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记载,满清初入关时,全部人口不过二十万。而当时的明朝人口大约有两亿,1644年,满清这个弱小的部落像一头饿狼,闯入了羊群。到了康熙年间,人口锐减到五千万,原因不言而喻。

满清入关

那么,几十年间,清朝是用了什么办法让人口骤减的呢?除了战乱,和天灾,很多都是被屠杀的。

要想灭掉一个民族,必须要改变他们的信仰,改变他们以往认同的东西,而满清也正是这么做的。

满族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先秦时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秣阂,两宋称女真。我国古代对“头”是非常看重的,任何人不得侵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一种气节的象征,任何人不得触碰。而满清对于汉人,一开始就是从“头”下手的。

明朝人发型

其实在满清入关之前,就曾发起过剃头的号召。 1619年萨尔浒战役,满清打败明军,几乎控制了东北。当时推行“剃发令”,代表是满清领导下的臣民,但是不用说,东北汉人是拒绝的,又因为“一番剃发便作鞑子。他日官军(指明军)不辨真伪而剿灭,死当为冤鬼。”于是就更坚定了许多汉族民众针对剃发令的反抗和逃亡。

到了满清入关,多尔衮更是几次推行“剃发令”,一时间,多地出现了反抗的声音,很多人坚决反对,死也不剃头。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很多无辜汉人被杀。

留发不留头

满清认为,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肯定有反清复明之意,于是坚决推行“剃发令”。毕竟当时有数量太多的汉人,就几十万的满人数量悬殊很大。后来很多降清的明朝官员都剃发来讨好满清,但是大多数百姓是反对的。明末大家顾炎武这样说:“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1644到1650年,意大利学者卫匡国在中国考察,他著有《鞑靼战纪》,里面记录了清朝推行“剃发令”的残忍实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后来他感慨的说:“世界上还没见过哪个民族,为了保卫自己的头发而死这么多人。”

满清带来新发型

这样残忍的制度还是起到了效果的,慢慢的,大街上见到的人们,发型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代一代,最后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满清的这个习惯,也没有人再提及反清复明。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