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患者:我为什么要抗病毒?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是感染科医生最常碰到的问题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乙型肝炎(乙肝)这个疾病。

了解乙肝

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未经正规诊治的慢乙肝患者有四成的人将进展为肝癌。 “慢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长期萦绕在患者心头的巨大阴影。

  同为慢乙肝患者,为何有的人平安度过一生,有的人结局却很差呢?

“宿命论”:这都是命!

  讲究“宿命论”的病友可能会叹息一句:这都是命!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有点道理。在医学上,这个“宿命”就是基因。不同的人基因特点不同,导致他们罹患疾病的风险不一。肝癌常有家族聚集现象,特别是哥哥弟弟先后患上肝癌的例子并不少见,这其中遗传基因起了很大作用

  “基因”这部分因素是目前医学技术暂时无法干预到的,摊上了只能“认命”。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肝癌的发生机制错综复杂,有很多方面是可以通过正规诊治改善的。那么我们能够干预的因素有哪些呢?就是病毒这部分因素。

和“命”讨价还价

  台湾一项大型研究表明,血液中的乙肝两对半情况和HBV DNA载量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高HBsAg水平、“大三阳”、高HBV DNA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血清中的HBV DNA复制,使其降低到无法检测出来的程度,从而明显降低肝癌的风险。

相当部分患者还能达到“大三阳”转变为“小三阳”、甚至HBsAg的下降,这就为自己的健康又增加了决定性的筹码,完全可以和“命”讨价还价了。

  但并非一发现乙肝病毒阳性就开始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的自然发展往往经历四个阶段。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免疫再激活期,而第二个和第四个阶段就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