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请叫我VR控!

“控”是一种新式社会认知的自我投射。人们沉浸其中,被事物所役。就像著名哲学家鲍德里亚说的那样:“不仅是物对人的包围,更是物的意念对人的包围”。这便是“控”的真正形态。

在ACGN文化中,“控”代表着一群对事物有着相同爱好的人群。比如我们熟悉的萝莉控、制服控、萌音控、星座控、技术控、酱控等等。

有人说:"2016年是一个VR年"。 VR好比一部终极共情机器,让人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些场景,明白之前不明白的事(来源:电子艺术家 Chris Milk 2015 TED演讲)。这种魅力孕育了一个全新的种族,TA们关注VR、了解VR、追求VR、专研VR,喜爱VR。我们叫TA们 “VR控”!


黄晓杰,天天动听创始人

2、做自己最擅长的事O2O不倒!

过去的一年,O2O经历了大起大落,从资本疯狂到资本寒冬。无数O2O企业面临倒闭的局面,O2O再一次沉入谷底。O2O似乎不再被人看好。然而,BAT们却仅仅围绕着它在疯狂的布局。阿里扶持了口碑网、做了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百度200亿收购糯米网。腾讯推动滴滴快的、美团点评、58赶集等O2O平台的合并,坐享其成。

泡沫之后的O2O服务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线上与线下互动消费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轻轻家教,国内领先的家教O2O,半年完成四轮融资。最新C轮完成1亿美元的融资。


刘常科,轻轻家教创始人

3、做一件有成就感的事这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近日,各大媒体深度报道人机围棋大战,由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先后击败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和世界冠军棋手李世石。这场人机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再度成为焦点。

人工智能在其计算能力和知识检索领域已经远超人类。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运用,例如,苹果手机上的Siri、谷歌的无人驾驶车、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等等。

在创业营里,有着这么一位人工智能的深度痴迷者和追捧者,他曾经预言人工智能会完胜围棋冠军李世石。他从中学开始便玩起了算法用来解决游戏的博弈。他笃信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在不久的将来运用于各个领域,完胜人类。


王小川,搜狗科技创始人

4、做一件有情怀的事哥做的可是情怀!

互联网+的大环境孕育了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社区共享经济。它在长尾需求中实现了目标人群差异化。属地化的就业形式实现了最佳的人力资源配置。

社区共享经济其实质是一种互助型邻里的恢复,它使社区服务变得更省时,更灵活,更多元,更高效,是一种行业价值的提升。在这样一个人情味更值钱,主张个性张扬,碎片化利用的时代,社区共享经济也许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解构消费者。

在创业营里,有着这么一位深感人情冷漠,渴望实现过去邻里之间的那种互帮互助。


王雨豪,回家么创始人

5、做一件“不靠谱”的事卖米粉,不靠谱吗?

听说苹果7要出啦,果粉们又要蠢蠢欲动了。其实,小编一直不懂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卖肾去买苹果? 

这还得从互联网世界近几年冒出的新词汇“粉丝经济”说起。

《粉丝力量大》的作者张蔷曾对“粉丝经济”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粉丝经济是一种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的增值情绪资本。

移动互联网下,粉丝经济日渐庞大。只要你的粉丝足够多,就算卖一碗米粉也一样可以销路不愁。创业营里,有这么一位90后北大法学硕士,放着高大上的工作不干,学人干起了“卖米粉”。说起这碗米粉,那可是一碗拥有20万粉丝拥簇,连李克强总理都点赞的牛肉粉哦! 一碗米粉又上报,又融资的。真会折腾!


张天一,伏牛堂创始人

6、做一件“很另类”的事有“节操”的事,咱不做!

近年来,继小清新风格从小众爱好变成大众口味之后,“恶搞”开始流行起来。“恶搞”一词来自于日语中的Kuso,是一种经典的网上次文化。

“恶搞”是一种二次创作的手法,将严肃的主题加以解构,从而构造出具有喜剧色彩或者讽刺效果的胡闹娱乐文化。“恶搞”文化颠覆经典、打破传统、彰显个性。

90后一代排斥顺从、张扬个性、同时又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恶搞”完美地契合了TA们的心理特征,同时,很好地帮助TA们释放内心的紧张与疲惫。“恶搞”的浪潮让TA们找到了“用武之地”。(这也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实现自我”的需求。)

曾几何时, “节操”突然成了又一个被玩坏的“正经词”。创业营的陈桦对变味之后的“节操”一见如故,“节操精选”由此而来。


陈桦,节操精选创始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中欧创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