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PTSD

百科 > 健康 > PTSD

1.什么是PTSD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英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译创伤后压力症创伤后压力综合征[1]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创伤后压力失调重大打击后遗症

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有时候被称之为创伤后压力反应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以强调这个现象乃经验创伤后所产生之合理结果,而非病患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

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

2.历史背景

创伤后心理障碍是在公元前1900年由埃及人提出,以形容些对于创伤歇斯底里的反应。一世纪前,歇斯底里也和"遗留的创伤"相关。佛洛伊德的学生卡丁纳是第一位形容这种不久后以“创伤后心理压力失调症状”的现象。

希波克拉底使用体内平衡 理论来解释为何疾病和压力总是被定义为一种对威胁一个系统的平衡或生理平衡的状况的反应。引起这种压力的状况被定义为“施压者”,而非压力的反应,而非压力危害生理平衡。因此,根据压力的理论,创伤后压力被视为一种“神经传递的化学不平衡”。然而,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 per se 是一个相较之下在精神病学较新的诊断。

3.病因

PTSD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联,这些因素主要分为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如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受教育水平、应激性生活事件、个性特征、防御方式、童年期创伤、家庭暴力、战争、社会支持等)和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其中重大创伤性事件是PTSD发病的基本条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

神经内分泌学

PTSD所造成脑部、体内的生物化学变化,和其他精神失调疾病(如重郁症)不太一样。诊断有PTSD的病患,对于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的反应要比忧郁症的人来得强。此外,多数PTSD的病患,尿液里皮质醇的分泌会降低,而儿茶酚胺的分泌则会增加,使得正肾上腺素/皮质醇的比质增加。在正常的压力反应里,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浓度皆会增加。

脑部儿茶酚胺的浓度会下降,而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浓度增加。这可能暗示病患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功能有所异常。

由于PTSD患者对地塞米松造成的皮质醇抑制反应特别强烈,其HPA轴的异常,可能是源于糖皮质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加,使得对皮质醇分泌的负回馈抑制增强。关于PTSD的神经生物学依然有许多争论。最近一则回顾研究就指出,皮质醇浓度和PTSD并没有明确的关系。只有一部份病患有皮质醇低下的情况,其他人并没有改变或甚至更高。

神经解剖学

除了生物化学上的改变,PTSD也会有脑部形态学上的改变。在关于越战退伍军人的研究中发现,比起没有PTSD的退伍军人,有PTSD者其海马回体积少了20%。杏仁核在人类情感记忆的形成里十分重要,尤其是恐惧相关的记忆。在神经影像学的研究中显示,PTSD病患,其杏仁核有过度反应的倾向,而前额皮质、海马回对其调控机能则较低落。

4.临床表现

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但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5.儿童PTSD的症状特征

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PTSD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PTSD的主要症状包括恶梦、性格大变、情感解离、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欲或疏离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

可能会造成这些症状的经验包括:

  • 孩童时期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

  • 经历性侵害、战争、打斗(后两者常称为战斗压力反应(combat stress reaction))

  • 暴力攻击

  • 严重的车祸、意外事件

  • 目睹亲人、爱人等关系亲近者的突然死亡

  • 自然灾难,如地震、海啸

  • 难产

  • 校园霸凌

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指出,个体也有可能在经验创伤后并没有出现全部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症状。大部份人对创伤事件的情感会在几个月后淡去。如果其持续过长的时间,就有可能导致精神上的失调。大部份经验创伤事件的人并不会产生PTSD。PTSD是一种焦虑性失常,不应和一般的悲伤或创伤后之调适混淆,此疾病也有可能伴随着其他精神失调(合并症,comorbidity)包括重度忧郁、一般性焦虑失调和各种成瘾性。

PTSD的发病时间可能会延迟数年甚至数十年。创伤记忆有时候会被贮存在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中,当病患做了某一特定身体动作时,便触发了创伤后压力症。延迟发病的PTSD也有可能在另一个压力事件下浮出台面,如家人或亲密朋友之死亡、或被诊断患有重大疾病。临床研究指出,曾罹患PTSD之幼童,在成年后比起没有PTSD的人有更高的犯罪倾向。

5.诊断

依据DSM-Ⅳ-TR,PTSD的诊断标准如下:

1.标准A

该个体曾经暴露于同时具备以下两点的创伤性事件:①A1 此人经历、目睹或者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实际死亡,或者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②A2 此人的反应包括强烈的恐惧、无助或惊恐。注意:在儿童,可能表现为混乱或激惹性的行为。

2.标准B

创伤性事件在如下一个(或多个)方面持续性地重新体验:①B1 反复,插入性的对事件的苦恼记忆,包括图像、想法或者感知。注意:在年幼儿童,重复性的游戏中可以出现创伤事件的某些主题或者方面。②B2 反复的有关事件的苦恼的梦。注意:在儿童,可能出现令人惊恐的梦,但是没有可辨识的内容。③B3 表现得或感觉到好像创伤性事件重现了(包括再体验创伤经历、错觉、幻觉、分离性闪回事件,包括发生在清醒或中毒状态)。注意:年幼儿童中,可能会出现创伤特异性的重演。④B4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跟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的提示时,强烈的心理苦恼。⑤B5 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与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的提示时的生理反应。

3.标准C

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在创伤前不存在这种情况),如下列之3项以上:①C1 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想法,感觉或者对话的努力。②C2 回避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③C3 无法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④C4 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者参与明显降低。⑤C5 与他人疏远隔离的感觉。⑥C6 情感受限(如无法拥有爱的感觉)。⑦C7 未来缩短的感觉(如不期望能有一份职业、婚姻、孩子或者正常的人生)。

4.标准D

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表现为下列2项或以上:①D1 难以入睡,或睡眠困难。②D2 激惹或易发怒。③D3注意力集中困难。④D4 过度警觉。⑤D5 过分的惊吓反应。

5.标准E

上述障碍(B、C及D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6.标准F

这些障碍导致了临床上明显的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

6.治疗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心理治疗是根治PTSD最为有效的方法,常用于PTSD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精神分析疗法等。药物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加强心理治疗的效果是肯定的,两者的联合使用应该成为第一选择,目前首选治疗药物为SSRIs,其中,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具有较好的疗效。

7.预防

PTSD一般在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至6个月内发病,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个别甚至达数十年之久。其中病期在3个月之内的称为急性PTSD,病期在3月以上的称为慢性PTSD,而若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6月才发生则称为延迟性PTSD。若在创伤事件发生后能通过一些心理评定工具来初步评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筛选出PTSD高危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