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显性失业

百科 > 失业类型 > 显性失业

1.什么是显性失业

显性失业也称公开失业,是指劳动力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而因为各种原因其就业愿望不能得到满足的那部分失业人口。

我国的显性失业主要体现为城镇的登记失业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81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1985年降至1.8%。1986-1995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3%,1997-2000年均为3.1%,2001年增为3.6%,2002年达到4%,2003年为4.2%,2004年国家力争控制在4.5%以内。光是1992~2003年,登记失业率就提高了将近两个百分点(见表)。[1]

表:11992~2003年城镇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年份失业人数(万人)失业率(%)年份失业人数(万人)失业率(%)
1992363.92.31998571.O3.1
1993420.12.61999575.03.1
1994476.42.82000595.03.1
1995519.62.82001681.O3.6
1996553.03.02002770.04.0
1997570.03.12003800.04.3

2.显性失业的测度

一个国家的劳动就业与失业统计,目的是提供一幅描绘该国劳动力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运行状况的全景图,以反映该国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利用效率,并成为分析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劳动统计指标总体上分两类:一类是数量指标,它又包括总量指标,如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年工作总时数等;比率指标,如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非经济活动率等;结构指标,如就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劳动力或失业者受教育程度结构等,这类指标旨在反映劳动力的利用率。另一类是价值指标,如就业人员的工资报酬和社会福利、单位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失业人员的保险等,这类指标旨在反映劳动力的利用效率。

(1)失业率

失业率是最常用的失业测度标准。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失业率=

失业人数

X 100%

劳动力总人数

与城镇失业率相比,西方的社会失业率更能准确地反映社会全面而真实的失业状况。我国或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城乡劳动人口,过去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大超过城镇,现在的比例比较接近。即使如此,在失业统计制度上把农村劳动人口排除在社会失业率统计范围之外,这显然是值得重新考虑的。

西方的失业率反映的失业情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可能出现高估失业的现象,有些自愿失业者、失业兼职者被统计为失业人数而高估了失业程度。也可能出现低估失业程度问题。沮丧的失业者(经过长期而艰辛的寻职努力而失败,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大部分劳动力利用不充分者未能统计到失业数字中去,从而低估了失业率。同时,失业率不能说明失业者的个人收入是否超过了贫困线,因此也就不能反映就业者的情况。

(2)失业持续期

主要指失业持续的时间。重点揭示:一是反映失业的程度和解决失业问题的难度。失业持续期短,说明失业问题轻,解决失业问题难度小;反之,说明失业问题重,解决失业问题难度大。二是反映劳动力流动情况。在失业率既定的情况下,失业持续期越短,说明劳动力流动的速度越快;失业持续期越长,说明劳动力流动的速度越慢。三是反映人口、经济运行的惯性等。

国际上对于失业持续时间长短的原因探讨很多,其中的主要共识有:一是劳动市场组织、职业介绍所的数量;二是构成劳动力的人员分布情况;三是失业者个人寻找工作的要求和能力;四是社会进步提供的职业的种类和提供就业的机会。

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再就业群体中,“4050”(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人员占的比例很大,如何缩短这部分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竞争的弱势群体的失业时间,国外的这种共性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政府组织在这四个方面中,至少在一三、四等三个方面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3)离职率(解雇率)

主要是指某一时期(如某一个月)内退职、解雇以及退休的总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这表明就业减少或失业增加的情况。就业增长率和离职率(解雇率)还可以反映经济周期的状况,就业增长率提高、离职率(解雇率)下降表明经济正走向繁荣;反之,则表明经济正走向衰退。

老工业基地目前最大量的问题是“买断”或“卖断”职工的工龄的统计死角。因此,要搞清楚老工业基地的失业率的底账,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正在长期处于买断或卖断工龄的交易尽快结束。离职就是离职,不能再搞本来离开工作岗位、失去工作,还保留毫无意义的“劳动关系”那一套。

(4)就业增长率

主要是指某一时期内增加雇用的职工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它表明了就业增长或失业减少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这种就业增长是社会口径的就业增长,不能仅仅是国有经济单位的就业增长。老工业基地在过去10多年中,国有经济单位一直是处于总体上的减员状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单位则一直是就业需求的主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就业增长率这个概念就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就业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5)失业率分布

主要是反映各集团失业和各种失业原因的比例。它包括失业率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原因等分布。国外的这种共识性的普遍统计政策,在老工业基地就业管理中,至今还是处于大部分空白状态。借鉴国际上的这种统计方面的成功经验,不仅可以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节约大量调查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实施科学、务实的就业促进政策,提供基础性的依据资料。

除上述指标外,发达国家还普遍使用“失业人数”、“申请失业保险金的平均人数”、“申请就业人数”等指标来综合测度失业情况。

3.显性失业与在职失业关系

目前,我国的“在职失业”人数远超过城镇的显性失业人数。它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难题。“在职失业”和“显性失业”的实质相同。所不同的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在职失业”可转化为显性失业,显性失业可转化为“在职失业”。从其危害性来说,“在职失业”比显性失业的危害性更大。因为。在职失业”的存在,增大了物化劳动在产品中的活劳动量。这种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量是一种无效劳动。它挤占了有效劳动而参与分配。不仅带来眼前的直接经济损失,如各种毫无经济效益的费用支出,加大生产成本,减少对国家的上交,而且更重要的是阻碍了一!个个企业及一个个地区的发暖,从而窒息整个商品经济。同时,扼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种大量的“在职失业”,主要是过去长期的“统包统配”就业政策和忽视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因此,要处理好。在职失业”与显性失业的关系,就必须深化劳动制度改革。一方面,应根据生产需要安置失业人员,尽可能预防。在职失业”;另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劳动合同制,合理劳动组合。至于已经形成的“在职失业”,应当由目前。以内部消化为主。,逐步加大推向社会的数量。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