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这里讲的知者知什么?

知“道”?明“道”不言“道”?

知“事”?明“事”不言“事”?

知“物”?明“物”不言“物”?

或许都可以,总之呢知什么不言什么。为什么呢?大概有三种可能吧:

1,是因为知之越深,越感觉不知之的越多,从而不敢妄言。

2,知其难以言明,言有其局限性:言而有缺与有歧,干脆不言。

3,万事万物有其共性(根源),通明其共性而遍观天下以明常理,知常而觉无味,都那样,有什么好说的。

换句话说,知什么无所谓,为何不言也无所谓。老子这名话其实也是讲的一种普遍自然存在的现象:知者,明者常常不言;不知者,一知半解者多有唧唧歪歪。

世间处处有(是非)矛盾,如何处理呢?先堵塞是非继续发展恶化的道路,也就是终止其双方继续行动;切断其耳目(信息往来);挫磨双方的锐气(暴虐之气);而后理一理、缕一缕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点一点解开纠纷所在,唱硕其各自闪光点,指出其相处不当之劣缺。话说一个巴掌难拍响,一根指头剥不了葱,哪有绝对的谁是谁非,同等对待,平心而论。

于世来讲,老子这段话可作为处理世间是非矛盾的基本思路,古有知县断案不就常常是这个思路么。于老子等修者来讲,此又何尝不是认知、识道、寻道的法门?

都知道世界中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些矛盾如同一个个的结。结紧绳亦断,无结绳何用?正常的状态便是结的松紧处一定的范围内,是一种平衡长久的存在。故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此是常态,亦是自然平衡存在。

其实老子,及其言下的知者,都是不愿意触碰这些的,他们是知者而又置身世外的,故又有云:知者不言。反正解也解不完,解也不能全解开,绳断亦是绳,新绳结新结,緾緾绕绕也就那么回事,来来去去也没啥新意……。总之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

后面老子又讲了一个世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对于得不到的要么求之心切,要么观而却步;要么以其为贵,要么以其为贱。总之呢,很少有人能够平心、淡然面对。如此一来,这个得不到的东西反而成了倍受瞩目的稀罕玩意了。大概人们这种心理便是饥饿销售法、 炒作之所以能成功的根源吧!

老圣者之所以能被称圣,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吧!鉴于此,老圣出言:后其身而身先;又鉴于此,老治告诉治世者,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见难得之货。其实老圣人也不愿意被称圣,故出绝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但几千年下来,这一现状依然存在,这亦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存在,老圣人也显得力薄啊!有圣之灯塔在,难脱迷途;亦有圣之灯塔在,希望不会迷途太远吧!

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不畏则入盗之歪门——萌解《道德经》五三

萌解《道德经》四四: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萌读《道德经》四五:大成若缺,大盈若冲;躁胜寒,静胜热

漫谈《道德经》三七章:自强难在认知道,人知道以处平安,王候知道以保太平

萌解《道德经》三二:水火暴虐而出,如神般受敬畏,受敬仰,却只为宾客

萌解《道德经》二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萌解《道德经》三一: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战胜,以丧礼处之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