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津贴

百科 > 工资形式 > 津贴

1.什么是津贴

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费用支出给予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2.津贴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1)津贴分配的唯一依据是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而不与劳动者劳动的技术业务水平及劳动成果直接对应和联系。

2)津贴不与技术业务水平及成果直接联系,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补充性的工资分配形式。

3)津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4)津贴具有相对均等分配的特点。

3.津贴的形式

津贴的主要形式:

  • 地区津贴;
  • 野外作业津贴;
  • 井下津贴;
  • 夜班津贴;
  • 流动施工津贴;
  • 冬季取暖津贴;
  • 粮、煤、副食品补贴;
  • 高温津贴
  • 职务津贴;
  • 放射性或有毒气体津贴。

4.津贴的标准与支付形式

1、津贴标准

津贴标准是指某项津贴在单位时间内应支付的金额。它的确定由两种方式,一是按照雇员基本工资的一定百分比计算;二是按照绝对数额计算。第一种方式比较少见,大多数是按绝对数额计算。津贴标准在确定时考虑的因素包括:

1) 工资标准。如果在制订工资标准时,已经考虑了对特殊劳动的补偿,就没有必要另设津贴补偿;如果不能全面反映一些岗位和工种的特殊劳动性质和劳动消耗,就需要单独设立补偿津贴。

2) 劳动特殊性。对劳动的特殊性及对雇员的影响,要进行科学测量,作为确定不同等级津贴标准的依据。

3) 健康损害程度。一些津贴的发放是为了补偿和预防特殊工作条件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津贴标准的确定与对雇员身体的损害程度直接相关。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相关部门的技术测定,例如,医疗单位、职业病防治部门等对职业病的发病率和治愈率、以及劳动保护投入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度量,从而确定通过津贴形式对雇员健康程度的补偿标准。

对一些特殊的工作和工种,我国有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统一津贴标准。此外,企业有权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工作需要制订和调整本企业的津贴发放标准。

2、支付形式

津贴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具体的支付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与额外劳动补偿有关的津贴支付货币,并构成辅助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补偿有关的津贴有的采取实物的形式,有的采取货币的形式,以货币的形式居多。支付周期通常以出勤日累计,按月随工资支付

5.津贴的实施要点

1、津贴为特殊工资分配形式,与劳动者的实际劳动贡献及劳动能力均无直接关系。

2、在劳动工资体制改革进程中,应正确处理津贴分配权限上国家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3、要加强对津贴制度的管理。

4、严格执行津贴的享受条件,不能任意扩大。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