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教师的语言有力量,其定义并不在于声音高亢、语调凌厉,而是教师所表达的主旨,学生“容易”识记;所传递的指令,学生“愿意”完成。事实上,这个“容易”与“愿意”,不在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在于教师语言的力量。

01、让声音更有质感

我们自己都有过真切的体验:开会或者听讲座的时候,有些人的发言自己就是不爱听;有些人刚一开口,自己就立刻被吸引,愿意好好地去倾听。而这有时候跟发言的内容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只跟发言者的声音有关。

有的声音没有吸引力,只是一个个音节在会场里单调、空洞、轻飘飘地跳动;而有的声音不高亢、不夸张,但是每一个音节都饱满、鲜活,充满金属般闪耀的质感。

有的教师认为,嗓音是先天的,后天不可逆转;但是,嗓音与声音其实是两个概念。嗓音是天生的,或粗或细,或高或低;而声音的质感是后天修炼的,或粗犷或柔和,或明亮或内敛。

教师的语言如果有质感,学生就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各种判断:

老师是很自信的,老师是能力很强的,老师对我是友善的,老师处理事情是公平、公正的,老师是理解我的,老师是相信我的,老师是真的为我好……学生会基于自己的判断,明确自己与教师之间各种行为的底线。

而如果教师的声音没有质感,学生则不容易信服。

学生会通过各种行为,不断去试探,努力去判断“这个老师是怎么样的”,然后确定自己在这个老师面前的行为准则。这个过程总是非常冗长,在试探的过程中师生彼此会很辛苦。教室里的各种违纪现象、失控现象,通常都发生在这个过程中。

越是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他的声音越有质感。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更有质感?唯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等。当教师的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的声音必然有质感,学生必然容易也愿意聆听教师的语言。

02、打造自己的气场

气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让人感觉到的状态。

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场。气场能够感染他人于无形。有些人气场强,在他周围的人总能受到他的影响;有些人气场弱,总被人视作无物。

教师绝对不可以气场太弱。因为在教室里,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永远是那个最重要的他人,引导着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一个教师在发言之前,如果能够允许教室里乱成一团,而毫不在意地“自说自话”,并试图靠反复重复来强调自己的主要意思,这必然导致他气场太弱,弱到连学生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气场是围绕个人的巨大磁场,它吸收了一个人成长中所有的信息,包括一个人的性格、学识、教养、专业、品位、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甚至还有个人的衣着、饰品及行为举止。

它们经过各种方式的变化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能量。这种能量以各种形态附着于我们,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存在形式。

教师要格外注意打造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气场。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涵;其次,要提升自己的仪态;最后,要保证在每一个学生都进入倾听状态后再开口说话。

03、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重复,在教育中的功效显而易见。孩子就是在无数次的重复中不断获得知识与习得能力的。教育必然需要重复,但是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有的年轻教师过于担心学生没有听清楚指令,常常一口气连续喊三四遍:“大家写好作业后,交给各组的小组长。”因此教室里常乱糟糟的。

而收作业本的时候,教师还是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没有交作业本,或者把作业本传给了那一组的第一个同学——因为上课的时候交作业经常会从后往前传。

为什么有的教师发布指令的时候教室里经常乱成一团?

为什么重复了三四遍的指令,还是会出现那么多失误?

其实,这都是无意义的重复的恶果。

当学生意识到教师经常一条指令重复多次时,他就不会在教师第一次发布指令的时候认真聆听。

尽管在执行教师指令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但是他确定下次教师发布指令的时候还是会多次重复,所以他还是不会认真去聆听。

恶性循环从此在教室里上演:教师继续重复发布指令,学生继续不认真聆听,失误继续频频发生。

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教师要从一开始表述时就力求简单、清晰、准确,这样的指令才有力量,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表述的习惯。如此一来,才可以避免教室里上述乱糟糟的场景再现。

04、适当放慢语速

许多演讲家都会用极快的语速说出漂亮、整齐的排比句,排山倒海的气势常常赢得满堂彩。但事实上,当一个人的语速过快时,人们往往来不及关注他究竟在表达什么,而只注意到他的语气和姿态。

教师在学生面前同样如此。一旦教师语速过快,学生就来不及获取语言本身表达的信息,而只注意到教师表达时候的状态,并去分辨教师是高兴、有一点点烦恼,还是非常生气。

另外,如果教师语速过快,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因为他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而教师其实也会产生挫败感:为什么我的指令学生就是不听?

曾经听过一个班主任一口气发布了一连串指令:

“大家把家校联系本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从后面往前面传;

语文一号本交给小组长;

作文草稿本放在讲台上;

昨天的语文测验卷也放在讲台上,没有家长签名的先不要交,明天签好名再交上来……”

每一条指令之间没有停顿,但教师会不断重复。

面对这么一连串的指令,注意力集中的孩子问题不大,会一一加以分辨并执行;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就来不及识别指令,只能根据以往经验,等待教师的多次反复。

教师在发布指令时,应该适当地放慢语速,要留给学生接收信息并加以消化的时间。

第一条指令发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发出第二条指令,而应关注是否所有学生都已经听清,并等待所有学生都完成指令。

在等待的过程中,尽量不重复指令。再根据实际情况,发出第二条指令。

语言承载着知识与思想,学生是否愿意聆听教师的声音,取决于教师的知识与思想能否及时、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只有让自己的语言更有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推荐文章

○独家 |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反思应试教育,高招不能再唱过去的歌谣

○独家•深度 | 新高考风云变幻,六省市校长“达”者喜、“穷”者忧

○独家·高考风云 | 钟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应试化解读(上)

○独家·高考风云 | 上海市格致中学张志敏:应对新高考改革,校长没必要焦虑

| 来源 : 源创图书

|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 更多内容请关注:校长派微信公众号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