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进攻型公共关系

百科 > 公共关系 > 进攻型公共关系

1.什么是进攻型公共关系

所谓进攻型公共关系,是用于组织与环境发生冲突、摩擦的时候即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抓住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变换决策,迅速调整,改变对原环境的过分依赖,开辟新的环境和新的机会。进攻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是:内容形式新颖,能迅速吸引有关公众的注意和兴趣,可迅速提高本组织的信誉度与知名度。

2.进攻型公共关系解读

与进攻式市场策略一样,进攻式公关也经常被一些企业所运用。在某些立场强硬、斗志旺盛的企业中,对于媒体的指责或负面报道,往往采取的就是这种毫不示弱的进攻式反击。但事实上,这种进攻式的公关方式,在当下中国媒体环境中,实在是凶多吉少。由于中国特殊的人文环境,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舆论监督的角色,绝大多数的民众相信媒体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媒体在民众心目中有很高的公信力,对于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媒体的定调是权威的、客观的,媒体的立场是代表着民众利益的,媒体眼中的企业或产品是好是坏,在潜意识上对民众的看法有决定性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采取进攻式公关危险之处就在于,企业表面上是高调与单一媒体对抗,其实是在与更广泛的民意进行对抗--在传播的主权掌握在媒体手中的情况下,社会民意的牵引几乎完全由媒体所把控。正因如此,企业的进攻式公关往往显得悲壮而孤单。

3.进攻型公共关系案例

[案例] 富士康事件

在2006年的危机公关事件中,最具爆炸性的代表事件莫过于富士康事件。《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广东的工厂存在工作条件恶劣、工人工作超时、工资低廉等现象,富士康危机开始爆发。

[案例评解]

逻辑分析:纯粹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的富士康劳工问题有多大的关注度?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广东又是中国加工厂最集中的地方,无数的台资、港资、外资代工企业云集于此,像富士康这样的工作境况哪一家不是大同小异?但是,富士康面对媒体的负面报道愤然而起,不是采取沟通协商的方式进行危机处理,而是采用了进攻式的公关--不仅对记者提起上诉,而且还提出“史上最牛”的天价索赔。这等于给原先的负面报道延续创造另一个负面报道的索材,无数原先作壁上观的媒体的兴奋点一下子被提到了高点--铺天盖地而来的新闻追踪使“富士康血汗工厂”的报道一下子名扬全国,许多原先并不关注、抑或说关注度并不高的公众现在都将眼光投向了富士康。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