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百科 > 企业社会责任 >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1.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是指企业为反映和衡量企业整体、内部组织和员工个人,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影响的效果和效率而设置的标准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的一些社会责任指标所组成,主要是用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来进行评价而提供的一套完善、系统的工具和标准。[1]

2.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

第一是及时性原则。就是指标数据的采集应该根据要求按时进行,保证指标能够及时反应企业各项工作的最新发展;第二是准确性原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采集和处理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数值的大小,要保证指标能够准确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状况。

第三是动态性原则。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不是孤立不变的,它是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有所调整和改善,指标要能够反应企业在推进社会责任方面的实际情况。

第四是灵活性原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应该坚持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方针,这指标的运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把握,区分为不同性质的指标

3.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试图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和结果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用以反映和评价组织与员工实现目标的过程与效果。当前,尽管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国内外一流企业构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但是大多数企业采取的都是“经验式”方法,它们按照自己所熟悉的某种方式来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然而,对于某一具体企业来说,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一般性思考逻辑是什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搭建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仍然是目前让企业管理者和社会责任推进工作者感到无比困惑的难题。

五大维度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框架模型[2]

对于某一企业来说,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各级指标的选择与设计应遵循什么样的逻辑框架。而按照通常的方法,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构建会遵循从一级指标——中间层级指标——末级指标的构建思路。这样,企业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就需要先行确定一级指标的逻辑框架——中间层级指标的逻辑框架——末级指标的逻辑框架。按照企业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工作部署需要,总结国内外一流企业的已有实践,企业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通常可以采取如下图的五维逻辑框架模型。

从一级指标来看,逻辑框架构建可以依据纬度的不同而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按照利益相关方纬度,将一级指标划分为投资者责任、客户责任、员工责任、商业伙伴责任等;第二类是按照责任内容纬度,将一级指标划分为经济、社会、环境、法律、慈善等责任,具体包括的指标依据不同内容结构模型而有所差别;第三类是按照指标功能纬度,将一级指标划分为社会责任管理指标、社会责任沟通指标和社会责任考核指标等;第四类是按照组织层级纬度,将一级指标划分为企业整体社会责任指标、部门社会责任指标和岗位社会责任指标等。

从中间层级指标来看,逻辑框架构建可以采用套用模式,即某一中间层级指标可以采用前几级指标尚没有使用的纬度,比如:如果某一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按照组织层级划分为整体社会责任指标、部门社会责任指标和岗位社会责任指标,那么其二级指标就可以按照利益相关方纬度、内容纬度和功能纬度三种方法进行划分,假如采用功能纬度,那么其三级指标就可以按照利益相关方纬度和内容纬度两种方法进行划分,假如采用利益相关方纬度,那么其四级指标就可以按照内容纬度进行划分。

从末级指标来看,要全面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表现,既要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绩效,也要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绩效,同时还要衡量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制度建设情况。因此,企业设计和选择社会责任具体指标时,必须根据作用属性这一纬度进行全面考虑,衡量指标既要包括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性指标,还应包括过程性指标以及制度保障性指标。

对于某一具体企业而言,上述每一层级的指标逻辑框架选择并没有统一的要求,而应该根据企业建立社会责任指标的目标予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统计体系等已有管理体系的兼容和匹配。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