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刷信誉”吧?

通常情况下,卖家向“刷手们”支付订购产品的成本,外加上酬金。刷手们则下订单,然后使用卖家提供的资金完成支付。卖家发送空箱子或者装着值不了多少钱的小玩意,刷手们则为卖家写下好评——这就是“刷信誉”。

在淘宝,这种方式能够让卖家提升其销售数据,理论上说还能够提升他们在网络市场中的地位,因为这种市场总是会把拥有良好记录且销量较高的卖家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购物网站通常会给予销量高、口碑好的卖家更突出的位置。

很多淘宝店主说,他们之所以“刷信誉”,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能使他们的产品受到注意。有很多好评对那些来到网站买东西的消费者来说确实存在马太效应:一个只有5个人买和有500人买并为其背书的商品是大不相同的。而且销量上去了能让店主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大大提前。目前淘宝竞争极其激烈,集市店有600多万个卖家,真正赚钱的不足30万个,仅占5%;天猫商城店,6万多个卖家,不亏本的,不足10%。

但这种做法被认为是虚假广告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都被禁止使用。卖家如果采用这种手段,将会面临罚款以及业务限制问题。

“刷信誉”火爆全网

新华社去年11月份在一篇文章中引述阿里巴巴副总裁余伟民的话说,该公司旗下淘宝网2013年发现的虚假交易卖家约120万家,占全部卖家的17%左右,涉及交易5亿笔,交易额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刷信誉”的买家约数万人,这只是极为保守的估计,因为他们大多是兼职。一些职业“刷信誉”的虚假买家甚至将服务信息挂到了阿里巴巴的网站上,还有人负责培训他们如何模仿真正的买家并逃避审查。

刷销量可能使阿里巴巴面临监管机构更大力度的审查,也令人质疑阿里巴巴各平台上的实际交易额。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不少卖家、刷销量者都说,在中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购物网站上努力跑在前面的卖家中,刷销量的做法很常见。不这么干,你的产品在搜索结果中就会非常靠后,而连续一周每天刷几十单销量就可以让你的产品排进搜索结果的前5页。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访问了一个经营“刷信誉”生意的人,他们雇有超过1000名家庭主妇、学生和办公室职员。在去年的“双十一”和“双十二”,这个公司在淘宝及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上刷了100多万个销量。这些职业刷销量的买家们被培训过如何避免被抓,并且知道在进行虚假交易前要先浏览一些网店。

这个职业如此兴旺蓬勃,导致开始有骗子骗那些希望兼职帮人“刷信誉”的虚假买家了。骗子要求这些人有500元以上的流动资金用以购买商品,然后会叫虚假卖家用自己的钱先付款,再将购买商品的钱款和的佣金打给他们。受骗上当的人照做几单之后,要么被拉黑,要么就会被拖欠佣金和垫付款——“反正总是你吃亏”,不少受骗上当的人都在网上留言让后来者小心。

有的时候,就算店主找到人帮自己刷销量也没用,当你经营的商品价格超低、差别不大时,靠刷销量是无法扭转经营状况的。

淘宝识别和排除虚假交易

虚假交易在亚马逊(Amazon.com)和eBay等美国电子商务平台上要少得多,是因为亚马逊主要采用直营:从供应商处采购商品,然后向顾客进行销售,eBay则对卖家收取占每笔交易额一定百分比的费用。相比之下,淘宝一家占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80%,自然有很多人都会盯着它的一举一动。

正因为它太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产品目录广告价格每年上涨10%-20%,小商家已经负担不起。上千上万的小商铺都在试图吸引买家注意,“刷信誉”就这样因运而生了——它能影响阿里巴巴的搜索结果。

阿里巴巴已经对淘宝网做出了一些调整,它有一套复杂的算法来决定当消费者搜索某件商品时,一家店铺的商品会出现在搜索结果的什么位置。阿里巴巴称,搜索算法将数百个因素考虑在内,例如商品相关性,产品和商家质量,并且会引导消费者去新开的店铺,“刷信誉”者影响的交易量这一权重不会超过其他所有因素。

阿里巴巴COO张勇说,淘宝利用复杂的工具来识别和排除虚假交易。他们会通过分析交易模式来识别异常交易,还收集了曾进行虚假交易的买家和卖家名单,方便对其进行监控。这几年,淘宝督察系统不断升级,人手增加,力度也增大,马云对此说过:“炒作信用、假货和知识产权侵犯是底线,谁闹也没用。” 对被发现存在虚假交易的卖家的处罚措施包括删除正面评价、使其失去出现在搜索结果中的权利、处以最高人民币15万元罚款以及关闭其网店等。该公司称,极个别案例会交由警方处理。

中国的监管机构也在尝试打击虚假交易。一家省级监管机构称,对长沙一家百货公司处以人民币5万元罚款,原因是该百货公司公布的人民币5.8万元九天网上销售额中,有4.5万元为虚假交易。

法律专家称,根据中国法律,如果阿里巴巴知道其平台上的交易存在造假,但未采取足够行动来处理这一问题,那么阿里巴巴和相关卖家都要对此承担责任。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整合共创,编辑:,参考内容:华尔街日报,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