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如何向别人传达自己的“声音”吗?

Frost先生是我在英国学习期间最棒的经济学老师。有一次,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关于两个人讨论已故“货币主义之父”Milton Friedman所做的演讲。

一个人说,“20年前,我听Friedman做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演讲。我记得他当时一直说一直说,而我只能听出一个单词 ‘货币’。”另一个人却说,“如果20年之后,你依然记得那个演讲的关键信息,那我认为这应该是你听过的最好演讲了!”

确实如此,Friedman给出的唯一信息就是——通过控制货币的供给来稳定整个社会。这个理论是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理论吗?这个理论充满争议。但我所讲的重点跟经济学没有关系,而是跟人有关系:如果你一次讲太多事情,别人往往一件也不会记得。


我发现,如果在会议中讨论了太多事情,那么20天之后,大家都会忘记,更不用说20年之后了。如今,我们的交流存在极大困难。尤其是在研讨会上,通常有多个演讲者,而每一个人都有很多观点要讲。参会者呢,绝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手机而各种分散注意力。

《时代》杂志的一篇研究表明:每个人平均每天打开手机110次,最多达到900次。一位会议组织者曾对我的演讲如此称赞,她说:“在你发言期间,没有一个人玩手机。”

那么,我们该如何传达自己的声音呢?

1. 别说连你自己都不确定的事。

有一次,我被邀请和一个管理团队合作,该团队想为新项目找到能让人记得住的口号。但是当见了很多高管之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策略问题,而非沟通问题。

你只有非常明白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才能有效表达观点。这就意味着,你一定要清楚你想表达的关键信息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2. 别单向宣讲,而是对话沟通。

我最近在SXSW会议上进行了发言,该会议在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州举行,吸引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家。在我演讲的时候,许多观众都站着听讲,我感受到了房间中洋溢的激情,便临时决定把PPT关掉,和观众进行对话。

其间,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聪明人往往会被琐事所羁绊?”大部分人都和我分享了他们的想法,然后我将每一个想法都进行了归类,从“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只需做好吩咐的事情,因此没有分辨意识”,到“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就无暇选择了”。我没有转向其他内容,而是把对话集中在了这个话题上。我们将这个问题讨论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热烈。

事后一些人反馈说,这是整个SXSW会议中最突出的部分;还有一些人说,这是最整个会议中交流最多的部分。没错儿,PPT演讲只能让人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闲散聆听,而对话却能让他们参与其中。

3. 简明扼要地表达观点。

Stephen King 曾经写道,为了让一个故事栩栩如生,你必须“删除冗余的句子,删除冗余的句子,删除冗余的句子,即使你极不情愿这么做”。这对说话同样适用,为了让别人听明白你说话,你一定要尽量做到简单明了。

Jack Dorsey是Square的CEO兼Twitter创始合伙人,在他看来,他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成为该公司的主编——‘向世界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

4. 重要的话,多重复几次。

Alastair Campbell,多年来一直担任Tony Blair 的通信顾问,他曾在CIPR会议上说:“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这个喧闹的世界听到。”在他看来,这就像是在一个四周都是白色墙壁的大房子里,你的工作是用你手中的喷枪把墙壁喷成蓝色。

当你对着墙射击了一下,墙壁上出现的只是一小点儿蓝色痕迹。你只好不断地射击。最后,你发现整个墙壁看起来似白非白,似蓝非蓝。在Campbell看来,或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就好像你想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然而声音却总会淹没其中一样。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不断重复。但是在重复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哪些内容是你最想告诉对方的。

15世纪,“Priority”这个英文单词还只是单数形式。它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第一或者最重要的事情”。在接下来的500年,这个单词延续了这一定义。

然而,到了20世纪,我们就把这个单词变成了复数形式,开始说“Priorities”。我们真的有那么多“第一或者最重要的事情”吗? 虽然语言有着改变世界的魔力,但是当我们说了太多重要的信息,语言本身就会不断稀释,彼此抵消力量。

不论你是准备演讲的高管,还是活动的组织者,你都希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话中,并从中有所启发。你想要的是成功出击,而不是一场被遗忘的谈话。

你希望经过数月或者数年之后,听者依然可以想起你,甚至感谢你曾经带来一场如此精彩的演讲。相信我,只要遵循以上规则,不懈追求“小而美”,这是有可能实现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Greg McKeown 译/眉眼带笑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