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为储户的存款提供保障时,政府是希望向该国的金融体系注入信心——大萧条时期一系列银行挤兑和倒闭的事件破坏了人们对金融业的信心。

中国想要的则恰恰相反。5月1日,中国《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早在1993年市场化改革启动时,存款保险制度就被设定为改革的长远目标,也被认为是利率自由化的前奏。政府其实希望改变储户长期以来认为政府会对陷入困境的银行施以援手的想法——中国正试图将风险引入金融体系。

简而言之,中国需要让银行采取更加市场化的路线,承担更多风险。

银行要承担更多风险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开放经济以来,中国政府扮演了金融仲裁员和最终担保人的角色。政府通过银行,推动那些被认为对国家非常重要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它们遭遇困境时提供支持。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时,中国央行确保储户免遭损失,将他们的账户存款按全部价值转存到了规模大得多的中国工商银行。2014年,东部省份江苏省农村地区的一家银行发生挤兑时,央行运送了几卡车现金,当地官员在电视上安抚民心,称存款是安全的。

但如今,政府放出放任不管的信号,至少是有选择地放任不管——这意味银行要向公司和个人提供更多贷款,并接受不良贷款带来的后果。

海通证券债券分析师李宁说:“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启动,未来五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小银行的违约或者破产。”但中国还需要小心避免个别违约案例引发违约潮。

评级公司穆迪称,中国政府用存款保险保护储户,而不会保护银行。如果一家银行有广泛地外部业务,其倒闭可能引发系统风险。未来,小型银行的日子不好过,因为在出售债券或者从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时,它们可能得付出更高的成本。但小型银行倒闭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因为他们与其他金融机构很少有业务往来。

多年来,中国的银行为普通储户提供普遍较低的利率,然后将这些资金贷给国有企业,国企则以开展金额巨大却浪费的投资而著称。允许市场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为了使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在定价中更准确地评估风险。

存款保险只是第一步——也是相对简单的步骤。政府还计划解除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这两大举措将会迫使中国银行调整思维。它们还需要通过向储户提供更高的利率来争夺储户的存款。考虑到存款保险制度可能推升银行存款利率,中国央行可能下调基准利率,以实现银行平稳过度。所以银行吸储成本可能不会上升。政府希望有额外存款的消费者会扩大支出——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央行会进一步调整基准利率,并最终让银行自己根据市场规律测试风险,使得信誉较好的公司获得低成本融资。

谁会受到影响?

中国至少从1993年就开始考虑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但决策者之所以一直犹豫不决,部分是因为类似的金融改革曾在其他市场引发过危机。

美国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危机。当时,政府对利率放松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随后所谓的储贷危机。银行和其他借贷机构都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处境,即需要竞相提高存款利率,这又迫使它们发放风险和利率更高的贷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共有近3000家金融机构倒闭。

中国的监管机构希望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为了约束银行,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要求银行支付的保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最低费率,另一部分则根据其信贷操作的风险程度调节。如果银行提高利率,之后发放在监管机构看来风险较高的贷款,银行就会受到警告,它们就需要缴纳较高的保费。政府希望能凭借这种手段来避免这种危险行为,从而在存款利率的上限解除时,阻止争相提高利率的行为。

对于银行而言,保费是一个额外费用,可能会压缩它们的利润空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基础保费最初将只被设定在存款金额的0.01%到0.02%,这个水平“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存保起步时的水平以及现行水平。

普通中国储户也得消化银行体系中的新风险。根据保险计划,一个账户中存款保险的最高偿付限额是50万元人民币。分析师指出,从金额上看,只有大约50%的存款能获得保险,因为一些非常富有的人会在储蓄账户里存很多钱。

如果公众改变对银行存款风险的认识,金融体系的另一个巨大部分或许也会受到影响。近年来,中国的信托公司和其他监管较为宽松的机构依靠出售短期、高利率的理财产品来筹集资金,发放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这是一个混乱的市场,违约等风险的严重程度都难以量化。但普通投资者认为,这些产品的风险与储蓄类似,因为它们通常由银行销售。

但引入存款保险后,这种局面就会改变,家庭可能会把资金从风险较高的投资产品中抽出,再把这些钱放回官方银行体系。长期来看,这可能是件好事。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整合共创,编辑:,参考内容:金融时报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