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过后,迅雷还值得信赖吗?

在过去的一个月,迅雷毫无疑问是中国科技行业最具话题性的公司。

一方面,这家公司股价节节攀升,比起 3 个月前暴涨了 6 倍。

他们还公布了最新的财报,数据一如既往地凯歌高奏。也是在这一个月,迅雷推出了自己最新智能硬件玩客云,并获得了市场爆炸式的反应。

但另一方面,迅雷的困扰也不少。

先是玩客云因其火爆人气和区块链技术背景,吸引来一大波投机客,不但加剧了玩客云的供应难度,更带来一定的泡沫风险。

另外有人雇佣了一群社会闲散人员,到迅雷总部门前以“维权”的名义拉起横幅鼓噪,并拍成照片在网上进行传播。

央视财经频道甚至为此专门出了一条专题报道,报道采访了金融、法律和投资方面的专家,专家们倒是众口一词地认为,玩客币并非投资工具,跟比特币有本质区别,迅雷发行玩客币也不是 ICO,因为迅雷根本没有从中募集到一分钱的资金。

但很快,又传出迅雷迅雷一位高层人士,正因涉嫌转移公司资产而遭受调查。

总而言之,11 月迅雷过得并不平静,其中有阳光普照,也有阴云飘过。

那么这家公司的前景到底如何,或者让我们说得更直白点,迅雷的未来还值得信赖吗?

转型的阵痛即将过去

要回答关于迅雷前景的问题,我们先要确定一些事实前提。

无可置疑的一点是,迅雷的业绩正在飞速攀升,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表现出令人欣喜的增长势头。这是我们在讨论迅雷时需要立足的基础事实。

而这种迅猛势头的由来,则是因为陈磊所带领的战略转型。自陈磊加入迅雷以后,先后推出了两代迅雷赚钱宝和星域 CDN 等产品,均取得不菲成绩,迅雷云计算业务近 10 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即是证明。在接任迅雷 CEO 后,陈磊更是加快了对转型战略的推进,并对内部管理和业务的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市场证明了这种改革的有效性。但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一定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招致对改革的攻击和抹黑。近期迅雷所遭遇的一些恶意攻击,如深圳的“维权”闹剧,便是这种攻击的具体反应。

所以在探寻迅雷的未来时,首先要厘清的就是这些恶意行为的干扰。换言之,近期出现的对迅雷的攻击,并非迅雷业务本身问题所致,而是来自于别有用心者。这种偷偷摸摸的攻击,一是产生不了真正的杀伤力,对迅雷的业务没有影响,最多能满足一下个人泄愤的需求;二是必然不能持久,一旦产生不了杀伤力,攻击者自己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很快就会偃旗息鼓。

就此很容易得出结论:迅雷改革所带来的阵痛即将过去,转型之路将走得更加顺畅。

风险业务已剥除完毕

另外若是换一个角度,则不难发现在迅雷的转型过程中,被砍掉的这些业务、被动过的这些“蛋糕”,本身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隐患。 

典型如迅雷看看,业绩贡献能力有限,反倒容易招来盗版的指责,而且前进道路上,还布满了内容成本、流量成本的坑,此外还会成为与内容版权方合作的障碍。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适合继续留在迅雷的业务体系内,将其果断出售,既消除了未来在版权问题上的隐患,又为迅雷在内容分发上留下足够的合作空间。

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迅雷大数据”一事也是如此。

迅雷大数据业务公司所经营的互金业务,一则不是迅雷所感兴趣的领域,也不是迅雷所擅长的领域;二则很多互金业务本身就是在打法律擦边球,存在极高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三则迅雷大数据业务空顶着迅雷品牌,却并不受迅雷管辖,更是将风险无限放大。所以迅雷收回品牌授权,与之彻底撇清关系,就是想规避这些不必要的风险。

这些风险业务的剥除,为迅雷扫清了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和隐患,让迅雷的未来更加安全,同时也让迅雷更加专注,其正确性无需更多证明。

近期迅雷周围确实发生了不少风波,但这些不利消息,无非就是砍掉成熟业务、用户维权、内部权力斗争以及不可预知的政策风险之类,但如果对迅雷近期行为稍微用心分析下,就会发现这些风波的背后,反映出来的却是迅雷推进转型、专注核心业务的决心和行动。

这些行动也反应出陈磊及其团队的管理风格:高效、精准、雷厉风行,一旦决定就会迅速下手,有断臂求生的狠劲,也有能无视外界意见、只求实效的务实一面。

作为一家 14 年的“老”公司,迅雷确实需要这样一支团队来带领它走向新的阶段。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3W互联网深度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