改变以往接力棒式的开发模式,建立起“美式橄榄球”的紧密配合,比如惠普公司和我国的熊猫电子集团建立了这种模式的知识创新系统,获得了巨大的收获。这种成果依赖于对系统内部整合机制的综合运用。比如,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合理地引导协同,比如采用交互式的知识共享机制——可以通过喝咖啡时的闲聊、休闲场所的随机辩论及一般会议到秘密会议、专业咨询会议、讲习班及大型会议的方式来建立这种共享模式,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协作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