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家庭

百科 > 家庭 > 家庭

1.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在个人管理方面,家庭是个人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种一夫一妻制的社会构成单元,对个人发展发挥着支撑、休息、后盾、经济合作、身心协调等诸多的作用,从功能来说,家庭是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2.家庭的发展模式

     家庭有着多样化的模式和发展路径,不同模式的家庭,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人类在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之后,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两系共同发展的局面,可以说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之体现。如今社会的两系家庭,与古时母系、父系有大不同,古时是指只知其父或者只知其母的一种氏族社会形态,但是现在社会之中的“父系”与“母系”,则是相对于家庭来说的,是家庭事务决定权掌的特征来加以区别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权或者母权由于家庭事务的支配和决定,影响了整个家庭的“性格”。一个人能够影响一个家庭,整个家庭也会显示出男性特色或者是女性特色。父亲那种慷慨大方、不拘小节的性格、母亲那种精打细算,事必躬亲的特点,在家庭的内政外交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儿女也容易受其影响,延续此类特色,在个人发展过程之中不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㈠父权家庭:

    是历史上大多数家庭的模式,即家庭中最年长的男性拥有大部分权威,包括住、用、孩子对象等。女性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

 父权家长制家庭是介于母权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单偶家庭之间的一种家庭形态,持续时间达几千年之久。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存在,这种家庭对人们的心态、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保存这种家庭时间最久的国家之一,因而这种影响在我国国民心理上地积淀也十分浓重和根深蒂固。我们在分析和评价自己民族性格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对它产生、存在的基础作追根溯源地思考,自然要想到其基础的重要的构成部分——父权家长制家庭。

    父权家长制家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第一,家长已经有了对家庭财产和家庭成员占有的权力;第二,父权已经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并产生了维护父权的意识形态——孝;第三,妻子和子女的身份地位偏弱,妻子、子女无能违忤父亲的意志。

    在现代社会里,纯粹的父权家庭不复存在,但是父权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很多保守家庭。 父亲可以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谈谈自己的工作,以及在外的生活内容,让孩子了解作为一个男人在外打拼是多么伟大和不易。当然,孩子也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父亲那种阳刚之气的影响。但并不是男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好的。尤其是父亲有相当的社会及其经济地位,这种家庭之中母亲及其子女,相对会受到不可忽视的父权强势的影响。在2014年去世的邵逸夫家庭,其子嗣与这位百岁家长大多不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邵逸夫的成就以及绝对权威,对这个家庭成员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㈡母权家庭:

     即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拥有大部分权威。

在母权家庭中,母亲对整个家庭的管理占绝大多数,母亲这种事必躬亲的女性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给子女造成了深刻印象。父亲在外工作在某种角度上又造成了时间上的让渡,这样子女的性格向女性化方向倾斜。母权家庭中父亲的功能表现得过于弱化,会让孩子的性格缺少硬朗的一面,有很多孩子表现得比较软弱,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当下社会很多男生表现出女性特征,与这个不能脱离关系。

不管是女性化的男生,还是男性化的女生,不能说是种病态,但至少不是正常化的成长表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父系或母系家庭的一种后遗症。

国家心理咨询师钟琴表示,由于父亲在外工作而形成的“母权家庭”日益增多,正确的教育导向,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偏差,是此类家庭教育的重点。他们只是在父爱相对缺失的生活中寻找安全感和平衡性。一些男孩子往往潜意识里扮演起家中男子汉的角色,来保护妈妈和其他家人。

  “母权家庭”一定要注意,男孩子到一定年龄,母亲应该与他保持距离,同时应该注意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样,对女生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关怀,培养女生应有的品格和气质。

 ㈢母主家庭:

 母权家庭的另外一个衍生,有时候特指单亲家庭,或者说是由母亲主导的单亲家庭,指由一位妇女成为家庭的核心和最主要成员,常发生在男性由于战争、外出、离婚、非婚生育等时候,但不在家的丈夫、前夫、同居男友依然行使相当的权利,或者依然对家庭成员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母主家庭或由母亲主导的单亲家庭在社会构成之中所占的比率有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在这个家庭氛围下成长的人,在个人成长过程之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模式。

⑴特别重视来自母亲的关爱,也同样关注给予母亲的爱。

        ⑵相对比较早的独立,很早就可以完全一个人生活,读书之后就开始远离家庭,但是身心却依然一直陪伴母亲并为之分忧。

        ⑶在性格和人格上也比较独立,能够承受比同龄人更加多的压力和挑战,喜欢思考较多,偏好和相对成熟的大龄人交往。  

    ㈣平权家庭:

        现代社会出现了朝平权家庭发展的趋势,即丈夫和妻子在权利和特权上基本平等 。家庭重要的决策,往往根据夫妻实际优势来做出决定。平权家庭之中的成长的孩子,相对获得较多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性、责任感比较强,且能适应社会激烈地竞争,人的思维比较活跃,富于创造性,成年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人,融入感会比较强。

     ㈤通勤家庭:

     通勤家庭(commuter family)的名称有数种,国外研究采用过通勤婚姻 (commuter marriage)、周末婚姻(weekend marriage)、远距婚姻(long-distance marriage)、两地家庭(two-location families)或通勤家庭(commuter families)等。通勤家庭的夫妻又被称作为“假日父母”。在欧美国家的卫星城市的城市格局,以及亚洲等地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都有不少不同城市里工作的夫妻,周末在其中一方的住处度过。

        ⑴通勤家庭的一般情况。通常,通勤家庭以父亲作为通勤者往返于工作和生活两地为多,妻子负起照顾子女的居大多数,而这些配偶平日因工作因素分隔两地,无法共同经营婚姻及家庭生活。

        ⑵通勤家庭成员的压力。传统思维或者观点认为,在成为假日爸妈后,对自我的看法、夫妻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上,都会产生变化。

        ①父亲的压力。远离家庭的父亲在姻亲关系及父职角色上一定会受到影响和冲击。

        ②母亲的压力。而母亲在婚姻的维持、母代父职的教养责任、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都产生相应的压力。而对于通勤家庭里面成长的孩子而言,受到的影响更加大。

        ③孩子的压力。对孩子来说,父母亲在每个阶段扮演重要角色,缺一不可。父亲长期不在家,和孩子的互动机会少,父子的关系容易疏离、陌生感会增加。母亲往往需要担任两者之间的桥梁,花更多力气在孩子身上,以免造成孩子成长的遗憾,这也是许多通勤家庭中,负担教育和抚养责任,是母亲最大的考验。 

        ⑶通勤家庭成员的正向因素。 

     ①提升互动品质。许多通勤者会以互动品质的提升,来弥补与孩子相处时间的缺乏,形成重质不重量的互动模式。

        通勤家庭夫妻会因其中一方日常生活,或重要事件缺席而产生明显的罪责感,因此会在相聚时,与子女互动得更频繁,会将一般事件,视为重要事件来处理,因而提升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为了防止父亲和孩子的疏离,母亲会利用各种机会,制造父亲和小孩的共同话题,如教导孩子们在电话里对爸爸诉说想念之情等等。

    ②提升孩子的成长品质。此环境下成长之小孩,因为父母重视彼此相处时的互动品质,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角色模范,孩子显得比较独立、有责任感及见闻广博。

        因此,在通勤家庭的生活方式中,有机会磨练家庭成员独立的精神,及掌握复杂环境的能力,面对变迁的社会,将有更佳的生存条件。 


    不管怎样,作为群居与结伴活动的人类来说,父系与母系家庭之出现,总是遵循我们社会发展规律的,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学家之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性化家庭也越来越多,相信这些不仅仅是对父系家庭和母系家庭模式的超越,更是人类基层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的新发展。

3.家庭的功能

        ㈠主要功能

        ⑴社会化功能(即教育和抚养儿童,使之适应社会)

        家庭从很多方面讲,都是很适合承担社会化任务。它是一个亲密的小群体,父母通常都很积极,对孩子有感情,有动力。孩子常常在依赖下,将父母看做是权威。可是,父母很少经过明确训练来对孩子社会化,家庭并不总能很有效果、有效率地完成这一功能。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机构担负起这方面的责任。

在一些国家,人们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代替家庭进行儿童社会化的方式,比如在早年的前苏联,引入过集体养育孩子的新模式,在以色列,探索过用集体农庄代替家庭的试验,然而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⑵情感和陪伴功能核心功能

        在现代社会,对成人和孩子来说,家庭是情感陪伴的主要源泉。对儿童来说,缺少父母的关爱会导致智力、感情、行为等方面的成长都受到伤害。对成人来说,虽不会因缺爱而死,但也需要感情的关怀。

        从一些现状来说,家庭规模日趋小,新婚夫妇日趋单独居住,而人们又很少能从家庭以外获得友谊和支持,迫使家庭成员在情感和陪伴上彼此深深依赖,提供情感和陪伴已成为现代家庭的核心功能。

        ⑶性规则

        对社会来说,性关系到怀孕,不是个人的事,所以在一般的社会里,强烈提倡合法生育和性规范的制度化,为的是使儿童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平稳的代际过渡。

        一些现状是相对于以前在性方面对男女的双重标准,女性的性自由提高了;此外人们更能容忍婚外性生活了。但由此产生的是,有的人不愿意结婚了,有的人结婚了也不一定和配偶在一起了,使得配偶间的感情和陪伴关系的稳定性减弱了。

        ⑷经济合作

        对以前的,或者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家庭来说,家庭通常是一个生产的主要单位。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家庭的主要经济功能由生产转变成了消费,如汽车、房屋、电器的购买等等。

        另外在现代社会,随着女性就业的增多,家庭中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的依赖在减少。

       以上是美国现代社会的相关研究,然而在中国社会,家庭势必还起到赡养老人、维系种的延续等重要的功能。

        ㈡身心发展的作用

        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特点是受生产方式制约的 )

        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分为:⑴独裁型 ⑵保护型⑶和平共处型⑷合作型

㈢家庭教育的任务:

        ⑴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⑵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⑶为子女的学校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⑷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