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我们需要晚点实现“自动化”么?

由圣路易斯州的美联储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岗位在在所有就业岗位中所占的份额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呈一条完美的直线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通过的北美自由协定及以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或者最近几十年的中国的崛起并没有使这条曲线变得更陡峭。该曲线始终是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自动化的进步。美国的制造业可以用更少的员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假如我们画一个工业产出的表格而不是工作份额的表格话,这条曲线曲线应该是不断攀升的。当今美国的工业产出比19世纪50年代工业时代的要大的多,即使在调整通货膨胀后依然如此。但是,我们却是用少得多的人完成这些的。

如果技术进步是其中最大的推手,那么中国的就业也不可避免的要走同样的路。事实上,很多事实都让我们相信中国的这条曲线会更加笔直。美国需要发明这些科技提高生产效率,而中国只需在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这些技术。同时,与20世纪50年代制造业处于顶峰的美国相比,中国是在信息化时代开始这样的进程的——信息化是自动化的基础。

在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也如此),劳动力从制造业转出进入服务业,而且在就业比例中占有很大份额。中国是否也会实现这样的转变呢?

美国很久就拥有了雄厚的中产阶级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并不能让技术娴熟的工人找到工作。公会在私营企业中的作用甚大,确保了因生产效率提高产生大部分利润能最终进入工人的钱包。反过来,这些工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消费阶层,他们能购买工厂的产品,保持总体经济欣欣向荣。

然而,中国的情形却完全不同。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到3%(而几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这一份额却占到60%以上)。即使中国已经有了相等规模的中产阶级(绝对意义上),但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中产阶级依然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

劳工享有极少的权利和保护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作的主要特点。中国政府积极采取的就业歧视政策,使工人的报酬更低。中国工厂绝大多数的工作是由农民工完成的。这些人居住在农村,经过允许进入城市或者工业区工作。这些工人大都住在工厂宿舍,他们没有权利把家庭带入城市或者真正的融入城市中产阶级。他们的工资要比城市居民低的多。赚的钱不是存进了银行就是寄往家里。这些工人很难成为推动当地消费的主要动力。

据纽约时报报道:正是这些农民工的努力,才使苹果公司(或者富士康)的生产线没日没夜的运转:“ 工长遵照管理人员的指示,立马叫醒了公司宿舍的8000名工人。他们会得到一些饼干和一杯茶,半个小时后就被带进了生产岗位;然后就开始了12小时一班的把手机屏幕装进一个倾斜框的工作。在96小时内,这个工厂就生产出了10000台苹果手机。”

对富士康来说,即使这样的充足的人手和高效的效率依然无法满足它的要求。最近公司打算引进大量的机器人。这也许会极大的提高产出,但是中国经济怎样成功的大幅度的变为消费型经济的道路依然不明朗。

只有在成为服务型经济之后,这一切才能发生。随着消费者更加富有,他们会花更多的钱在服务上,比如:信贷,保险,医保,教育,娱乐和旅游。反过来,这些消费也会推动服务业的就业。至少发达国家是这样的。

消费如此低迷,中国经济的发展依旧主要依靠出口,尤其是固定投资而进行的。令人咂舌的是中国50%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由工厂,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固定投资拉动的。(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只有15%) 但是问题是这些固定投资最终还是要通过消费来买单。工厂建好之后就要生产产品进而进行有利可图的销售。住宅,零售店,公寓等都要销售或者出租。明显的是,没有经济体可以用50%的产出用于投资,而这些投资却无法盈利。

如果要盈利,只有靠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的消费者。中国继续依靠美国或者欧洲的消费者,但是这并不是一颗持续发展的万能药剂。其债务危机与之产生的财政紧缩降低了中国经济增长和欧美国家的消费水平。

随着中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自动化化水平的提高(也许是大幅度的提高),首当其冲的是服务业.成千上万的白领,零售领域的服务性工作,分销领域,食品服务业等其他行业最终都难逃厄运。毕竟,如果机器人可以制造苹果手机,终有一天就会做个汉堡,煮杯拿铁。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微薄的报酬和萧条的消费水平就会在大多数发达国家肆意横行。

中国面对的真正问题是较晚的加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正当其达到工业领域就业高峰时,就开始面对自动化科技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也恰好发生在目前作为主要消费动力的服务业。中国能否重新平衡其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消费的经济模式呢?又是否能建立一个生机磅礴的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服务行业呢?

译者  三牛44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