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一名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中年女性,从事文秘工作,是本院手术室一位老师的表妹,在出差期间发病,突发的头痛和恶心、呕吐。随后的CT扫描显示小脑半球的深部有一处小的出血灶,根据病变的所在位置和缺乏高血压病史,在约半月后进行MRI(磁共振成像)扫描后确认为海绵状血管瘤……

患者的爱人应该是理工科出身,问了很多细节的问题,我也一一作了解释。我感觉,第一,他是做过很多功课的,应该翻阅过不少相关的书籍;第二,他思想压力很重,而且是随着我的谈话,越来越面色凝重……”

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樊晓彤医生写下的一份特殊病历。在这份病历中,既包括常规医疗病历需要具备的患者基本情况、症状、检查和诊断结果、治疗过程等内容,又将医生与患者的对话过程、患者的情绪反应、医生对患者的观察以及医生本人的反思娓娓道来。这种比常规病历更回饱满、更有温度的特殊病历,叫做叙事病历。

樊晓彤医生

医学人文情怀的培育,不仅要有“高大上”的理论、理念的灌输,还要有“接地气”的实践。书写叙事病历、临床叙事,就是一种将人文理念落实于临床实践重要手段。9月8日,在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叙事医学分论坛上, 把叙事医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一直倡导医学人文、从2012年起带领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完成了2000多篇叙事病历书写的凌锋教授,亲自书写叙事病历的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讲述了叙事医学在临床应用的国内外进展,叙事病历带给医患双方的收获。三位嘉宾一致认为,通过书写叙事病历,可以更深地理解患者饱受的疾病折磨,医生才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帮助。本次论坛是由宣武医院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共同主办。

先天不足,后天来补——从中美医学教育的差距说起

在美国,要想申请医学院,申请人首先要读完4年本科。在这4年中,申请人要学好数学、物理、生物、医学人文等各个学科,取得非常高的GPA;要从大一开始进入实验室做基础医学试验;要在业余时间跟着医生在医院见习;要在周末去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献爱心。医学院校的入学考试长达7个小时,因为申请人除了要具备符合要求的知识水平,还要能够在长时间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这是一名医生需要具备的素质。此外,申请人需要5名医生推荐,还要在个人论述中说明为什么要学医。

赵国光院长表示,对比美国对医学生的要求,中国的医学教育需要深刻反思。大部分医学生以很高的分数考入医学院校,但是其中大部分人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学医、是否适合学医,这导致临床中有些医生只看“病”,不看“人”。

医学教育在源头上缺乏地性格的评估,缺乏对医学人文的思考。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后天来补”——撰写叙事病历。这种具体的医学人文实践,可以培养医生与患者的共情能力,让医生能更好地理解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更适合他们的治疗。

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

关注、再现、归属——叙事病历实现医患共情

郭丽萍教授是将叙事医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她在论坛上介绍了叙事病历的3个要素——关注,再现,归属。

关注,就是要关注到具体的处于痛苦中的患者,这位患者有过去、有家庭、有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完整的人。医生如果站在患者的角度,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不可理喻”。

再现,就是医生将临床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以书写的方式再次呈现,是医生反思的过程。没有再现,就没有感知,关注就不可能实现。

归属,是医生对患者关注和再现的结果,使医患成为伙伴关系,真正做到的是医患共同决策。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认为的最佳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来说往往实现起来会有困难,其中可能有疾病感受原因、费用原因、家庭关系原因等各种医生想不到的原因。这就要求医生学会与患者共情,理解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处境,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什么对他是最好的。医生对付的是病,但本质上是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医生与患者),而不是人与病的关系,叙事医学关注的就是患者这个“人”。

此外,叙事医学不仅关注患者,也关注医生作为“人”的部分。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会有失败、挫败的经历,会积累一些负面情感,这些负面的情况、情感也可以在叙事病历中呈现。

郭教授强调,共情不是同情,共情是一种认知能力,而同情是一种情感能力,共情不会消耗人的情感。研究表明,医生提高共情能力,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依从性,节省就医时间和费用。此外,共情能力可以增加医生的职业满足感,这是减少职业倦怠的有利工具。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郭莉萍副院长

“硬”着陆,“软”效应——宣武医院多年来坚持叙事医学实践

叙事医学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的心,可以培养出能够用手、用脑、用心的有思想的医生——这是凌锋教授坚持让她所在的神经外科的医生撰写叙事病历的出发点。

凌锋教授谈道,国内有些医学人文培训班,传授的是跟患者的谈话技巧、面对患者手要怎么放、微笑时牙齿要露几颗牙,这偏离了医学人文的初心。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只要是真诚的,那么医生的笑容一定是亲切可爱的;医生对患者心存尊重,就绝不会翘着二郎腿跟患者对话,一定是身体前倾的。而医生在写叙事病历的时候,无论篇幅长短,事件一定是真实的,感受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叙事医学是实践医学人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凌锋教授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多年来一直要求住院医师每月写一篇叙事病历,4个月的轮转期,如果上交的叙事病历不足4篇,轮转考核就会被否决。凌教授认为,尽管用考核指标督促医生写叙事病历显得有些生硬,但却帮助住院医师打开了内心那个柔软有温度的世界,值得一做。很多住院医师最初受“逼迫”写叙事病历时内心也有抵触情绪,但写着写着,内心就发生了变化。

凌锋教授还分享了她从医生涯中的几段难忘经历:她因苦苦思索手术失败原因而彻夜难眠,最终找出症结;面对重症患者不言放弃,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她的学生在床旁守护3天,根据患者情况人工调整抗凝药物滴数;重症患者在恢复后,因承担不起住院费用无奈逃跑,1年后又倾尽全力送回2000元钱,等等。凌教授表示,患者对医生是性命相托,医生自然是责任重大、全力以赴,医患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真心换真心。

叙事病历一线实践者有话说

在论坛互动讨论环节中,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住院医师与各位专家和参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作为叙事病历的书写者,他们表示,叙事病历一方面让他们学会回顾、总结和反思,另一方面促使他们将患者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与其交流过程中留意、观察患者,这些对于医患的良性互动很有帮助。此前在学校里学过的医学人文课程可能很快就忘了,而日常工作中通过叙事病历来实践,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一种熏陶。

有些医生觉得在写叙事病历时,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有限。对此,郭莉萍教授表示,写叙事病历主要是让医生去回顾,培养叙事、共情能力,如果不考虑发表叙事病历,不必过于纠结于文字。形式是次要的,内容是主要的。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