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夏天的感觉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我曾经问过我朋友甚至闺蜜,她们无一例外都说去海边,海岛游一直都是比较喜欢的模式,有人曾经说过其实人文类的比海岛游更好,也许吧,但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我更希望可以看到更美的景色更自由的模式去尝试每次在海边在阳光下的那种感觉。

扯多了....好了,这次的行程是有计划的出游,但由于闺蜜那边出了点小问题所以才一直有所耽误,但目标就是目标,该出行还是出行的....

海水的颜色,总是追随着天气的阴晴而变幻。天空阴郁,海便暗淡;天空明朗,海便灿烂。而温暖少雨、阳光充沛的气候,使濑户内海像染上晴空的颜色般,散发着蔚蓝的光。

海阔、浪静、曲径通幽,濑户内地区的自然风光可谓得天独厚。而让这片海域上的零星小岛站上世界舞台,名声大噪的却是,植根于此,遍地开花的「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我们错过了三年一次的节日,但在会期外,享受了小岛最原生的闲静与平和。

Day1

飞机转巴士转轮渡,听起来辗转波折的路途,却在我们抵达高松机场时,像开启了快进键般,一路畅通。

高松机场非常小,每个时段似乎只有一架飞机抵达。走下飞机后,会有工作人员用简单的中文单词,引导我们入境审查、提取行李,还有购买空港巴士的车票,整个流程有序而高效。虽然飞机晚点了30分钟,我们仍然幸运地搭上原定计划的空港巴士,准点出发。

到达高松筑港后,步行百米即可看到小豆岛高速船售票处的大型招牌。买好船票,走出候船室,映入眼帘的便是沁入心脾的蓝。究竟是蓝天映照了大海,还是大海染蓝了天空,早已分辨不清。

伫立在高松港边的两根巨型圆柱,令人无法忽视。这是艺术家大卷伸嗣的雕塑作品「Liminal Air -core-」,两根圆柱高达8米,镜面部分倒映着周围的光景。之后的几天,我们每每出入高松港,都会再见到这两根柱子。

当太阳的光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在圆柱上,呈现出不同的倒影和多样的形态。想必,这就是艺术家设计中的巧思,将艺术品与四周的建筑、空中的飞鸟、徘徊的游人组合在一起,当你靠近观察时,自己也化身成了艺术的一部分。

高速船行驶35分钟后,在美丽的土庄港靠岸了。岸边醒目地树立着港口地标「太阳的馈赠」。这是韩国艺术家崔正化的迎宾之作,将小豆岛盛产的橄榄树叶围成一顶金色的桂冠,树叶上的镂空雕字展现了岛上的100名小学生对濑户内海未来的憧憬。

今天入住的酒店是位于日本著名的“恋人圣地”天使散步道旁的小豆岛国际酒店,我们将在这里连住2晚,预定了和式房,包含早、晚餐。酒店外形并不起眼,加分之处无疑是地理位置,每间房间都能欣赏到天使散步道的潮起潮落。酒店周边,有两家大型超市和几家食寮,不热闹,却很方便。

赶了一天的路,早已饥肠辘辘,当小豆岛拉面“营业中”的招牌一翻开,我们立刻冲了进去。凭窗而坐,一边吹着海风吃面,一边欣赏天使之路,惬意十分。这家的拉面是荞麦面,酱油汤底浓郁,一碗下肚,胃里暖暖的。

吃饱就去天使之路散步吧!

エンジェルロード (天使の散歩道),一条有着浪漫名字的砂路。尤其用日式英文念起来,显得格外罗曼蒂克。这条砂路,每天只在退潮的前后几小时里才会浮出海面,将小豆岛与海中的小小岛屿连成一线。据说,情侣牵手走完这条路,便会有天使降临,实现愿望。因而,成为了有名的“恋人圣地”。太阳悄悄爬到西边的天空,晚霞映照的海面,犹如少女羞涩的脸庞,微微泛红。

对岸的小岛上挂满了贝壳制成的绘马,爱的祈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约束之丘,一座不高的小山,可以眺望天使散步道。

所谓“恋人圣地”,就是连海岸线都是爱心的形状。

第一天的晚餐,预约了酒店的和式料理“橄榄宴席”。走进餐厅,我们的餐桌上已经预先摆好了中文菜单,并安排了中国服务员为我们上菜和介绍菜品。会席料理的菜肴是按照菜单顺序一道一道上桌的,当你一道菜基本吃完了,服务员才会上下一道菜。

首先是餐前酒,用小豆岛新鲜采摘的李子酿造的李子酒,入口甘甜,味蕾一下被打开,让人充满了食欲。接着,小钵、鱼生、炖菜、下酒菜……随着我们用餐的速度,服务员会不急不缓地将菜品一道一道端上来。当季鱼生拼盘,沾刺生的酱油有3种,橄榄酱油、咸口酱油和小豆岛颇具人气的甜口酱油雅马哈酱油…不愧是酱油之乡。

红烧鰤鱼,濑户内海的鰤鱼鱼块、鱼骨和小豆岛蔬菜,加入小豆岛酱油熬制而成。

鱼子、黄瓜、柠檬和濑户内海产鲜鱼一同烹制,加入了橄榄油和萝卜泥。

鳗鱼酱油饭卷,是酒店特制的秋季祭祀活动食用寿司。

日本料理精致考究,食材全部选用小豆岛自产的蔬菜、鱼类和牛肉。据说小豆岛的牛,是吃橄榄长大的,所以叫橄榄牛。

晚餐后,趁着夜色正浓,我们又爬上了约束之丘。幽蓝的海水像夜一样静谧,星星点点的灯火点缀起海面,幽静而温暖。蜿蜒的砂路,渐渐被神秘的宝蓝色吞噬,若隐若现。

“人间有味是清欢”。在没有夜生活的小岛上,品尝新鲜的无公害野菜,呼吸海风吹来的纯净空气,远离喧嚣、拥挤和污染,这一刻,就是最美的清欢。

Day2

“穿越”之旅,从清晨购买小豆岛乘车券开始。

「小豆岛フリー乘车券」,分为一日券和二日券两种,可在指定日期内无限次数搭乘小豆岛上所有线路的巴士,酒店前台有售。前台小姐很认真地在乘车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有效期限:2019年5月...然后礼貌地递给我们。

原来在日本,除了国际公元纪年法,仍然在大量场合中使用年号纪年。日本国设立年号的制度来源于中国,每位新天皇即位更改年号,今年是明仁天皇的平成29年。中国使用了千年的年号,被仍然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日本沿用至今。前台小姐在换算公历年份时出的小差错,倒是点明了今日的“时光穿越”主题。酒店门口的巴士站,可以搭乘映画村线到达橄榄公园、丸金酱油、二十四瞳映画村等多个小豆岛人气景点。公交站牌是呆萌的橄榄造型,这条线路每天只有4班车,查好时刻表,提前几分钟到站等车就行了。日本的公交车准时得令人乍舌!

二十四瞳映画村,是一个可以将濑户内海尽收眼底的小村落。这里呢,类似于国内的影视基地,有不少影视剧和广告在此拍摄。最早,这里是为拍摄战争背景的电影《二十四の瞳》而搭建的外景场地。因此,至今仍保持着日本昭和初期的模样。

村落里有四季多彩花田、天满宫、电影之庵、男老师的家等可供参观。

最吸引人的,自然是海边的木造校舍。踩上去吱吱作响的木地板、摆放整齐的小木桌椅、讲台上泛黄的点名册……黑板被谁擦得锃亮?风琴又曾为谁歌唱?岁月静止,空气中流淌着浓浓古早味。上了年纪的日本游客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叹:"懐かしい…"旅行好像神奇的催化剂,融化封存记忆的盒子,勾起回忆的千丝万缕。

竹马,日本传统的儿童玩具,用竹子做成,像踩高跷似的玩法。

看我怎么也平衡不了的笨拙模样,胖桑跃跃欲试,几经尝试后,也以失败告终。

这…真的是小孩的玩具吗?一个大写加粗的问号。

映画村里有餐厅,提供简单的定食套餐。这个忘记叫什么名字的饼味道不错,炸得酥脆,酱汁浓郁。味增汤里加入了小豆岛的特产素面,清爽可口。至于酱油丼,就不推荐了。

映画村前的停车场前,有一个巨型的椭圆球体雕塑,正面看去好像一颗剥了壳的蛋静静地蹲坐在海边。这是清水久和的作品「愛のボラード」,ボラード意为系缆柱,就是船只靠岸时系结船索的装置。日本的系缆柱似乎都是这个造型,在港口边就能看到。在这里,船是人们往来小岛间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岛民们出海捕鱼、赖以生存的伙伴,出海平安格为重要。海边的系缆柱们,静静地等待船只归来、守护船只平安,无尽的等待中饱含着爱和期盼。

来往映画村和橄榄公园,可以走陆路,也可以走水路。这个看上去有些简陋的小渔船就是往返映画村和橄榄公园的水上交通工具。

坐在巨大的酱油木桶里,仿佛能嗅到木桶上百年酵母菌的香气。小豆岛的特产之一,酱油,便是在这样的大木桶中,经过长时间的发酵,酿造出来的好滋味。

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酱油味,在路人寥寥的酱乡小路上信步而行。街道两边整齐排列的日本传统建筑,古朴而带有年代感。在这些房屋中,藏匿着保留传统酱油酿造制法的酱油工坊。

自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酱油酿造工艺,是精选大豆、小麦和食盐为原料,在自然气候中,用杉木桶花一整年的时间,慢慢发酵、熟成。附着在长年累月使用的木桶表面的酵母、乳酸菌等酿造微生物,对酿造出高品质、口味独具一格的酱油具有重大意义。

说起来,日本的酱油酿造技术也来源于中国,由鉴真大师传入日本。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冰冷的机器替代了手工酿造,仍旧保留传统酿造工艺的酱油工坊已寥若星辰。恰恰是这些职人们对传统的坚持,守护了美味,也渐渐把酱油发展成一种文化。一瓶小小的酱油,蕴含着百年的酿造工艺和跨越四季的时光发酵,恒古不变的纯粹匠心延续了香气与美味,也传承了古老东方的饮食文化。

我们走进一家售卖酱油的小店,店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酱油,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非常好看。店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各类酱油,以及它们不同的搭配方式,并让我们品尝,还告诉我们,上海也有两家商场在销售他们的酱油。考虑到行礼的重量,我们最终购买了小瓶的酱油组合。如今回到上海,肚子饿的时候,下一碗小豆岛素面,配上小豆岛酱油,便能忆起小豆岛的味道。

小豆岛的气候类似于地中海气候,温暖、干燥,适合种植橄榄,是日本橄榄栽培的发祥地,据说日本第一棵橄榄树就种植在岛上。橄榄公园坐落在山坡上,眺望着无尽的濑户内海。公园内有广阔的橄榄园、香草园,以及醒目的地标——希腊风车,海风中夹杂着浓浓的地中海风情。

战神雅典娜的雕像,崇高威严中,透露着平易安详。

橄榄公园还是电影《魔女宅急便》的拍摄地。

留着黑色短发,系着红色蝴蝶结的少女琪琪,出生于魔女家族,根据古老的习俗,魔女必须在13岁离家独立外出,寻找一个新城市,进行为期一年的修行,才可以成长为真正独当一面的魔女。于是,琪琪带着黑猫吉吉来到了一个靠海的城市,利用飞行魔法开始了送快递的工作。小魔女克服种种困难,帮助人们解决烦恼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修行。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温馨又给人力量。如果可以,我也想成为魔女,骑着扫把驰骋蓝天,穿过灰绿的橄榄树林,越过湛蓝的濑户内海,让心与海天一样宽阔无边。

电影里的面包店,如今变身为杂货铺,售卖各类饰品、杂货。

在坂手港的灯台旧址处,有一条神龙坐镇于此。这是矢延宪司的大型装置

「THE STAR ANGER」,张牙舞爪的神龙怒吼着,跟随银光闪闪的球体一起旋转。如果天气晴朗,明媚阳光下的神龙一定更加璀璨夺目。

Day3

在小豆岛上,过了两天清心寡欲的日子,于是回到高松后,我们四处觅食,骨付鸡、烧鸟串、橄榄牛烤肉…

日本的商店街有着相似的格局,高高的顶棚,挡风遮雨。这里汇聚了各类餐馆、商店、药妆店,还有卡拉OK等娱乐设施。每家餐厅看着都令人馋涎欲滴,就恨自己没有五个胃。药妆店,是来日本必会光顾的地方。高松药妆店的特点是,人非常少,也几乎没有中国游客。虽然不用排队结账是不错的待遇,但在药妆店没能听到熟悉的母语,竟让我有些失落。

Day4

我们要品尝的,不是米其林餐厅,而是曾被评为米其林三星观光地的日本“特别名胜”——栗林公园。

天高气爽的清晨,我们决定从高松的酒店步行去栗林公园。高松是一个自行车城市,骑车的人很多,人行道上设有自行车道。不明真相的外国人容易走错道,不过骑车人都会减速避让,谦和礼貌。

对于栗林公园,我本没有太大兴趣。相比回游式庭园,我更偏爱日本坐观式庭园的宁静与禅意。但是,在身临其境后,我才切身感受到米其林三星景点的魅力。

绿,是栗林公园的主题。这个季节里,没有粉樱、红枫的点缀,只有深深浅浅的绿色,布满山间,铺遍园林。墨绿的山丘、碧绿的湖水、翠绿的松树、葱绿的苔藓……一定是绿衣仙子坠落凡间,才会有这般景致。徜徉在满眼绿意的庭园里,仿佛看尽了世间的绿,令人心旷神怡。

你是否相信,高达8米的参天巨松,曾经只是一盆小小的盆栽?如果说,小豆岛酱油是匠人精神的美味传承,那么栗林公园的松树,则是匠人精神的生命延续。300多年的历史变迁,正因为前人不变的精神传承,今人才能欣赏到“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的壮观景象。

大概从小受日剧动漫影响,我对电车、铁轨有着迷之向往。

琴电栗林公园站,是我们前往金刀比罗宫的出发地。这个电车站与动漫中的场景别无二致,信号灯亮起,电车疾驰而过,护栏对面的水手服女生名叫晴子还是明里呢?

供奉着海上守护神的金刀比罗宫,位于海拔500多米的象头山山腰,通往制高点“严魂神社”的石阶共有1368级。这是一次考验诚心和体能的参拜。

琴平站下车后,没走几步就是通往金刀比罗宫的表参道了。路过一家乌冬面小店,我们毫不犹豫地进去吃了午餐。前路漫漫,必须先填饱肚子。

我爱吃面食,但唯独不喜爱乌冬。然而,来到四国香川乌冬之国,「吃一碗地道的乌冬面」却是"Must To Do List"里必须打钩的一项。闺蜜点了店长推荐的凉拌乌冬,我点了最普通的热乌冬,另外还可自选两串关东煮。端上来的热乌冬,绝对的朴实无华。把葱花、芝麻、姜末一起倒进盛有汤汁的杯子里,夹起两条乌冬面条,放进杯子里粘上汤汁,然后呼噜噜地吸进嘴里,顺滑、Q弹的口感直击味蕾,这是乌冬最淳朴的味道。

毫不夸张地说,就因为这一碗原汤乌冬面,我现在已爱上了乌冬。吃完乌冬,我们向表参道进发了。途中,各色各样的土产店鳞次栉比,胖桑被一家木雕面具商店吸引,驻足不前。玻璃柜里陈列的面具奇奇怪怪,还略带诡异。这正是日本神秘而又古老的面具——能面。能面是日本传统戏剧能乐的道具,也是能乐的精髓。头上带角、呲牙咧嘴的,是因嫉妒心而幻化成鬼怪的般若;留着白须、喜笑颜开的,是最为神圣的翁面。

随着商店街的消失,参拜道的石阶越来越陡峭,心与神灵的距离却越来越接近了。我们一一拜会了备前烧狮子、五人百姓、青铜鸟居、金刀比罗狗、神马后,终于到达石阶的785级,御本宮。站在展望台,一览赞岐平原的风景,疲惫随风而散。

运动小白没有勇气再挑战剩下的石阶。但在这里,在祈福的响铃和拍掌声中,在挂满心愿的绘马殿里,在祈求御守时的幸福脸庞上,我已然感受到人们不远万里登高参拜,为亲人祈愿平安的心境。神灵,也一定感受到了。

to be continued...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