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 郑板桥《教馆诗》

中小学教师虽然浑身上下都贴满了崇高的标签,但两足却在现实中立于一种卑微的地位,这种感受使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职业自豪感和自尊感,心态压抑,心情郁闷。在各种公共场合,在各类相关总结中,为了表明自己符合师德规范,他们往往都表述自己“爱岗敬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但实际上,许多人其实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小部分教师通过以下一些途径从教育部门跳了出去:

(1)发奋苦读,考上研究生。

(2)抓住机会,考取公务员。

(3)依靠“硬关系”,调到其他部门。

在其他教师眼中,这些教师成了“脱离苦海”、“跃上龙门”的“成功人士”。当听到别人这些“好消息”的时候,那些呆留在原处无法动弹的教师,都流露出多么羡慕的神情啊!羡慕之后便是嗟叹,叹自己能力不强,叹自己意志不坚,叹自己上面无人。嗟谈之后,一部分教师选择“安贫达命”,只得一心一意地教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成为一个教书机器,以“桃李满天下”聊以自慰。另一部分教师则“看破红尘”,仗着以前的一点“老本”,能在课堂上应付得过去、能在学校有立足之地则足矣。

对现状很不满意但又无可奈何,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真实的心灵状态。在如此暗淡的心境下,教师哪里还有什么求知的欲望,哪里还有什么追求真理的激情?好歹也算个读书人,却对研究学问毫无兴趣,只会写点“计划”、“总结”,在网上七拼八凑地下载点论文,一辈子也没有一点带点创造性的文化成果。许多人下班之后忙的是喝小酒、赴饭局、炒股票、买彩票,打麻将成瘾的更是大有人在。挨到退休之日,一个个光荣的人民教师,什么本事也没有,只有去找点“看门”之类的事做。

无庸讳言,在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学问有见识的实在是寥寥无几,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批判精神的更不多见。幸好现在的学生大多已经被教傻,否则,只要他稍微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便要露出浅陋粗疏的“馅”;幸好现在的评价机制是唯分数论,否则,教师便要受到何以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质疑。

伴随“暗淡心境”而来的往往还有人格的不健全。虚荣而又自卑,自私而又虚伪,清高而又庸俗,愤青而又势利,这种矛盾型的复杂心理,在许多中小学教师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难怪据有关统计,中小学教师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呢。

“啊,要是我中了五百万,”常常可以听到教师们在议论买彩票时说:“这个班我马上就不上了!就是继续上班,也用不着再怕他们扣分了!”(这里的“扣分”指的是师德分和各种管理分)。这当然是一种玩笑话。但,又能仅仅看成是玩笑话吗?

没有必要在这里赘言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应当说,社会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共识。问题在于照目前的状况,处于困境中的中小学教师是否能很好地实现这一阶段的教育效能。把教师职业捧得那么崇高,对教师定那么高的道德要求,不见得就有什么实质性的益处。不对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管理等情况予以适当的调整和改善,那种影响教师事业心的卑微感便难以有所减轻。

把中小学教师从崇高的半空往下面降一降,从卑微的底层往上面拉一拉,让他们足踏实地站立在大地上,不再因过于崇高而眩晕,也不再因过于卑微而压抑;让教师职业回归到一种应有的本真状态,让社会更人性化地看待中小学教师,对他们有一种更客观的评价和期待。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来源:头条号-谈文化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