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区域经济差异

百科 > 区域经济 > 区域经济差异

1.什么是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

2.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

第一,是资源禀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

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3.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几大类:

1.自然禀赋差异因素

2.社会环境差异因素

3.经济差异因素

4.决策差异因素

5.极化因素

4.区域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区域差异的积极作用

1.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

2.发达地区先发展起来,不仅积累了大量经济财富,而且创造了地区工业化的丰富经验,从而对落后地区产生一种示范、激励和传导效应。

3.经济发展的地区落差,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使全面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二)区域差异扩大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引发和加剧社会矛盾。

3.不利国民素质的提高。

5.区域经济的适度非平衡协调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适度非均衡协调发展,即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这既是区域发展的战略模式的最佳选择,又是缩小东西差距的现实途径。

(二)区域经济适度非平衡协调发展的对策

1.在开发落后地区的同时, 不可忽视发达地区的发展。

2.加快落后地区的改革开放进程,在改革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

3.加快跨区域的交通干线建设。

4.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充实和完善区域经济政策

6.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或战略的一种理论 , 在发展经济学中称之为平衡增长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按照平衡增长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

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在他的《东欧和东南欧 国家工业化问题》著名论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碍就是资本形成不足,但是由于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不可分性(需求互补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一笔投资的最低限度数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他主张实行 “大推进”战略,也就是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才能使这些工业部门发展起来,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同时他认为,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必须在投资时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工业部门之间按比例协调、均衡发展,使产品的生产和需求达到平衡。

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1953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它穷,即收入太低,这样就形成一个“低收入一一储蓄能力小一一资本缺乏一一低生产率一一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他主张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但他并不认为各部门都按同一比率发展,而是主张按不同比率投资和发展各部门的生产,投资的比率应该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人弹性的大小来确定。

3.“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1959 年,斯特里顿在《不平衡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介于前面两种理论之间、并综合了前两种理论特点的平衡增长理论,被称为“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因为这种理论一方面强调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与需求方面的互补性的重要作用,也强调取得各经济部门之间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既主张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实现平衡增长,也主张在达到平衡增长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各个部门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来安排不同的投资率和增长比例,通过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增长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按适当的比例平衡增长。

另外,比较重要的均衡发展理论还有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和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赖宾斯坦认为要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纳尔森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增长”的概念最早是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针对当时很有影响的平衡增长理论提出的,其理论也称之为不平衡增长理论。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如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和廖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此外,比较重要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还有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和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佩鲁的发展极理论。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发展极”概念和理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增长极”是一些英美学者在对“发展极”做了补充和发展之后提出的。佩鲁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2.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7年,缪尔达尔在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并且利用“扩散效应”(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和“回流效应(回波效应)”(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两个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主张。

3.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1958年,赫希曼在他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赫希曼用一个关于“社会分摊资本 ”(简称“社会资本”)和“直接性生产活动”之间关系的模型来说明这个原理,其中“社会分摊资本”是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种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慢且低、投资效率低而受益面广;而“直接性生产活动”是指直接投资于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中并能迅速见效,直接增加严出和收益的投资行为,投资集中、周期短、收益快、投资效率高。通过分析,他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的部门,而且应当优先选择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的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二是“联系效应”理论。该理论可以解决怎样选择、按照什么标准选择引致投资最大的部门的问题。赫希曼认为联系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这种效应可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 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应该是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也就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这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4.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

中心——外围理论首先是由劳尔·普雷维什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中心——外围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60年代,弗里德曼在其论文《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中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但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创新起源于区域内少数的变革中心(核心区),并由这些中心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地朝创新潜能较低的地区(外围区)扩散。在核心区与外国区的关系中,前者处于支配地位而后者处于依附地位,核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和生产效应等六种反馈机制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地位。因此,区域发展过程表现为不平衡发展,核心区的增长会扩大它与外围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但他同时认为,在核心区把自己的机构扩展到外围区的过程中,核心区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丧失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从而导致新的核心区在外围出现。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循环说飞他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1966年,汤普森在《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且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梯度理论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简称,是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认为,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而且产业和技术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散和转移。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1965年,威廉姆逊在其发表的《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提出了倒“U”型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而且将时序问题引人到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但由此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