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动机
1.什么是投机动机
当预期利率上升,有价证券价格将要下跌时,投资动机会促使企业暂持有现金,直到利率停止上升为止。当预期利率下降,有价证券价格将要上升时,投资动机会促使企业将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以便从有价证券价格的上升中获得收益。[1]
如证券市场上出现有利的投资行情,或原材料市场上出现短期降价的机会等等,当机会出现而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时,就会坐失良机,丧失最好的盈利机会。投机动机只是企业确定现金余额时所需考虑的次要因素之一,其持有量的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2]
2.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及其决定[3]
出于交易动机和一部分预防动机而持有货币,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显然,凯恩斯的这种分析没有脱离古典货币数量说的传统。而出于投机动机持有货币,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作用,对这种货币需求的分析,则已完全脱离古典学派的货币理论,它在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当代西方货币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出于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实际上,这是人们在决定其财富持有形式时,为了避开其他资产的可能贬值而宁愿持有货币,或者持有货币以等待有利时机购买生利的其他资产,以获取更大收益的愿望。
凯恩斯认为财富的持有形式,即价值的储存方式只限于两种,即持有债券和持有货币。债券不仅能给其持有者带来利息收入,还可通过债券价格变动给其持有者带来资本溢价或资本损失。债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变化,货币的面值则始终不变。因此,当市场利率下降即债券价格上升时,人们会预期今后利率回升或债券跌价,趁早将债券抛出,改持货币;反之,如预期利率下跌即债券涨价,必抛出货币,改持债券,凯恩斯将这种防止债券跌、涨价而增减货币需求量的心态称为投机动机。
至于人们为什么有时不愿意持有债券而宁愿持有货币,凯恩斯认为原因就在于未来利率的不可测性导致债券未来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持有债券,宁愿选择货币而牺牲债券利息收入,是因为货币除了可作为交易媒介外,还具备贮藏价值的作用,货币能平息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和忧虑。货币的这一作用导因于它的价值较其他资产的价值更为稳定,是一个可靠的价值临时贮藏室。此外,持有货币能为持有者提供周转灵活的便利,这导因于它的流动性。当人们觉得利率前途很难捉摸时,他们就宁愿贮存货币而不去购买债券。所以,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保持货币所获得的效用,与放弃货币、换回债券所获得的利益的对比关系。
从上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表现出下列特征:
(1)货币主要作为价值贮藏。凯恩斯认为,经济体系中只有两种金融资产,即货币和债券,其中债券包括各种缺乏流动性但能带来收益的生息资产。人们在选择自己的资产持有形式时,须权衡具有流动性且有贮藏功能的货币所带来的效用与缺乏流动性但有收益的债券所带来的效用,作出抉择。如果选择持有货币,或者是因为保有其他资产可能遭受贬值损失,持有货币则能保存其价值,或者是暂将价值保存下来,以后再寻求更好的升值机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强调的是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
(2)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为敏感,难以预测。人们出于投机性动机而持有货币,缘于货币的流动性,但人们对这种流动性偏好会随着他们对未来情况所作的估计而起变化,且各人的估计不尽相同,实际上,鉴于货币与债券各自的特点,人们更多从利率来考虑选择货币还是债券,故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实质上是对未来利率的估计,是对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的估计。这种估计的不同决定了货币需求的不同,难以预测。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特别敏感。
利率是“一个高度心理现象”,它的高低依存于人们对利率的未来变化的预测。凯恩斯假设,在每个投机者的心目中,任何时间都有一个利率水平的正常值,这就是凯恩斯根据或然律计算出来的“相当安全水平”(afairlysafelevel)的利率概念。人们将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利率水平进行预测,从而对自己的资产在货币与债券之间取什么比例作出决策。
如果市场上的实际利率低于这一安全值,他就会预期利率上升;如果实际利率高于安全值,他就会预期利率下降。
如果投机者预期利率下降,意味着债券价格将上涨,他就会毫无保留地抛出货币买进债券,以期将来在债券价格上升时同时获得利息收入和资本溢价的双重收益。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
如果投机者预期利率上升,意味着债券价格将下跌,债券的资本损失可能超过债券的利息收人,他就会抛出债券而只持有货币,以避免损失和在将来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债券。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多少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并对利率的变动相当敏感,即使利率只有微小的变动,人们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持有量也将发生较大的波动,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的关系是不稳定的。
(3)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如果将上述分析更具体些,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大小实际上决定于三个因素,即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日中的正常或安全利率水平和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其中第三个因素依赖于前两个因素,故归结起来,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当前利率水乎和所谓正常利率水平的差距。
由于每个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水平互不相同,不同的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往往也互不相同。当前利率水平越低,将来上升的可能性越大,到那时债券价格就会下跌,于是,投机者宁愿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当前利率水平越低,抛出债券所获得的资本溢价越多,人们就会尽可能地抛出债券而增加货币持有量。反之,当前利率水平越高,将来下降的可能性越大,到那时债券价格就会上升,于是,投机者宁愿在目前购人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且当前利率水平越高,手持货币的机会成本(即牺牲的利息收入)就越大,就会尽可能地压缩手持货币量。
可见,当前利率水平越低,货币的投机需求越多;反之,当前利率水平越高,货币的投机需求越少。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是反向变动关系,它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若以M2代表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r代表当前利率水平即市场利率,L2代表M2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有:
M2 = L2 = L2(r)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标准”的形式,另一种是“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的形式。
标准形式的图示如下(图)。
图表明了投机性货币需求(L2)与利率之间的反函数关系。图中的流动性偏好曲线(L2L2)向下倾斜,表明当利率趋于下降时,为满足投机动机而保持的货币数量就不断增大,r与L2两者之间形成反方向变化,这起因子利率的变化影响债券的价格,进而使投机性货币需求也发生变化。
“流动性陷阱”的形式图示如图。图中用L2L2曲线说明“流动性陷阱”概念。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实际利率(市场利率)水平还是正数,但按照历史标准来看,已经达到某个低水乎(下限)(比如2%)时,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就有增无减(即增加的货币完全被L2所吸收)。在图中,流动性陷阱表现为L2L2曲线上A点右边的乎坦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利率降低到r1水平时,新增加的货币数量全部被社会公众所贮存,因而不能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凯恩斯指出:“当利率降低到某一水平时,……流动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即是说,当利率降低到那一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因而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货币),而不愿持有证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的弹性就变成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