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瑞典学派

百科 > 经济学派 > 瑞典学派

1.瑞典学派概述

  瑞典学派(The Swedish School)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又称北欧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它以斯德哥尔摩大学为主要阵地,故又称为斯哥尔摩学派。起源于19~20世纪之交,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它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而且对当代世界有重要影响。当然,它的主要影响是在北欧,对其他西方国家的影响则基本上是学术性的,而不是政策性的。

2.瑞典学派代表人物和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前驱是K.维克塞尔(1851~1926)、G.卡塞尔(1866~1945)、D.达维逊(1854~1942),主要代表人物有G.缪达尔(1898~1987)、E.R.林达尔(1891~1960)、E.伦德堡(1907~)、D.哈马舍尔德(1905~1961)、B.奥林(1899~1979)、I.斯塔尔A.林德贝克(1930~ )等。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是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这一理论,维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经济学派
重农学派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
新奥地利经济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
弗莱堡学派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供给学派
官房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功利主义
货币学派
哈佛学派
海派经济学
经济历史学派
剑桥学派
激进经济学派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
经济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洛桑学派
伦敦学派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
李嘉图学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瑞典学派
数理经济学派
新制度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剑桥学派
新自由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
新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芝加哥经济学派
制度学派
重商主义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经济学
古典自由主义
成本学派
[编辑]

3.瑞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瑞典是北欧一个只有850多万人口,4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国,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对外高度开放型的国家。瑞典学派就是植根于这样的国度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环境之中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萌芽于20世纪初。当时正值资本主义已逐渐由自由阶段过渡到垄断统治阶段,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日趋尖锐,以致爆发世界大战和严重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1920年,便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随即又进入长期的慢性萧条。到1927年左右,经过短暂复苏后,1929年更爆发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史上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失业总数超过3,000万人,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即使在所谓经济高涨时期,失业人数也大量存在。与此同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小撮金融寡头利用其所控制的国家机器,日益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借以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所宣扬的自动充分就业均衡论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现实面前已渐趋破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便不得不在理论上另辟蹊径,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瑞典学派就是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需要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瑞典学派的先驱者维克塞尔在他1898年出版的《利息与价格》(后修订为《国民经济学讲义》第二卷出版)一书中提出的所谓积累过程原理,乃为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维克塞尔在该书中首先批评了旧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它是一些同实践很少有关系,有些方面简直是完全没有关系的理论,因而是错误的。在他看来,在一个银行信用已充分发展的社会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取决于银行提供的贷款条件或贷款利率。但这还不是决定价格水平的充分条件,因为价格上涨既可以与低利率或高利率并存,价格下跌也可以与低利率或高利率并存。他认为,确定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货币利息率,即市场利息率同自然利息率(Natural Rate In Interest)之间的差异。维克塞尔就企图从区分这两种利息率的差异出发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积累过程原理,即宏观动态的均衡分析。

  维克塞尔的积累过程原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是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在此以前的传统庸俗经济学是进行静态的均衡分析,而且把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截然分开。维克塞尔的积累过程原理则把经济的均衡分析开始动态化,并以利息率为纽带,将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联系起来,建立起统一的货币经济理论,用以说明经济周期的波动。他的这种宏观动态均衡分析方法,便成为后来瑞典学派普遍沿用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同时由于他的积累过程理论是通过货币利息率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而不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因此,他在政策建议方面,也是企图借助于调整利息率,而不是借助于控制货币数量来克服经济周期的波动。这点显然对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维克塞尔的经济理论,不仅为瑞典学派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凯恩斯主义的先驱。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除维克塞尔的理论外,还有卡塞尔、达维逊的理论。后二人从不同方面对维克塞尔的理论进行批评和补充而形成了瑞典学派的又一重要思想来源。当然,这两人的影响同维克塞尔比起来还是属于次要的。

  如果说维克塞尔卡塞尔达维逊等是瑞典学派的奠基者,那么,瑞典学派的形成则应归功于30年代的谬尔达尔林达尔伦德贝格奥林等人,而主要是谬尔达尔。标志着这一学派形成的主要著作有:

  ①谬尔达尔在1927年出版的《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此书在传统的静态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加进了预期(expectation)因素,强调企业家对未来的主观预期及不确定和风险等因素在价格形成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②谬尔达尔在1939年出版的《货币均衡论》。此书把一些经济变量区分为事前估计(ex-ante)与事后估计(ex-post)两种,进行动态分析

  ③林达尔在1929年出版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和方法》。此书企图建立动态分析的期间分析,以代替静态均衡分析

  ④林达尔在1939年出版的《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作者试图对预期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一个一般动态理论体系。

  ⑤伦德贝格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作者采用过程分析或序列分析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和增长。

  ⑥瑞典政府失业调查委员会于1933-1935年发表的《失业委员会最后报告书》。参加该委员会最后撰写的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有谬尔达尔、奥林、哈马舍尔德、阿克曼等。他们采用瑞典学派的分析方法和观点,得出了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消除失业的结论。

  60年代以后,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林德伯克。他所著的《新左派政治经济学》(1971年)、《瑞典经济政策》(1974年)两书,在全面评述激进派经济学的理论观点的同时,系统地总结了瑞典近百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政策,既保持了瑞典学派原来的传统,又加强了瑞典学派理论中的社会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4.瑞典学派的特点

  前面说明,瑞典学派是在本世纪20-3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已建立起来、资本主义矛盾已十分尖锐并爆发空前严重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新古典学派的理论框架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与新古典学派比较起来具有如下特点:

  (1)首创了“一分法”的经济分析方法。新古典学派信从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把货币的变动与经济的变动视为互不相干的两回事,瑞典学派则最先把二者结合起来创立了货币经济论

  (2)倡导动态经济学,企图用以修补静态经济理论的缺陷,而他们的所谓动态经济学,则是与他们的货币经济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称为货币均衡论。

  (3)为了完成动态经济的分析,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编造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术语和经济范畴。倡导把一些经济变量如资本价值、所得、投资、储蓄、成本等区分为事前、事后两种数值。主张用所谓期间分析或称过程分析、序列分析来阐释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变化过程。

  (4)把预期纳入经济分析之中,强调预期在经济运行中“决定性”作用。

  (5)着重纯理论的研究,并从经济理论引伸出政策建议,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员大都直接参与瑞典政府经济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工作。因此,瑞典学派的理论对瑞典经济政策有重要知道作用;而在其纯理论的研究方面,如其对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理论和国家干预思想的影响就比较明显。

  (6)注重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瑞典是一个高度开放型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民主主义传统很深的国家。瑞典学派经济学家们从国情出发,自然对国际经济理论和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比较注重,并取得了相当成果。其中有些理论在西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国际贸易理论等。

5.瑞典学派方法论、经济周期论和政策主张

  在20世纪20~30年代,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以维克塞尔的理论为出发点,在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周期理论和政策主张三方面使瑞典学派的经济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缪达尔在《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1927)、《货币均衡论》(1931),林达尔在《货币政策的目的与方法》(1929)、《货币与资本理论的研究》(1939)等著作中,提出了预期和计划、时点分析和期间分析、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均衡分析和不均衡分析等一系列方法论概念,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宏观动态均衡方法论

  伦德堡在《经济扩展理论研究》(1937)一书中,运用动态分析法,对经济周期作了缜密的研究。他采用序列分析法,分阶段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并且研究了总投资、利息率、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经济合理化等因素对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奠定了瑞典学派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

  1927年,由缪达尔、奥林、哈马舍尔德等经济学家组成的失业委员会在《失业委员会最后报告书》中,得出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以消除失业和经济萧条的政策结论,并且提出以宏观货币政策为主,以宏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工资政策为辅的经济政策建议。1939年,林达尔在《货币与资本理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概念,主张提高财政政策在经济稳定政策中的地位,并且主张变年度平衡财政预算为补偿性财政预算,亦即周期性平衡财政预算。

  40年代后半期,瑞典学派的正统经济学家与工会经济学家就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关系和协调问题,展开了一场经济政策论战。在这场论战中,瑞典经济学家们不仅重新强调了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而且还提出了以加强劳动流动性为主要内容的人力政策,以及以工资指导线为主要内容的收入政策这样一些微观经济政策主张,区别了需求拉上式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在理论和政策两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6.瑞典学派的小国开放型社会民主主义混合经济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瑞典学派涌现出以林德贝克为代表的第三代经济学家。林德贝克的《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1971)、《瑞典的经济政策》(1974)是战后瑞典学派最重要的著作。林德贝克是战后瑞典学派经济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根据瑞典是小国、开放型经济和深厚的社会民主主义传统的特点,进一步发展了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使其带有三点鲜明的特征,即小国开放型、社会民主主义色彩和混合经济。林德贝克的小国开放型社会民主主义混合经济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小国开放型经济理论:包括小国开放型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失业理论。林德贝克认为,瑞典作为一个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国家,其经济周期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①瑞典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动荡对瑞典经济周期变动有决定性的影响。瑞典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与出口增加息息相关,其下降阶段与出口减少密切相连。

  ②瑞典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二是瑞典推行经济稳定政策。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主要是指出口部门的多样性,进出口的平衡趋势和消费需求的稳定性。经济稳定政策中稳定效应最大的是高税率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劳工市场政策。林德贝克将通货膨胀的产生归结为因充分就业而带来的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的高工资增长率、高额累进税率和政府反通货膨胀政策措施的不力和滞后。瑞典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重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建立了通货膨胀理论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型。这一模型将本国经济分为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过世界性通货膨胀对这两类部门的影响来说明通货膨胀现象,认为一国通货膨胀率等于世界通货膨胀率加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劳动率的差额。此外,这一模型还研究了世界通货膨胀影响的传递机制。林德贝克小国开放型失业理论将失业的产生归结为各个经济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归结为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的过剩,归结为高工资率引起的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降低。

  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理论:林德贝克将经济制度分为五种,即无政府主义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经济制度、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经济制度。他认为当代世界上实际存在的经济制度有三种,即以瑞典为代表的西方混合经济制度,以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以苏联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经济制度。这一理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当代三种经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全面论述了分权和集权、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刺激和行政命令、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宣扬瑞典式混合经济,亦即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民主主义混合经济实践:林德贝克认为战后瑞典混合经济制度既不属于传统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不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制度,即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实际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林德贝克认为战后瑞典经济政策有两种趋势:一是自由化趋势,即一般经济政策逐渐取代直接的经济管制,二是社会化趋势,表现为服务部门和国民收入的逐步国有化。瑞典混合经济政策所标榜的政策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相对稳定、适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均等化、国际收支平衡、出口生产部门优先发展、人口地域分布合理化、保护环境。林德贝克认为战后瑞典混合经济制度在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收入分配均等化四个目标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通货膨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而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最严重的问题是收入分配均等化同其他经济目标之间的尖锐矛盾。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尖锐矛盾称为福利国家的危机。

7.对瑞典学派的评议

  瑞典学派从它的先驱者维克塞尔的经济学产生算起,至今约有100年,即使从标志着它形成的谬尔达尔1927年出版的《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一书算起,也有近70年的历史。这个学派与其他一些当代资产阶级学派比较起来,不仅时间较长,而且在理论的许多方面也具有领先的或特殊的地位。这主要是指它表现在宏观动态经济理论国际经济理论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等方面的特点。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