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蔡康永宣布退出康熙,随后小S也宣布同进退。《康熙来了》,这个陪伴了无数人12年的综艺电视节目,将画上句号——这的确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有媒体公布了在这12年里播出的“康熙来了”3000集节目中,在台湾收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2005年蔡依林和罗志祥聊人生低谷、蒋家第三代蒋友柏现身以及小S跟黄子佼破冰。

“康熙来了”是当年中天电视借政论节目的形貌,套入娱乐八卦访谈,杀入晚间十点黄金档的镇台之宝。因为蔡康永的知性+小S的搞怪和百无禁忌,开创了一个娱乐谈话节目的新类型。“康熙来了”在最鼎盛的时期,因为有蔡康永镇场,马英九、连战加蒋家第三代蒋友柏这种有影响力的政坛人士和高帅富也都纷纷参与。相比之下,到今年,“康熙来了”只能靠小S和旧爱黄子佼恢复邦交来维持收视率,让人不禁感叹:节目和人一样,总有兴衰,“康熙”走了也不是一件坏事。

在2004年“康熙来了”出现之前,台湾综艺节目是高成本、大卡司集中轰炸周末黄金时段,以娱乐新闻、星座命理、模仿秀为主;至于晚间9点到11点的精华时段,当时主旋律是政论谈话节目。但是,当时台湾电视业的支柱收入——广告已经开始以接近20%的大幅度滑落,行业进入低成长期,经营方无不在绞尽脑汁节省成本。“康熙来了”成功杀入10点的黄金时段,创造了一种低成本制作的模式:棚内固定布景拍摄,主持人与几位来宾聊天就撑满一集——比起以往每集综艺节目制作费用动辄几百万台币,可谓是电视台经营者的福音。

但是“康熙”的火爆也造就了电视台的惯性:不愿投资自制节目;靠收视率决定节目生死;一再压低制作成本。最终,这一生态圈变得没有创新精神,过度娱乐化,同质化严重,人才流失,加上受到了Facebook、Youtube和各类互联网视频节目的冲击,愈发凋敝。台湾媒体人黄哲斌在《金融时报》的专栏中说:“康熙来了迎合网络世代的喜好脾性而生,也因网络世代集体脱走而终老”,“台湾的综艺节目进入一个王朝末年”。

这一情形,其实或多或少在国内的电视圈和电影圈中重演。无论是现在的IP电视剧、电影,那些以雷死人不偿命和与内容无关的八卦来吸引观众的影视剧,还是越来越同质化的唱歌选秀节目,国内的电影电视圈已经变成了一个精于计算的场所。在中国的电影圈里,人人都知道故事、资金、演员阵容、宣传发行、院线以及档期配合是保证一部商业片成功的六大元素。每个人算起自己的产品定位时都能自圆其说,头头是道——但无论资本多么砸钱,制作人员多么精算,似乎还是缺乏真正能猜中开头,也能猜中结尾的作品。

对于这个结果,有人认为,中国缺乏真正能够以正确模型去推算市场需求并且能将其传达给导演,鼓励对方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全能制作人。还有一个说法是,电影电视剧好歹是精神产品,无法完全变成机械化大生产,拿个图纸来当成车床似的拆拆装装。但不管怎么说,急功近利造成创造精神的枯竭,才是一个行业生态圈真正的灾难。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整合共创,编辑:,参考内容:金融时报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