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总裁王卫曾经说, “上市无非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将变成一个赚钱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极为不利。”

  

  如今,顺丰却连IPO也等不及,要选择借壳上市!5月23日鼎泰新材发布公告,称顺丰要用433亿RMB借它的壳。

  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标榜不上市的群体,他们知名度甚高,业绩优秀,领头人个性鲜明。这个群体包括老干妈、哇哈哈、立白集团、方太、顺丰,当然,还有号称中国最牛企业的华为。最近,任正非在新华社的专访中,还特别谈及不上市的原因。

  同样是行业巨头、中国骄傲,顺丰和华为,两家民营企业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企业上市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众多的民营企业趋之若鹜,纷纷登录资本市场,同时又让众多的企业避之不及。

  

  公司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拿到大把大把的资金,运用得当就可以助力公司实现飞跃式发展。

  典型者如双塔食品(002481),该公司于2010年9月上市,当年营业收入高达3.7亿RMB,相比2007年的1.85亿RMB,增加了约一倍之多。上市后,该公司营收在2015年超过了12亿RMB;净利润同样表现耀眼。双塔食品通过上市筹集来的资金,大肆兴建食品厂、增加产品产能、构建销售网络,目前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收入规模和经营业绩也随之翻了几番。

  当然,上市也有一定的弊端,这也是一大批企业拒绝上市的原因。

  

  上市之后的企业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承受其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波动。但最让企业创始人、管理层纠结于上不上市的,是以后能不能说了算。

  说小了是能不能保得住老板的“江山”。

  就像去年7月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万宝之争”。上市帮助王石成就了全国最大房企的霸业,如今却又增加了无尽的烦恼。未来,作为公司创始人的王石,会不会被股东投票赶回家烧红烧肉,真说不定。

  

  万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类似这种股权之争每天都在上演。日前,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的“口水战”也愈演愈烈,随着爱康国宾的私有化进程的推进,双方将爆发更为激烈的斗争。

  说大了是企业价值观的问题。

  

  “你听说过安利吗?”

  这就是一家坚决不上市的公司。安利集团总裁德·狄维士说,这是为了保证和延续安利几十年如一日的价值和理念,是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考虑,而且安利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不需要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

  回头看国内,最有名的是任正非。

  

  最近,72岁的任正非接受新华社专访,首谈华为28年来为何不上市。他说,因为我们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说得太夸张了吧?上市为啥就不能为理想和目标奋斗了?

  任正非是这么说的,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

  这话听着还是有点让人迷糊。不妨找出他以前的言论看看:“(公众)股东总是很贪婪,他们希望尽可能快地榨干一家公司的每一滴利润,而拥有这家公司的人则不会那么贪婪。我们之所以能超越同业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

  华为内部的股权结构中,任正非只持有1.4%股份,其余都是由公司员工持股。任正非认为,这种股权结构是华为能够赶超业界同行的原因之一, “华为的员工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因此他们往往会着眼长远,不会急于套现。公司的拥有者并不贪婪,因此华为也能留在所享受的位置。但是,我不可能永远活着, 也许有一天华为人也会变得贪婪。”

  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哇哈哈的宗庆后。

  

  这个中国第4大富豪、坐拥1200亿RMB家族财富的“大佬”,始终认为没有通过上市融资的需要, “人家说我们比较傻,不会用银行的钱。我想还是稳定点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们坚决不做心里没底的事。”宗庆后认为“小步快跑”是娃哈哈扩张过程中规避风险的不二法门,还透露娃哈哈母公司不会上市。

  话说的最狠的是老干妈的陶华碧。

  

  这也是坚定的“不上市”分子,这个强硬老太曾说,“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

  实际上,这样的良心企业,才应该多多上市,带着咱们股民一起赚钱。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