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状况与民众工资水平相比,孰轻孰重?这可能决定谁将赢得选举。

你要是听一位保守党政治家发表演讲,掐个表,不到两分钟,他/她肯定会吐出“长期经济计划”这个词,他们演讲时,身后的大屏幕上总是有这个词,竞选的各种文章里头也用它。这个词还总是被硬塞进各种各样的政府公告。举个例子吧,有项新规定,在给那些乱停车的司机贴罚单之前,可以给他们十分钟宽限,让他们改正,这也被说成是长期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呢。保守党人自己大概都快烦死这个词了——不过,“长期经济计划”很可能帮他们赢得选举。

从北岩银行挤兑风潮出现,也即英国经济危机开始至今,也才两年半的时间。而联合政府是2010年5月成立的。彼时,经济遭遇了巨大冲击,从2008年的峰值跌到2009年的谷底,人均GDP直接下降了6.9%。

新政府立即投身于解决公共财政的问题之中,但经济的大问题其实是需求疲软。贸易投资也因此同样疲软。失业率上升到了8.5%,这个数比许多富裕国家都低,但对英国来说依然非常可怕。就算那些有工作的人,其工作本身稳定性也下降了:全职为公司服务的工作者减少了,打零工或自由职业的人增多了。在此之后,就当一切刚看起来要好转的时候,欧洲爆发了经济危机,那儿是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最终,消费者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朝不保夕,忙着还债,而不再在汽车或电视上挥霍钱财。2013年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抱怨说:“英国经济还远未强有力地、可持续地复苏呢。”穆迪信用评级机构则以“英国经济增长持续疲软”为由,把英国国家的信用等级从AAA降低到了AA1。工党在此经济危机中失却了经济方面的可信度,从此加紧努力,试图在经济能力方面缩小与保守党的差距。

在此之后,事情有了转机,2013年,英国经济增长了1.3%,2014年则加速到2.8%——成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成员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在此过程中,英国创造了一百万个新岗位(净值),充分就业率达到了史上最高的73.3%,失业率则跌回5.7%,一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脑克里斯汀·拉加德称赞英国的领导班子“干出来的事情很有说服力”。

经济复苏了?

经济复苏似乎将要使保守党赢得竞选的胜利。选民经常告诉选举调查专家,自己关心移民和卫生保健这类话题,但其实,选民们的行动表明,他们更看重经济。比如说吧,工党在2000年经济良好,但移民率太高,甚至可以说是糟透了,他们却仍赢得了选举。现在,民众将经济复苏归功于保守党人:大卫·卡梅伦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比起工党党魁爱德华·米利班德以及他的经济发言人爱德华·波斯,保守党人目前支持率领先15到20个百分点。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英国现在的经济复苏本身,其实并不值得大肆庆祝。

从财政大臣奥斯本接管财政部以来,真实工资已经连续降低两年了,事实上,在2010-2015的本届政府任期的大部分时间内,真实工资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英国人已经习惯了稳定的生活水平增长,这情况显得更糟了。根据英国国家银行数据,从2000年到经济危机开始爆发的这段时间内,民众的真实收入每年增长2.6%,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平均每年,真实收入降低1.2%,英国人在1855年以后,还从未经历这么长时间的真实收入下降。

进口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这种局面,从经济危机之后,直到2011-2012年的食物和能源飞涨为止,英镑狂跌,进口货品需要花更多的钱。按原本的计划,在这个政府执政的头两年通货膨胀率应为2%,实际却在1年又10个月的时间内达到了3%。这事很难办:若执行更紧的金融财政政策,只会扼制已经十分虚弱的经济,还会降低工资水平。

通货膨胀了,支出的工资额却原地踏步,因为英国人民的生产力在原地踏步。每小时产出(长期来看,每小时产出决定工资)在经济危机中饱受打击,仅有2008年的98%,比起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的其它成员国,低了5%。低廉工资和大量后备着的低技术移民,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雇佣更多人手,而非在计算机和其它能提高生产效率的东西上投资。那些最多产的企业又可能难以扩张规模,因为现行的英国银行系统太过僵化。

在某种意义上,压低员工工资是不错的。它使得失业率降低,虽然,它也让更多人承受了经济低迷的恶果。经济学家们常常把衰退部分归咎于,企业在产品需求枯竭时,仍难以降薪,在英国,这一点还没怎么为大家所知。

就这样,工党和保守党开始了他们的竞选演说,相互争论,保守党说,经济正在复苏,工党说,国内经济状况仍不乐观,他们都没说错。虽然,想想也挺令人困惑的,近几年,是什么在拉动着英国的经济增长呢?

几年前,所有的主要政党都有个共识,即经济应该是由比消费者开支更具侵略性的东西支撑的。有人说,英国通过强势出口和制造业复苏,在世界上重回高位。不是这样的。实际上,经济复苏的动力来自于国内。自2013年以来,消费者开支达到了2%的年增长率,十分强健。企业增加投资,消费者信心也回归了,这两个因素协同造就了经济复苏。

这看起来古怪,既然工资低得可怜(就算油价暴跌为人民的生活减轻了部分压力),工党也还在哀叹工资水平本身止步不前,家庭却推动了可供保守党吹嘘的经济复苏。

英国的消费额激增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移民和婴儿潮带来的人口增长,英国的人口比2010年增加了3%-4%。在2010-2015的本届政府任期内,GDP提高了8%,人均GDP却只提高了4.8%。其二是当消费者不再为失去工作担忧时,他们的消费信心增加了,储蓄率更低了。家庭储蓄率从2012年的8%,下降到了2013年的6.4%(尽管2013年之后,它微有回升)。

若无政策支持,消费者信心不可能回升。和欧洲其他国家不同,英国国家银行在2011-2012年的进口扩大期间,坚持密切关注着长期的动向,它认为,进口问题只是暂时的,它一直保持着宽松的金融政策。英国国家银行还认为,激增的贷款额不仅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它和财政部合作,为银行提供廉价资金。2013年,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完成了,英国国家银行的新行长马克·卡尼也承诺,除非失业率跌到7%以下,否则不会考虑提高利率。

被称作“租房一代”的年轻人更难买房了

按英国传统,与此同时,另一个产业也刺激了经济:房价在2013年涨了5.5%,在2014年又涨了9.8%,在住宅过密的伦敦,过去两年里,房价涨了27%。它使得家庭财务状况好了许多,也让消费者们更乐于花钱了。

头脑清醒的人可不会为这样的风潮庆幸不已,被称作“租房一代”的年轻人更难买房了,为了应对这个,2013年联合政府启动了一个叫做“帮你买”的计划,使政府贷款更加充裕,并保障其它的社会贷款源。当然啦,这可能使房价更贵了。财政大臣奥斯本在他的最终预算中声称,要补贴那些存钱买自己第一栋房子的人。这也会增加房产的市场需求。

根本的问题在于房源太少了:2004-2014年,英国平均每年只新建了17万6000个住房,但住房需求量或高达24万。陈腐的规划管理限制了房源供给,在繁荣的东南部情况就更严重。英国人拼命想在房子已经买不到之前,拿到自己的房子。其结果是,英国国家银行开始担忧债务会引起资产泡沫,2014年,该银行干预了债券市场,抑制了超量的贷款。

英国经济现在回到了它的老路上:经济由内需和房价上涨拉动,而非其它领域。实际上,在英国企业的努力下,英国对欧元区的出口才刚开始好转,与此同时,英国消费者继续大量从国外购买商品进口,从2009年至今,英国对外贸易净值总量微低于零。再加上英国海外投资的获利枯竭问题,目前英国账目赤字已经达到了GDP的整整5.5%。

经济复苏是否由消费主导或许并不是关键问题。也不是说出口多就一定好,进口多就一定坏。但是长期来看,内需必须由工资上涨拉动,而不是储蓄率降低或房价飙升。下一届政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当是如何提高生产力,而非去提高市场需求。政府必须谨慎思考,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他们还应知道,降低债务赤字并非是经济政策的唯一要义。


译者  jyqmiao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