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无处不在的学习”“没有教室的学校”“一人一张课程表”等创新实践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运行规则。

在这个大变革时代,教师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作者简介: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中国未来学校联盟秘书长。

教师转型是“互联网+教育”的第一要务

在人们的眼中,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主要职责是向下一代人传递知识、传授技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教师专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又被赋予了“反思实践者”、“教育专家”、“研究者”等角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

知识取向的教学将被技术所取代

如果教师只是知识的代言人,那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慕课的方式,找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学家教语文、最优秀的数学家教数学,最优秀的物理学家教物理、最优秀的历史学家教历史……哪怕有人会说,这些专家不一定擅长教学。

那我们也可以集中最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或是在同类型专家中寻找一个既有渊博知识又有教学能力的人,这些想必都不是难事。

谁学得更快,谁就是老师

过去,教师作为年长者,凭借年龄优势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通过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比年轻者知道得更多。

今天,年轻者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有可能比年长者知道的更早、更快、更全面。

实际上,相对呈指数增长的海量知识而言,“专家”和“新手”之间的距离被不断缩小,后来居上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常态。谁学得更快,谁就是老师。

“知识就是力量”将被改写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所有可以公开的知识,每个人能获取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发现知识、精选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要。

知识将不再是唯一的力量,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力量。创造力、想象力、价值观、个人品质等将重获生机,在教育中拥有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一招、未来教师要成为“读懂学生的分析师”

现代教育强调规模化和标准化,核心是通过整齐划一的教学流程批量化生产人才。在教学中,教师更多是把学生视为班级中的一员,而非独特存在的个体,于是,总有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

尽管这些学生并不占多数,却恰恰是最需要教师给予关注的群体。但是,在“多数人”面前,这些“关键少数”只能被选择性忽视。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正在重塑教学流程。

过去,全班学生用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并试图达到同样的标准;

未来,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达到每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从根本上对强调步调一致的传统教学发出了挑战。

尽管“互联网+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不成熟,但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绝不是要塑造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而是通过收集学习过程的丰富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支持。

以翻转课堂为例,它的最大优势不是教学流程的翻转,而是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首先,学习时间可以选择

在课前学习时,学生要观看微课,有的学生能力强,看一遍就懂了,有的学生能力稍弱一点,可能就要多看几遍才能掌握;

其次,学习内容也可以选择。

宁夏有位老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时,给学生提供了不同难度的微课,每个微课生成一个二维码,放进学习任务单,学生扫一下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

最后,教学过程也可以选择。

教师利用技术手段分析学情,根据不同学情开展差异化教学。

北京有位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把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课堂时间没有变化,但教学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实现了大班额条件下的个性化学习。

所以,教师要想在“互联网+教育”中获得成功,就不能只做“教学的师傅”,更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

未来教师要成为最懂学生学习需求的人,这才是教师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读懂学生的认知状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评估学生的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推送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除了要关注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总体数据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数据,包括非结构化数据、规律性数据、异常数据等,善于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这将为教师实施精准教学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

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研究学生是怎样学习和成长的,读懂学生的非认知状态,包括动机、情绪、品质、价值观等。这些信息在传统教学中容易被忽视,因为教师看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

这些信息在传统教学中容易被忽视,因为教师看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

可是,教学是一种整合的活动,远比想象中复杂、丰富。

两个学生的分数可能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学习动机、投入程度、学习品质等完全是不一样的。相比认知因素来说,学生的非认知因素作用可能更大,甚至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关键。

所以,读懂学生的非认知状态,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而且,这项使命是技术无法替代的,教师在这方面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技术。

优秀的教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学生相互连接的共在之中,通过身教和垂范影响学生的成长。

第二招、未来教师要成为“重组课程的设计师”

长期以来,教师只有选择怎么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教师变成了传递规定课程的管道,任务就是将教材内容“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学生。

于是,课程被窄化为教材,教材又被肢解为不同的知识点,然后又进一步细分为重点和难点,几乎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些孤立、割裂的知识点进行的。

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创新能力不强,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中国学生在国际奥赛中屡屡斩获各学科的“单项冠军”,但却在综合实力比拼中表现不佳,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

面对不断变化、愈加复杂的未来社会,只有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过去,学校只能为学生提供非常有限的课程,如同一个资源贫瘠的“课程小卖店”。

未来,学校将进入到课程生产的丰富时代,开设多种多样的课程,打造一个资源充足的“课程大超市”。

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进入,并在“导购员”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爱好、兴趣、需求、能力等来自由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获得专属的“课程清单”。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更是课程的创设者。

一个好的教师,往往是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师,重组课程的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第一,将现实生活引入课程,让书本中的知识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意义。

生活是最有活力的课程,万事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发掘它,就是语文;发掘它,就是数学;发掘它,就是历史;发掘它,就是科学,等等。

比如,成都市实验小学将二十四节气融入课程,让学生在习俗活动中对话自然万物、对话人文经典、对话传统艺术,既加深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又有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知行合一。

第二,用完整的课程育完整的人,通过跨概念、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式,建设以主题呈现的学校课程体系,弥合分科教学对知识的割裂。

比如,在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语文成了语言学习、美术、社会实践的统一体,课本中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从教室走进大自然,用平板电脑记录自己眼中的春天,用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想,讲述出了一个又一个图文并茂的可视化故事。

第三,打破固定的课时安排,根据学科特征和课型内容灵活设置长短课或大小课,让学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比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改变了以往40分钟的固定课时,根据课程特征灵活安排课时。

“基础课时”35分钟,主要用于基础性课程的实施;“大课时”60分钟,主要用于整合课程的实施;“微课时”10或15分钟,用于晨练、晨诵、习字等;“加长课时”90分钟,用于大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三招、未来教师要成为“联结世界的策划师”

一直以来,教师资源历来是高度私有化的,尽管每位学生都希望享受到最优质的师资,但由于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所垄断。现在,这个局面正在发生改变,互联网打开了学校教育的围墙。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同步课堂已经开到了新疆、宁夏、贵州等西部地区的薄弱学校,偏远山区的学生也可以和名校学生一起上课。

未来,学校将会更加开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采用O2O模式来办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享受社会上优秀的教育资源。

比如,北京市教委面向初中生提供“开放性科学实践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学生在线上自主选课,之后到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去上课。

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也能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手把手指导。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把目光从狭小的教室转向广阔的世界,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引向学生。

未来的教师一定要成为“联结世界的策划师”。

第一,任何有专长的人都能成为教师。

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课程的提供者不仅仅是教师,也可能是农民、医生、商人、工程师、运动员、社区工作人员等。

英特尔曾经发布过一个“未来课堂”的视频,描绘了未来的教学场景,教师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学习与桥梁相关的知识。

看完这个视频,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炫目的新技术,而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教学细节:

当学生反复尝试也无法做出符合承重要求的桥梁模型时,授课教师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和一个工程师做了现场连线,工程师直接参与到课堂中,对学生制作的桥梁作品进行指导,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实际上,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当你的课堂教学质量越高,你就会感到越力不从心。因为学生可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教师的水平,他们进入到一个连教师都未曾涉猎的领域。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借助技术的力量,联结外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

第二,把世界打开,让孩子进来。

过去,教材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材。学校应该带着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社会应该向学生打开,接纳他们,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开设了一系列的科技活动课程:

带着学生走进万科学习建筑设计;

带着学生走进大疆公司考察无人机研制,进而开设航模课程,邀请中国航空动力技术专家刘大响院士给学生作相关报告;

带着学生走进联通,走进微软,走进深圳电力调度大厦,走进大亚湾核电站,走进深圳气象台,参观考察,学习探究。

未来的教师一定要有联结世界的意识,给学生创造走进社会的机会。

当学生走进社会,社会就变成了课堂,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进行深度学习,建立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实质性联系,这种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往往是无法想象的。

小 结

无论“互联网+教育”如何发展,教师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如果教师不变,再美妙的教育变革也难以实现。

未来,教师除了知识传授以外,还应担负起读懂学生、重组课程和联结世界的职责,这既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发现教师”的同时,也要“解放教师”,只有“解放教师”,才能真正“发现教师”。

学校要主动减轻教师的事务性负担,大幅减少非教学事务,把教书育人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有条件的学校要缩减班额,探索小班化教学,用切实行动给教师成长留足空间,真正把教师当作研究者和创造者,而非教书匠。

推荐文章

○独家 |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反思应试教育,高招不能再唱过去的歌谣

○独家•深度 | 新高考风云变幻,六省市校长“达”者喜、“穷”者忧

○独家·高考风云 | 钟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应试化解读(上)

○独家·高考风云 | 上海市格致中学张志敏:应对新高考改革,校长没必要焦虑

| 来源: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 更多内容请关注:校长派微信公众号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