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我所学的是哲学和工程学专业,还参加了一个名为应用数学的课程。我那时非常喜欢研究哲学;而对于工程学,我的热情就没有那么高了。我那时觉得,大多数的工程学课程都非常枯燥,而且我每学期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困难。

每学期期末来临的时候,我通常都要做3个工程学作业,2个数学作业,还有2-3个哲学的大论文要写,而且要想写完这些论文,我还必须要读完好几本哲学书籍。

每学期期末,我都必须要在工程学的期末考试中得到较高的成绩(因为期中考试成绩太低),还要写哲学论文。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深切的感到时间实在是不够用,我全部的心思都要放在突击学习上面。

可以说,每个期末的时段,我都是在忙碌的学习中度过的。不过这种忙碌也让我获得了很多的快感。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全部精力都在学习上,其他所有事情都被我自动屏蔽了。

我开发了一套学习系统,在考试前的3-4个星期内,我会启动这套系统,把每一分钟都做好规划,完全用在学习上。我给这套系统起名叫做3x3。简单说,我会将每一天分成3个部分,每部分3个小时,完全用来学习。第一个时段是在早上,第二个时段在下午,最后一个时段是在晚饭后。每个时段中间,我都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吃午饭和晚饭。

在这段靠前突击学习的时间里,我会将所有工程学和数学课本上的章节进行拆分,在中间进行哲学阅读,或是写哲学论文,从而进行调节。我通常情况下会在早上8:30开始学习,先做50分钟的流体力学复习,然后休息10分钟,再花5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再休息10分钟,然后学习50分钟的抽象代数。之后吃午饭,午饭后写一个小时的哲学论文,之后是微分方程学习,之后是热力学。再吃晚饭,晚饭后,再花3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

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时间正是我求学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我的每一条神经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我的大脑在这段时间里疯狂的汲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我所了解的书籍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热爱阅读,有时候也会写作,我主要写的都是小说类的文章。在那些为了休闲而读的书,与那些为了学习而读的哲学、数学和工程学书籍中,我都收益良多。许多年以来,我都努力让自己阅读各种不同种类的书籍。

直到现在,我还会想起纸张的质感,以及油墨的颜色和不同的书籍所用的不同字体。许多我曾经读过的书都会让我回味无穷。

虽然我现在还能记起大学期间的许多工程学教授,但是在毕业多年之后,当我回想起那段求学时光的时候,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我在当年阅读的那些书籍,它们曾是我最主要的学习工具。

我到现在还会回想起校园里的那家咖啡厅,那里有着黑白相间的地砖,墙上挂着各种植物。我曾经在这里度过了很长的时光,阅读了大量书籍。我在这里对书中的文字进行推敲,直到终于领略了其中的奥义。我还在这里写下了大学期间最好的一篇论文。

知识的节点

当我在回想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发现正是书籍造就了现在的我——无论是在智商上、情商上还是灵魂上,书籍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除了那些让我掌握了专业技能的工程学书籍外,我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内,还阅读了许多小说——这些小说让我对自己、对世界进行了提问和审视,让我了解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它们用全新、不同的方式让我认识了自己和世界。

我总是在想:网页也能给我带来这样的收获吗?当然,我觉得一些网站、一些博客和一些网络作家,也曾经为我提供过帮助,塑造了我的世界观。

但是书籍却总是更加与众不同,不知道为什么,书籍的作用总是更加突出。

对于我来说,书籍像是一个出口,一个学习的工具,甚至在一些时候成为了我的救世主。但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书籍像是胶水一样,粘合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我将书籍视为知识和情绪的节点,将我自己视为一块布料,书籍这种节点将我缝合在一起。对于我来说,正是书籍造就了我。

Web带来了什么

物联网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认知,它给读书的人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流:字里行间透露出才华的博文,让人震惊的Wikipedia文章,Buzzfeed文章列表,记者的文章等等。更不要提其他一些让我们的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让世界变小的那些网络投递文本了,例如信息、电子邮件、Twitter和Facebook内容等。

然而,尽管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流,它依然无法代替传统的书籍,因为书籍总是承担一种特别的重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独特的重要性。

我并不认为我的这个观点仅仅源于某种怀旧情绪。

书籍与其背后的意图

我认为,一本书总有一种内在的价值。请注意,我所说的“书籍”,指的并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书籍,而是宏观概念上的书籍。

在一本书背后,存在着某种强大的意图,自1440年古腾堡在西方国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之后,书籍就一直秉承着清晰的设计思维。在写书的时候,作者或是出版社的编辑就有着明确的意图:这个内容可以要,这个内容要删去。

书籍有着某种局限性,但是这种局限性也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价值。

书籍是什么?

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互联网能从书籍那里学到些什么,书籍又能从互联网那里学到些什么?我对于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我认为,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先给我们所说的“书籍”下一个定义。有哪些特质是书籍特有,而其他东西,例如网页,所没有的。

在过去10多年间,我的工作一直都是在书籍和互联网之间的领域展开的:有声书、网页书、电子书和纸质书。几年前,我曾经试图提出了“书籍形式不可知论”的论点。我今天依然相信这个观点,因为书籍可以有着许多种不同的形式、状态,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并无二致,都是书籍。现在我试着来给书籍下一个定义,看看这些不同形态的书籍有哪些共同点:

一本书应该是文本(或其他媒体)的分离集合,作者用它来对某个概念或是某些概念,某种情绪或某些情绪进行内在的完整阐释;这些概念、情绪会以不同的形式传播给读者。

这当然不是对书籍最完美的定义,但是它却是目前为止我能想出的最好定义了。

构成书籍的关键要素并不是封面、封底等具体的东西,而是那种刻意为之的局限性给我们带来的感觉。

无关其形式,书籍总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局限的、分离的感觉。而且这种局限性有一种力量,一种价值,左右了我们与书籍的互动方式,以及对于书籍的看法。

书籍的本质:局限性?

也许正是书籍的这种局限性,让它在我们树立自我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个特别的地位,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也许由于书籍有着各种限制,才让我们更好的将其收藏,或是相比于其他种类的信息(例如文章、讲座和网页),我们才能更轻松的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写在书籍内容旁边。

说到底,书籍都将被定义为为一种“事物”,也许这才是书籍的终极定义,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网络的本质:无限性?

如果说书籍的定义与其局限性有关,那么对于网络这个东西,其最大的特点,就应该是信息的无限性了。一直以来,我们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网络信息,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边无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是一个网站所承载的信息,就已经多到让人无法彻底阅读了。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总会迎来一本书读完的时候,而在使用网站的时候,除非网站倒闭,“读完”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无论我们阅读了多少网络内容,总是会有我们错过的内容。至于我们错过了多少信息,谁也无法统计。就算是一个小型的,内容非常有限的网站,它内部也会有超链接,这些超链接会将我们带到其他页面,然后开始另一轮的阅读,以致无穷。

对于网页,除了其无局限性之外,我认为它还有另外三种基本的、革命性的特质:

1. 出版: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的分享文档或数据给来自全球的人(你可以将网络视为理念分享的代理工具)

2. 链接: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的创建文档或数据之间的链接,无需询问文档或数据的拥有者

3. 开放:在互联网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搭建新的服务和工具

因此,你可以认为,互联网是人类所发明过的最强有力的,并且可供大规模使用的想法分享工具。

书籍与互联网

哦,书籍就是书籍,网络就是网络,两者永远不会相交。

我有以下两个想法:

从一方面来说,书籍是一种便携的创意包裹工具,在塑造个体智慧的时候,它也是最强有力的一种工具。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传播和利用创意的工具。

但是,在Open Web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书籍的身影。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

如果互联网是我们创建和传播信息最有效的技术

如果互联网是组织碎片信息最有效的方式

如果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可以用它来打造新的工具和服务

再如果书籍是人类智慧和信息最重要的节点

那么为什么书籍中的内容没有出现在Open Web上面?我们本可以在这里寻找、分享、阅读和使用这些内容。

原因很简单:商业模式(或是缺少真正的商业模式)。

在音乐业务垮塌、记者行业出现混乱之后,书籍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对于数字技术变得越来越谨慎守旧。和其他媒体人不同的是,书籍出版行业已经开发出了一个数字商业模式,而且这个数字模式与传统的纸质书籍出版模式非常类似。

可以说,电子书阅读器平台为书籍出版商提供了出路,例如亚马逊、苹果、Nook、Kobo,甚至是谷歌。这些平台的商业模式与开发互联网背道而驰:封闭、专营系统,人们很难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创新。

从纸张到数字

就这样,我们从纸质书籍时代过渡到了数字书籍时代,但是我们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投入到电子书籍的怀抱中。我们打造了一个系统,试图模仿纸质书籍的限制。事实上,从很多角度来看,我们所打造的电子书系统被强行加入了新的限制:拥有权(事实上,你并不是真的拥有你所购买的电子书内容,你只是在各个设备上获得了阅读权利),和使用权(你无法轻松的把自己购买的电子书内容借给别人,或是送给别人;你也许可以在上面突出显示某些内容,或是添加读书笔记,但是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笔记)。

电子书技术,虽然使用了Web、HTML和CSS等开放技术,但是其实从本质上看,电子书是一个受限、破损的Web,而且我们是刻意为之的。

出版商大于读者

我们之所以会打造出这样破损的电子书系统,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认为出版商的需求要大于读者的需求,因此出版商们获得了特权。

我们之所以没有电子书内容的拥有权、完整使用权,以及各种限制,是因为电子书系统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是站在出版商的角度上的,而读者基本没有任何话语权。

读者普遍接受了这种安排,因为这样能让读者获得巨大的利益:大量的书籍以及更加轻松的购买过程。如今我们买书的难度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小的多。只要想要阅读一本书,拿出电子书设备点按几下就可以立刻阅读。而且,现在书籍的携带也轻松的多,一个轻薄到极致的电子书设备就可以容纳下成千上万本书籍,读者可以随时阅读。

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但是在我看来,电子书还不够好。

读者怎么办?

我经常在商业平台上阅读电子书,虽然这些平台所提供的图书种类让我很满意,也给我带来了方便,但是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我总是会感到一丝不快:

我与这些书籍的思想互动,总是会被销售这本书的电子书商店所左右,有时甚至我的阅读方式也会被他们所左右。除非我想冲破法律的约束,破解图书的DRM,否则我无法自主控制我的阅读方式,或是无法将我写在旁边的阅读感想分享给别人,因为图书销售平台不允许我这样做。

我希望的是,在读书的时候,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服务,将我的读书进度和笔记保存在我所选择的服务上面,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这种阅读体验。然而,目前这一切我都做不到。

我也希望在不同的书籍当中建立连接,例如,在读同一类别的多本书籍的时候,我可以将读书笔记和注释整合在一起,因为这些书讲的都是相似的话题。然而,目前这一切我依然做不到。

我还希望可以自由的使用我自己的读书笔记,将这些笔记和注释导入其他的工具,例如导入到Word中写一篇文章,或是导入到WordPress中写一篇博客。毫无悬念,这一切我目前还是做不到。

我想要追踪自己在什么时间进行阅读,以及阅读对我的睡眠有哪些影响。再一次,目前这些我做不到。

我想要在电子书阅读器中插入一个服务:

让我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进行了阅读,并且做出我的读书地图;

自动向我推荐我当前阅读的书中所提到和推荐的其他书籍;

让我可以和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进行对话,让它根据我的阅读偏好为我推荐书籍

但是这些目前都做不到。

我的脑中一直在不断的回响这一个声音: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

一方面来说,我有很多期望,很多想要的东西;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创新,创造性

当我们看到此前并没有浮出来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寻求解决方案,然后对这个方案进行更新和迭代,这个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就是整理平面周围的毛边,让它变得光滑。然而商用电子书生态系统——人类最重要的智力活动的数字版接口——却并没有这种毛边。

而反观开源网络,毛边却无处不在。

阅读是一个赋予人们创造性的活动。读者和作者的互动方式,有点像是跳舞。作者给读者提供了原材料,读者用这些原材料来在自己的生活中打造新的东西。

这是一个心智上的体验,当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所获得的体验,正是这种体验才让阅读变得强大,在我看来,阅读就是最有力的心智体验。阅读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起了富有创造力的协同增效作用。

我认为,总体来看社会最基本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科技发展的目的尤其如此。

书籍能从互联网身上学到什么

书籍能从互联网那里学到巨大的价值——对于读者的价值、对于学习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如果我们能让数字书籍变得像互联网一样开放,书籍的作用就会变得更大。数字书籍应该向其他互联网内容一样,变得更多维、更加可复制,更适合分享,更易于寻找,添加更多链接。最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创造的平台。

书籍可以像互联网那样,兼顾有限性和无限性两种特性:在内容上,维持书籍本来的局限性;但是在分享方面,书籍可以像互联网学习,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让阅读体验最终变成创造新东西的平台。

开放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用来分享信息,将已有的创意进行传播,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互联网可以从书籍那里学到什么

但是我认为,书籍的概念有一种力量,那就是其客观性、物体属性,也许互联网可以像书籍学习这种经验,为其寻找一种诱人的载体,让它成为一个客观的物体,一个承载创意的物体。

书籍可以向互联网学习如何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变得更开放。

而互联网可以向书籍学习如何在保持开放的同时变得更独立。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Hugh McGuire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