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经济稳定增长

百科 > 经济术语 > 经济稳定增长

1.什么是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是指一个较长时期中经济不断平稳增长的态势,从而使经济总量和人均产量在这个时期内稳步地显著上升。这有利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在这个时期内得到稳步增长,防止出现剧烈的波动。

2.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经济稳定的基本途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应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当务之急。但从长远看,防止和抑制需求膨胀,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

  (1)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指标,合理的增长速度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和优化发展。

  (2)保持投资消费的适度增长。

  从理论上说,只要投资适度增长,消费就会适度增长;如果投资规模过大,消费比重就会较小而不会过高。但实际上,由于财政赤字信贷逆差造成国民收入超分配(通过货币超量发行来支持),可以出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一起扩张,并同时超速增长的现象。所以,在控制投资增长速度的条件下,还必须使消费增长保持适当速度,才能使经济稳定增长;而如果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过低,就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消费水平下降,这就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要求。

  (3)保持货币增长和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

  既要使货币供给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又要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货币供给保持适度增长的条件下,保持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就有了客观基础。避免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影响经济稳定增长。

  实现了以上三个方面,就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必须依赖企业和地方体制改革的推进,硬化企业和地方的预算约束风险约束,弱化微观和中观的投资冲动,来保证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