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市场的旺盛需求和节目的长尾效应,使近年来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一时井喷。但纵观整个国内市场,一些节目在内容设置、艺人培养方式,以及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仍不够合理。而在这个夏季,《明日之子》的出现却意外地打破了这一僵局,成为今年最火的偶像养成节目。

文/蒙加公

“这副词,我可以把它算作为《消愁》以后的第二首。”

在最新一期的《明日之子》中,毛不易凭一曲《借》不仅成功晋级,也再次获得了一向要求苛刻的薛之谦的认可。而另一边,二次元选手荷兹却被再一次推上了风头浪尖。

与日韩、欧美等国家相比,国内目前的造星体系尚未完善成熟,也正是因为不成熟,使市场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身处互联网时代,打造属于中国当代年轻人的偶像,刻不容缓。

市场的旺盛需求和节目的长尾效应,使近年来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一时井喷。但纵观整个国内市场,一些节目在内容设置、艺人培养方式,以及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仍不够合理。而在这个夏季,《明日之子》的出现却意外地打破了这一僵局,成为今年最火的偶像养成节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从不缺明星,缺的是偶像,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偶像。

自2004年内地市场开启选秀类节目新时代后,中国的选秀市场便在前进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从平民草根选秀到星素搭配的选秀模式,再到明星真人秀,选秀市场可谓“世代更迭”。2016年以来,选秀综艺市场更是迎来了新风口——偶像养成。

与传统选秀综艺节目的选拔赛模式不同的是,中国偶像养成类节目属于“舶来品”,灵感源于日韩。如今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多采用以“养成”为核心的培养模式,致力于挖掘选手的潜力,实现自我的突破与成长,直至得到观众以及市场的认可,方能出道。

纵览《明日之子》的表现,从录制期至今可谓是“喜讯”不断。百度指数峰值超100万,微信指数峰值达500万,均远远超过了同类节目。截止目前,节目主话题#明日之子#阅读量高达46亿,讨论量也突破2600万。仅#明日之子#这一主话题,便有35次霸榜微博小时榜首位,同时登上24小时话题榜第一名。除了不断向上攀升的数据,选手们也不曾停下前进的步履。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可谓燃烧了这个盛夏。作为节目最受瞩目的“巨星”之一,原创歌手毛不易11天蝉联QQ音乐巅峰榜第一名,《消愁》霸榜6天,《像我这样的人》霸榜5天,腾讯视频上《消愁》的播放量更是超过6000万。

尽管真人秀市场瞬息万变,可偶像养成却愈演愈烈。不过,随着同类型节目的扎堆,同质化日益严重,观众也逐渐出现审美疲劳之势。面对如此激励的市场竞争,一档节目能否做出自己的特点,打造出差异化,并树立自我价值,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明日之子》节目组来说,除了要思考怎样打出新意外,如何正中市场红心,以打造出当下年轻人认可的偶像,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也正是因为有了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节目才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作为一档“创世纪”的偶像养成节目,《明日之子》以“星星之火”般的存在,不仅撬动了养成类节目的头部市场,也为当下国内本土偶像的养成之路提供了优秀典范,被誉为“今年最火的偶像养成节目”不为过之。

同时,节目极强的互联网属性与颠覆性的设置也颇受瞩目,让市场看到了偶像养成的更多可能性。

偶像养成迎来“圈层”新时代

植根于肌理的娱乐语境使得综艺市场进入活跃期,各类创新型节目层出不穷,偶像养成类节目自然身处其中。

移动互联时代,封闭的文化圈层逐渐打开,在娱乐分众化的大生态背景下,年轻人群的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化,业界对于贴近年轻群体、培养年轻一代新偶像的尝试一直在路上。

恰逢其时,《明日之子》以精细化、分众化、多元化的姿态强势入局,不仅颠覆了综艺市场以往的单一入口,也重新建构了粉丝和选手的关系,从传统“流水线”般的偶像生产思维转变为对圈层文化的“一网打尽”。

不同于以往养成类节目的单一入口,《明日之子》“三管齐下”地开创了“盛世美颜、盛世独秀、盛世魔音”三大赛道,更加契合当下垂直化、多元化的圈层属性。能在同一个赛事里让截然不同的偶像选拔标准共生实属罕见,但无疑也更符合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认知方式。

当下,每个人对于偶像的理解和诉求各有不同,偶像的产出是圈层文化多元化、个性化趋势的体现,每个偶像都代表着当代年轻人不同的价值理念。毋庸置疑的是,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偶像文化。

英国伯明翰文化学派的雷蒙·威廉斯认为,大众文化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masses culture即低俗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另一种是popular culture即大众的、受欢迎的、流行的文化。显然,《明日之子》所打造的不是masses culture,也并非盲目的popular culture。

为给年轻人提供不同偶像类型的可能性,也为将圈层文化“一网打尽”,节目设立了“九大偶像厂牌”,分别代表9种年轻人的文化态度。选手一旦进入九大偶像厂牌,便意味着已经出道,且将拥有各自的音乐类型、作品,甚至是自己的Logo。

因为充分尊重当下年轻文化的多元性,所以“九大厂牌”才能满足年轻人对各自圈层的偶像需求。如哇唧唧哇娱乐文化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以及《明日之子》监制马昊所说,“我们无非只是在不同的年代,用不同的平台,用不同的手法,去为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创造他们需要的偶像,这是我们的使命。”

《明日之子》是一场比赛,而比赛必须用直播的方式呈现。企鹅影视副总裁兼腾讯视频运营平台部综艺业务总经理、《明日之子》总监制马延琨曾说过“如果不直播的话,这个节目就会不成立。”而直播意味着充满未知,但也体现了节目的真诚用意。

正是因为不可预测,选手和观众在直播过程中才能更加投入。恰如马延琨所言,在直播氛围下,“观众的参与度,选手的状态,嘉宾的状态,一定是最好的。”

除了模式上的突破外,节目还创建了一种新型的偶像、粉丝互动关系。所谓的选手、评委、观众不再出现在节目中,《明日之子》将其升级为选手、星推官和粉推。这是一种全新力量的组合,也是一种权利的下放。尤其是如今的终极battle环节,谁走谁留,全由粉丝的助力数据说得算。

很明显,粉丝和观众的参与度在加强。同时,将话语权下放给粉丝和观众,不仅充分尊重了当下年轻人的“自主选择权”,越来越重要的打call也代表着偶像与粉丝间“共情”关系的深入。

种种开放性与颠覆性的创新行为,使节目实现了偶像养成市场对当代年轻人文化圈层的“一网打尽”,也回归了偶像养成类节目对于“养成”的初心。当然,《明日之子》之于这些年轻人,不只是“培养”,更是“成就”。

《明日之子》的“陪伴”与“长情”

“你依然是我狭隘眼光里,所有看到现在,年轻一辈里面写词最有灵气的人。”薛之谦的这番评价,无疑是对初出茅庐的毛不易最好的褒奖。

从大学的护士专业到走向歌唱道路,从203号出租屋到《明日之子》的海选,从一鸣惊人的《消愁》到如今的《借》。这一路走来,看似不痛不痒的轨迹,却将这个平凡的少年推向了不平凡的舞台。

他是毛不易,也是无数个怀揣梦想的平凡人的缩影。他让大家看到了才华的力量,看到了梦想的生命力,他的歌词也让每个人看到了自己。同样,毛不易的才华也是《明日之子》所倍加珍惜的。

正是因为爱惜和看重,星推官的要求也就更加严苛,稍有差强人意的地方,“退步”的评价便不绝于耳。终于,在连续两场的diss后,毛不易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巨星”绝非噱头。

而另一边,作为二次元文化的代表,荷兹也因最新一期厂牌进击赛,再一次成为全网热议的重点。无论是和赵天宇的battle还是和钟易轩的终极battle,荷兹始终是那个“不被看好”的人。最终,也正是被所有人否定的他,被粉丝推向了胜利。

因不忍喜欢的偶像被推向“众矢之的”,荷兹粉丝在微博发表长文《我和荷兹的那年夏天》。文辞间道尽将一个粉丝对偶像的爱护与赞赏,理解与支持。不少网友看过后都发出共鸣:“偶像果真不分次元。”

虚拟偶像往往会被粉丝当做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来看待,如果只是把他当做技术和代码去解读,对喜欢他的粉丝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因为你们不是我们,所以你们不会知道这个夏天遇见荷兹的充电宝是有多幸运。”

互联网时代,二次元文化逐步从小众文化迈进主流文化圈。如果说,九大偶像厂牌代表着青年文化圈层的多元性,那么,荷兹的确有资格进入九大厂牌。

如今的偶像不再是单一化的标准。“为什么要有9个厂牌?是希望可以找到9种不同的价值观,9种不同的偶像方向,然后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大家各取所需,或者是用一种比较、竞赛的方法来看哪一种更受欢迎。”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邱越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既然要做未来偶像,要做“明日之子”,就必须要经受市场的检验。经过层层历练,选拔和养成的偶像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种种考验。因此选出“九大偶像厂牌”后选手们会继续battle。但相对于输赢,节目更看重的是这些年轻人的成长与进步。

在止步三强的选手中,才旺罗布渐渐尝试着跳舞;王竟力因歌唱方面的不足,一直在舞台表现力上进行弥补;钟易轩也在努力褪去稚嫩。就连荷兹,从海选到厂牌进击第三站,从唱歌到编舞,从服装到如今的微表情,每一场也都在呈现新的元素与进步。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核心无非在于,素人成长蜕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选手们的努力与付出,也会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和“陪伴感”。“陪伴式教育”也恰是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精髓,所以我们会看到每一个选手的点滴进步,能感受到节目组对每个选手的投入,也能够感受每当选手惜别舞台时,其粉丝的难以离舍。

不管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无论唱歌是否跑调,每个人都有被喜欢的权利,他们的每一次成长都被这个舞台所铭记。诚如马昊所言:“最终俘获人心的,一定是一个充满偶像感的人。”

作为一档偶像养成类节目,后期的造星产业链是否完善,节目组和粉丝能否陪选手继续走下去,这才是目前市场所关心的重点。“有的人可能会提早离开,可是这个厂牌永远存在,他离开以后,在线下我们还是会继续为他打造,这九个厂牌,永远在那里。”这是这档节目能给予的“温情”承诺,也是《明日之子》的“长情”所在。

纵观当下偶像养成类节目,大多“短、平、快”, 节目一旦收官便没了下文。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国内急需一个符合造星生长周期且可持续发展的偶像养成模式。

中国年轻一代需要自己的偶像,国内的偶像产业尚且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亟需建立自己的造星体系,这或许是当下偶像养成类节目呈井喷之势的主要原因。为时代所造,亦为时代所需的《明日之子》,恰为当下市场掀开了新的一页。

“我们会站在今天去成为,未知未尽未完成的谁。”作为这一历程的亲身参与者,这些少年们在今夏带来了无数惊喜与感动,而属于他们的舞台帷幕,才刚刚拉开。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