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汇率目标区理论

百科 > 汇率理论 > 汇率目标区理论

1.什么是汇率目标区理论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为战后世界经济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进入了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体制时期。浮动汇率制给全世界的贸易、投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经历了频繁而剧烈的动荡,呈现大起大落之势。从那以后,世界上许多学者和政府官员为寻求一种更合理的汇率制度而提出了许多汇制改革举措,“汇率目标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举措之一。

最早提出“汇率目标区”这一汇制改革举措的是荷兰财政大臣杜森贝里(Duilsenbery)。他在1976年曾提出过建立欧洲共同体六国货币汇价变动的目标区计划。1985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和伯格斯坦(Bergsen)共同又提出了详细的汇率目标区设想及行动计划。1987年2月,七国集团中的六国财长在巴黎会议上将汇率目标区思想写入会后发表的《卢浮宫协议》。1991年克鲁格曼基(Krugman)于1985年威廉姆森始倡的汇率目标区方案,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一克鲁格曼的基本目标区理论及模型(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并引起了学术界对汇率目标区问题的浓厚兴趣。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用在世界贸易中占最大比重的工业国家的货币来建立一个汇率目标区,在这个“区”内有一个中心汇率(基本汇率),并在中心汇率附近确定一个汇率波动的范围,实际汇率对中心汇率的偏离幅度要确定下来,有关国家正力求使汇率的变动不超过这个区域。

2.汇率目标区理论的主要内容

1、首先建议在美、英、日、德、法五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之间,建立一种相对均衡的汇率及其浮动幅度,作为“汇率目标区”的汇率和浮动幅度。

2、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则钉住“目标区”的汇率和浮动幅度。

3、“汇率目标区”体系需要研讨后才能确定的问题是:

1)目标区的规模问题。

2)目标区汇率变动的频率和幅度问题。

3)目标区对外公开的程度问题。

4)对目标区汇率的承诺或保证程度的问题。

根据汇率目标区的内容可将汇率目标区分为“硬目标区”和“软目标区”。“硬目标区”的特点是:汇率波动幅度小,不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对外公开,一般是通过货币政策将汇率维持在目标区。而“软目标区”则是波动幅度大,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不对外公开,不必要求通过货币政策加以维持。

3.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关键问题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