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间技术

百科 > 经济理论 > 中间技术

1.什么是中间技术

  中间技术亦称适宜技术,指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使技术进步和增加就业相统一的技术。中间技术最先由英国的E.F·舒马切在其所著《小的就是美好的》一书中提出。

2.中间技术的特点

  中间技术的特点是劳动密集程度较大,适合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而资本短缺的国情。中间技术可以较多地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发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富余的比较优势,可广泛运用于与人们的基本需要密切关联的建材服装、家用物品、农业装备、工业以及粮食加工等各类工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试图采取以稀缺而昂贵的资本代替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的发展政策,结果使更多的劳动力得不到利用,生产下降和劳动力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生产不但不能反映劳动的比较优势,而且成本较高。此时,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水平,从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中间技术”或“适宜技术”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即在工业中追求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的高精尖技术,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工业中采用中间技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效益。

3.中间技术的三大优点=

  • 首先,中间技术富于人性和创造性;
  • 其次,小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也小;
  • 第三,中间技术有助于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