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区域通关

百科 > 海关术语 > 区域通关

1.什么是区域通关[1]

区域通关是指采用实施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新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打破目前行政区划和海关关区设置所造成的障碍,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虚拟大关区,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加速物流效率,不仅减少了企业往来属地海关和口岸海关的奔波之苦,还可以减少传统转关环节手续。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是符合海关规定条件的守法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其货物进出口时,可以自主选择向其属地海关申报纳税,在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办理货物验放手续的一种新型通关方式,它成功地融合了无纸通关、网上支付、便捷通关、电子账册等便利通关措施,可以将港口功能延伸到中西部内陆省区,打破地区间现有的关区限制,最大限度地整合港口资源,使物流畅通。

区域通关对满足社会的需求、缓解口岸的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内陆海关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物流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区域通关改革推动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方式,使具有良好守法记录的A类进出口企业可在属地海关报关,海关放行后直接在口岸提货或装货,并可以自主选择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试点实践表明,“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方式基本实现了“当天申报、当天验放”的通关目标,一些海关对无需查验的货物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方式的通关时间甚至仅为30分钟,而此前通关时间一般需要1~1.5个工作日

区域通关改革措施将适用到所有具有良好守法记录、信誉好的A类企业,属地海关可自由选择与任一口岸海关结对,并适用到所有海关业务现场。

2.区域通关的“3+1”模式[2]

2005年10月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下,长三角作为试点三个区域之一率先推行以“3+1”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区域通关改革,即规范和简化转关监管,实行跨关区“属地申报、El岸验放”为核心的通关方式,积极探索区域性的虚拟集中审单作业模式。

“3”即:一是简化、规范转关监管,促进转关运输健康发展;二是对守法水平较高的企业实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三是进一步实施陆路跨境快速通关改革.形成新型的“粤港快速通关”模式。

“l”即:探索设立区域虚拟审单中心。逐步实现审单作业向更高水平的区域化集中转变。

3.区域通关改革[3]

区域通关改革是指为适应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以“企业守法便利”为导向,对一定区域内海关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寻求海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共价值最大化的过程。

改革的实质是通关监管模式的结构优化和流程再造。

4.各经济区域的通关模式[3]

区域通关是将区域内海关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海关监管模式。其基本框架:一是简化和规范转关监管,减少人为干扰,“应转尽转”,推动转关运输发展;二是对守法水平较高的企业,与电子通关、无纸通关相配合,实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企业自主选择转关方式和口岸验放模式,尊重企业选择权;三是粤港澳海关“跨境快速通关”模式。

目前,各经济区域通关情况如下:

各经济区域通关情况
区域名称口岸海关属地海关辐射范围
长三角区域长三角各主要海港、空港海关长三角各内陆海关以上海海关为主导,以长江
航运为依托,辐射到长江流域
区域
珠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各口岸珠三角各内陆口岸以广州、黄埔、深圳海关为
主,辐射到长沙、南昌、南宁
等内陆区域
环渤海区域天津、大连、北京、青岛等主
要海空运口岸
郑州、太远、济南、石家庄、
沈阳海关等内陆海关
整个环渤海地区
陇海一兰新沿线区域南京海关隶属连云港海关和乌
鲁木齐海关隶属的阿拉山口海
乌鲁木齐、郑州、西安、兰
州、西宁和银川海关
陇海、兰新沿线地区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