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转轨经济学

百科 > 经济学分支学科 > 转轨经济学

1.什么是转轨经济学

  转轨经济学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世界计划经济的消解、市场经济逐步形成这一过程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转轨经济学(转型经济学、过渡经济学)试图理解和解释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并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变迁。这是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学科,主要研究经济体制比较的基础,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市场化改革的方法及其前景。

2.转轨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3.转轨经济学的两种模式

  在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由于初始条件的不同,中国和越南等国家采取了渐进式的转轨模式,而苏联和东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激进式的转轨模式。对这两种模式的研究可以为转轨经济学提供基本素材和理论实证分析的依据。

  渐进式转轨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在转轨过程中力求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而且,稳定和发展本身也被列为转轨的基本目标和检准。

  2、转轨并不一步到位,而是通过设置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来,使改革最终指向市场经济体制。

  3、采取存量改革增量改革并重的改革战略,在特定时期,增量改革往往比存量改革更重要。在存量经济发挥作用的同时,注重发展增量经济,这是渐进式转轨能够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4、改革采取先经济、后社会、再政治的路径。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在转轨过程中均明确了是在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下的改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能够保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一般采取了激进式的转轨,也被称为“休克疗法”。 西方舆论曾经把第二种类型的改革称之为“Big Bang”(有人译为“大爆炸”或“大跳跃”),这是借用圣经语言形容上帝在7天之内就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以此来比喻这种类型的转轨国家由于政治突变,旧体制一夜之间被摧毁了,新体制随之也将被强制建立起来。

  激进式转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转轨以新体制的形成为基本目标,不一定兼顾暂时的经济增长绩效。

  2、经济转轨过程包括宪政转轨,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转轨是几乎是平行推进的。激进式的转轨理论认为,经济转轨是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而且都是质变,“人不能分两步跨越一个峡谷”,制度变迁需要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否则,旧体制会形成新体制形成的巨大阻力,使得转轨变得遥遥无期。

  3、经济转轨初期稳定化、私有化和自由化政策并举。

  4、由于激进式转轨着眼于长期绩效,因此伴随着短期的经济社会混乱,甚至是退步。与渐进式转轨相比,短期内的收益不明显,经济社会风险比较大。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