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古永锵

百科 > 商界人物 > 古永锵

1.古永锵的简介

  • 所在公司:优酷网CEO、创始人
  • 毕业院校:斯坦福大学
  • 籍贯/国籍:香港
  • 出生年月:1966年8月

古永锵,男,曾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Berkeley)分校,获学士学位,而后在斯坦福(Stanford)大学获得MBA学位。此外,他还在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北京大学研修过。2005年11月,创办合一网络,启动资金3百万美元。2006年6月21日,合一网络宣布优酷网公测开始,定位为用户视频分享服务平台,古永锵担任优酷网CEO兼首席运营官

2.古永锵与优酷

速造“优酷”

一年时间能干什么?古永锵的答案是,可以打造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视频网站。2006年6月21日,这位昔日搜狐总裁开始创业,推出视频网站“优酷”。一年后,优酷已经成为国内视频类网站的核心代表。

古永锵利用其丰富的经营经验和人脉资源,迅速打造了一颗网络新星。不过,要想让这颗新星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长期闪耀下去,古永锵还要经历更多的考验

选择“视频”创业

2004年底,古永锵向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表明去意的时候说了三个理由:一是想陪太太到美国念书;二是长期工作太累,身体吃不消,需要休息一下;三是想重新找一个创业的环境。几个月后,古永锵卸任搜狐公司总裁,赴美陪读。

休息只能是一段时间,休息之后肯定还是要想着干点什么。古太太在纽约大学进修了一年,古永锵一边闭关休息,一边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他那时候的想法是或者重新回到投资公司,或者找一个小公司,或者自己创业,但不管干什么,都要是互联网。2006年初,当古永锵在国内重现江湖时,他已经做好了抉择,“就是感觉网络视频的机会到了”。

2004年3月,他将自己发起筹集的300万美元投入创办视频网站优酷。和传统网站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作为传播内容不同,优酷专门以视频作为自己的传播内容。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视频收藏和视频作品上传到这个平台上,与他人分享,也可以浏览其他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优酷的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对这些短到几十秒钟,长到十几分钟的视频作品进行审核和推送。

利用“事件”推广

选择网络视频并非古永锵的先知先觉。在他加入这个行业的2006年初,正是视频网站风生水起的时候,各路网络精英不约而同汇聚此处,最多的时候国内竟有200家公司声称要在此业务上寻求发展。

2006年6月21日是优酷的周年庆。此前一天,古永锵发布了一份类似“企业宣言”的新闻通稿,大概的意思是说,经过一年纷争,无论在技术上、资金上、用户上还是品牌上都已经筑就了自己的壁垒,因此奉劝各路同行,最好“别再玩这个了”。这样的口气,出自一个入行刚刚一年的新人,确实值得玩味。但以古永锵一向稳重的性格,敢于喊出这般“狠话”,自然有他的底气。

在2005年,国内发生的多件热点大事件中,都已经闪现着优酷这个新来者的身影。张钰事件、沈阳大雪、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优酷作为一个视频网站的优势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其中,轰动一时的张钰事件,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在优酷上传播开来;在沈阳大雪中,由于外地媒体无法进入,优酷用户传送出来的大量视频几乎成了独家,甚至央视的节目也从中引用。

所有这些事件,到底是在优酷上无意中诞生,还是优酷内部的有意策划?面对这样的问题,古永锵有时笑而不答,有时含糊其辞,有时还会否认一番。或许,对于这个昔日搜狐总裁来说,已经无需通过任何方式炫耀自己的市场营销能力。反正这一系列事件,已经将优酷的用户量带上了行业第一的位置。

积聚“人气”生财

当了多年搜狐二当家的古永锵,深知搜狐公司文化精髓所在,并将其带入自己创办的优酷之中。“搜狐讲究平等,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简单化,这一点我会在优酷里面好好推广。”在优酷办公平台上,每一个人的面积一样大,古永锵自己也在平台上占用一格,“现在我们也是全员持股,跟搜狐一开始时一样,前台都有期权。”

古永锵从搜狐引入了成功的企业文化,但在市场战略上,却选择了一条与搜狐完全不同的路。“搜狐是门户,讲究大而全,优酷坚持做专业视频网站,广泛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合作第一”的标语,被印在公司内隔板玻璃上。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一年之间,百度、盛大、迅雷以及众多电视台,都已经成了优酷的深度合作对象。

当然,不管是对内讲究平等观念,还是对外进行合纵连横,古永锵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聚起内外力量,推动优酷网上的人气。视频网站虽然火爆了这么久,但是具体的盈利模式现在大家其实都没法说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能够吸引足够多的用户到你的网站上来,挣钱的办法是肯定有的。2006年底,优酷完成了1200万美元的融资,古永锵希望在这些钱用完之前,能找到一条生财之道。

优酷于北京时间2010年12月8日22:30分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

3.古永锵的成长经历

14岁到澳洲小镇留学

古永锵是1966年生的,属马,以前大家说古永锵跟老张(张朝阳)是“龙马精神”。古永锵爸爸是土木工程师,祖籍广州,妈妈是天津的,还有个妹妹。那时候香港流行小留学生,古永锵的父母都是比较民主的,就问古永锵:“第一,想不想出去?第二,想去哪?”基本上都由古永锵自己决定了。

可能是对小学地理课本里面澳洲的图片印象太深了,蓝天绿草的,古永锵这个人喜欢大自然,住久了香港这种地方,就想找一个人口密度小的地方生活,所以就选了澳洲的学校,14岁就出来了。现在对香港的印象就是有好东西卖,有好吃的,其他的都很淡了。现在去香港古永锵还要问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香港人。

原来想象的澳洲都是在海边,去了以后才知道学校不在海边,在悉尼坐火车往西三个小时的一个小镇,两三百人的一个学校,周围没有一个中国人,亚洲人就三个。第一天到教室的时候,很多人都到教室窗口围观。这是古永锵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而且是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面,开始还是很难的,后来就慢慢适应了,感觉功课也不是很难,后来还跳了一级,然后考进了新南威尔士大学学化工,当时在澳洲这个专业是最好的。三考加州伯克利分校

1985年,古永锵们家里人都要搬到美国去,父母问古永锵想不想一块过去。古永锵爸是工程师,古永锵自己本来也喜欢理科,所以也想当个工程师,可是进了大学以后发现不是很适合,古永锵这个人还是相对比较外向的,所以就想利用去美国的机会换个专业。

古永锵选了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经济学专业,结果考了三次才考进去。第二次考试失败,很多人建议古永锵改其他普通的学校,但古永锵这个人认准了的事就比较执着。当时的情况虽然比较难,但其实每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第一年都是比较难的。

后来,古永锵直接考上了伯克利分校三年级学习,两年后古永锵就毕业了。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也没想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发展,最后选择了贝恩咨询公司,这种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接触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在这里,芯片、水电、饮料业古永锵都接触了,三年多时间,见过很多不同的公司,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这三年多对古永锵职业生涯影响很深,尤其是那种思维习惯,现在古永锵看到一个项目,马上就会有很多问题跑出来,各方各面都去考虑一下。

工作三年后,1992年古永锵又考了斯坦福。在这里跟很多搞创业的人接触。一轮一轮的人,讲的都是创业的事情,就像给你洗脑一样。到毕业的时候,人生好像就只有两条路了: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去创投公司。那时候感觉自己创业经验还不成熟,所以就选择创投了。

杀回亚洲搞投资

古永锵在斯坦福的学费其实是贝恩缴的。说好了毕业以后出来继续给他们服务两年,之前还说好了贝恩会开拓投资业务,但是等古永锵毕业的时候,他们对这方面还是不很重视,感觉没法做。

1994年暑期的时候,古永锵在北京大学参加了一个培训班,正好认识了富国投资的创办人,谈了几次觉得还不错,就打算过来了。没办法,只能把贝恩的工作辞掉,毁约了,还要赔钱。那时候古永锵全部身家也就三四万美金,违约金是要六万美金,最后富国老板给古永锵借了些钱,才开出来支票。

和第一年到澳洲、第一年到美国一样,在北京第一年还是很难,古永锵离开香港15年了,看中文很吃力的,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学。在富国古永锵干了四五年,做了四个项目,第一个收购了新西兰一个皮革企业,然后过来跟上海一个皮革国有企业合资,三千万美金的规模,在当时挺大的。后来还做了一个媒体公司,里面有那个叫ZDNET的网站,还有IT杂志和北京工体的那个海底世界吧,现在还在营业,这三个项目都不错,后来都成功退出来了。上海还有一个项目没做好,最后清算了。在富国这几年,古永锵收获很大,一方面是加深了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另外也积累一些人脉,尤其是投资圈的人脉,后来帮助搜狐融资,这起了很大作用。告别搜狐开始创业。

1998年古永锵开始关注互联网,这时候古永锵认识了张朝阳。8月份的时候,在北京国际大饭店一楼咖啡厅,他喝咖啡古永锵喝茶,本来是谈给他的搜狐网投资的,结果谈了一会儿,他说:“古永锵不要你投资了,你过来吧。”当时他需要一个人帮助他去融资。张朝阳是物理学博士,而古永锵是资本圈里出来的,这方面的游戏规则、人脉古永锵比较熟一点,而且古永锵也做过网络,所以很匹配。后来古永锵就成了搜狐的第一个高管,是高级副总裁兼CFO,那时候搜狐只有一百人左右,张朝阳之外最高的职务也就是总监。

在搜狐,开始的时候古永锵专注于做融资。上市后,古永锵提出想做运营。张朝阳和董事会在这方面对古永锵很宽容。2001年古永锵开始接手运营了,包括企业发展销售、市场、产品。到2001年7月份就当上了首席运营官,后来就做了总裁。

2004年底,古永锵跟张朝阳提出了离职的想法,因为古永锵加入搜狐时的目标基本都已经达到了。古永锵想找一个创业的环境。在搜狐几年,网络行业的各种情况都经历过了,这么多经历、经验,对自己创办公司很有意义。另外一方面,这些年古永锵积累了很多资源,从组建团队,到融资,到合作伙伴,还有政府部门,都有很大帮助。

搜狐在文化方面有很多良好的、很人文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东西方文化的结合,还有人际关系的简单等。现在创业了,这些好的东西古永锵们会学过来。

4.古永锵的创业历程

欠老板的钱创业

古永锵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想起最初的决定,他仍然觉得自己有点疯狂。他是在公司的资助下读MBA的,条件之一就是读完之后得回去工作。而他却不想,只有一个办法,向原来的公司支付违约赔偿,而几万美元对于当时的古永锵来说,是一笔天大的数目。幸而他所加盟的创业公司答应帮他赔偿一部分,而这些欠款,要待日后从他新工作的薪水中每月扣除。这家创业公司的名字叫做富国投资,北京的市民现在还熟悉他们投资的一个项目,工人体育场南门的“富国海底世界”。实际上,古永锵在刚回国的那几年,拉拉杂杂地做过各种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媒体娱乐和工业,“做过书刊,参与过上海皮革公司的合资”,“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别人只知道我来自香港,却看不出我还在澳大利亚待过5年,在美洲待了10年,后来有人竟然送我个外号,叫‘神州行的全球通’。”

IT信息垂直网站ZDNET是富国首个互联网投资项目,它后来被美国媒体集团Cnet收购,在那之后,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互联网业务上。而他对待投资项目的态度也从来没做到完全放手,他总是要从初期就加入,然后和这家企业共同成长,可能我最后变成一个创业经理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一杯咖啡结缘搜狐

古永锵和搜狐以及其创始人张朝阳在一杯咖啡之后就立刻决定要和对方成为创业伙伴。1998年8月他还是富国投资的副总裁,天天在国际饭店会见各种寻找投资的创业者,而张朝阳正在隔壁的光华产业大厦“制造”搜狐。

他们见面以后聊了对互联网创业的看法,彼此都很认同,而我也很想真正做一次互联网创业的局内人。见面之后,古永锵还经过了当时搜狐董事会的“考试”,最后才决定加入搜狐。而所谓两人一个在美国东海岸待了10年,一个在西海岸待了10年,最后竟然在北京相识的说法,古永锵却称这是个巧合。

安全地玩视频这个游戏

古永锵理想中的视频网站是健康和安全的,它的内容来自网友、拍客们的热情,来自独立制作人的创意。他在搜狐岁月中,古永锵历任CFO、COO最后到总裁。最后,古永锵终于决定给予自己新的身份,一个视频网站的CEO,同时也是一个“拍客”。

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从业者眼中看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彻底的理想,在中国互联网产业产生的初期,尤其是以做门户为目标的网站,多半都凭借某些“出格”的猛料抢尽眼球,但古永锵承认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太少”。优酷网在2006年至2007年热炒的故事包括“沈阳大雪”,那是来自冰封的城市网友们自发拍摄的镜头,还有“老人与狗”,这个故事引发网友们对独居孤苦老人的关注,他最终在网友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到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古永锵认为来自传统门户的经验,对于他做好视频网站帮助很多,比如说对内容尺度的把握以及处理“牌照问题”的经验。可是视频内容所面临的特殊的版权保护问题,可能也是他作为一个创业经理人,从创业以来最大的挑战。

3个月旅行萌发视频冲动

古永锵是个极少务“虚”的人,他喜欢各类计划。“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一定要考虑三五年的计划。”而他目前这三五年的计划,起源于2005年他离开搜狐的那次“闭关”。在硅谷,有一种流行的做法是在开始下一次创业之前,或者从一个工作换到另一个工作之间,休息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置身事外地休息与思考,这种类似修行的方式被称为硅谷式闭关。

古永锵在闭关之初的3个多月里去了墨西哥、秘鲁、阿根廷、乌拉圭、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和埃及。这趟奢侈而浪漫的旅行至今令他记忆犹新:在墨西哥的碧海里学习潜水;在秘鲁坐长途火车,就为了看高原密林里神奇的 马丘比丘遗迹;在阿根廷的农场里看书。

发现视频需求

YOUTUBE是已成功模式,古永锵经常有冲动要把这一切的美轮美奂记录下来,跟家人和朋友分享,可手中的相机只能留下瞬间的影像,无法传达那时那刻立体的‘美妙’。”古永锵突然想到,如果再创业,是不是要做和这种‘记录’有关的事情。

古永锵对视频网站展开了一番分析和考察,那已经是在“闭关”后期了,古永锵像很多硅谷的职业创业者一样,在休息了几个月后认真找起项目来,他开始研究心理学。通过视频媒体自主地认识事物,是人们本质的心理需求的一种体现,是一种不会消失的需求,网络视频必将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应用之一。由其引发的商业活力更是不可限量。

“VV”概念和“三个亿”理论

视频产业,在这条产业链上,从内容生产到集成到播放器到播放平台到专门的视频搜索竟然都可以找到独立的公司。古永锵的优酷网分的是视频分享平台这一块蛋糕,它搜集整理网友上传的视频内容,让网民有地方看自己和别人拍下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玩意,然后吸引广告,运营模式上有点像“视频版”的新浪和搜狐。古永锵对于门户网站的搭建和内容监管驾轻就熟,对于怎么游说广告商也很有经验,2007年,他高调引入“VV”的概念,表示网站上视频播放的总次数,这个概念直接给门户网站最讲究的概念“PV”(页面总浏览量)带来冲击,广告主一听就明白,网民浏览文字和看视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广告的含金量也随之增长。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