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愈来愈关注。环境与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使更多的人意识到生产和食用“绿色食品”的重要性,进而关注绿色生产和消费,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形式下,人们对林木、果树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视和需求也不断增加,使得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工作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

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害虫可持续治理的主要手段,它在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是其它措施无法替代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充分有效地采用昆虫天敌相克的原理,利用肿腿蜂防治林木、果树蛀干害虫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简介

该项目利用价格低廉、方便易得的中间寄主大批量、工厂化地繁育商品寄生蜂,建立起国内第一家生产这类寄生蜂的“天敌工厂”。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根据各地的防治需要按时、按量地大批繁蜂,实现寄生蜂的商品化生产,以此来更多的满足国内外害虫防治的需要。这项技术能够保证常年生产,而且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产品的成本比较低。

该项目的另一个重要技术特点是成熟的“寄生性天敌昆虫 + 病原菌”的复式生物防治技术,也就是利用寄生性天敌——肿腿蜂定向式搜寻的传播作用,使白僵菌等病原菌能够接种到害虫体上,从而侵染幼虫,或使被寄生的害虫在白僵菌的协同作用下被较快的致死,这样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由其携带的病原菌的双重作用,更加有效地防治天牛类、小蠹类等蛀干害虫。这项复式生物防治技术还包括使寄生蜂在短时间内高效带菌的操作技术,能够有效带菌的肿腿蜂释放技术等。

应用前景

全国每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大约1.1亿亩,每年要损失林木生长量1700万立方米,造成经济损失50亿元。森林病虫害已成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以至使一些地区多年来的绿化造林成果毁于一旦。严重威胁着绿化造林工作的发展。因此需要采用比较经济、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来防治蛀干害虫,目前利用寄生蜂防治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措施已成为害虫防治中的研究重点。

肿腿蜂是鞘翅目、鳞翅目等多种林木及果树蛀干害虫幼虫、蛹的体外寄生蜂,多以林木、果树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小蠹类)以及一些鳞翅目害虫(如苹果小卷叶蛾、透翅蛾类及木蠹蛾类等)作为其寄主。实验证明,利用肿腿蜂这类寄生性天敌昆虫来防治蛀干害虫,防治效果显著,成本低(据初步测算,每亩林地的防治成本大约为60元左右)、无污染,而且不会产生因施用化学农药而给农产品带来农药残留的问题。肿腿蜂不仅防治对象多,而且在防治中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肿腿蜂释放后可以在其释放地带繁衍扩散,使其防治范围不断扩大,防治效果愈趋明显。因此,利用肿腿蜂防治农林蛀干害虫是一项行之有效、经济简便、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实施工厂化繁育寄生蜂、利用寄生蜂防治蛀干害虫这个项目将有利于推动生物防治措施在全国各地区的森林保护工作中更多地应用,控制次生性害虫的蔓延,从而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节省人力、物力。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遏制目前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加剧发展的趋势,挽回每年因病虫害发生造成的林木生长量的损失,避免造成像某些地区那样因蛀干害虫的危害而毁树、毁林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及重大的生态效益。

同样,在城市园林及风景区的保护工作中广泛应用这项生物防治技术将大大降低蛀干害虫对园林、行道树木的危害,从而保护古树的安全、提高新植树木的成活率、保护绿化成果、改善游览环境。这项技术应用在防治花卉、中药材、果树等经济作物的害虫方面,将会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农药的污染和残留,对“绿色食品”的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维护生态环境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应用对象

目前,肿腿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防治森林、园林蛀干害虫。二、防治果树、药用植物等经济作物的蛀茎、蛀干害虫。

这项技术除了在防治森林、城市园林的病虫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外,同时还是一项有助于使农产品和其他经济作物产品达到国际标准的技术保障措施。对于从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以期获得相关的质量认证的企业来说,是急需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肿腿蜂寄生的害虫种类很多,根据国内外资料初步统计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3个目22科50余种昆虫,其中天牛类寄主占20余种。其主要的寄主如下所示:

配套机械

常规的昆虫饲养设备,冰箱、人工气候箱等,所需设备的数量根据生产规模确定。

工艺流程

饲养中间寄主——接蜂——放入饲养室(或人工气候箱)内——结茧后置于适宜温度下控制出蜂的时间——出蜂装管——低温保存——商品蜂储存待运。

成果所属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下设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植物检疫系3个系。其中,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学院依托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技术支撑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4年,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93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13项,到校总经费2.2亿元,年均经费5500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省部级奖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75项;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560余篇,其中10余篇发表在PNAS、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知名学术刊物上,40余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SCI期刊上。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