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五章

易有曰:厚德载物!厚德之至为大德。老子曰:大德无德。此处又讲:含德之厚,莫若赤子。也就是说,在婴儿的时候,是德最厚的时候,也是容载性最大的时候。再直白一点也可以说婴儿是最富有的。

婴儿的富有体现在何处呢?精气纯正,气血和畅,整个身心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与道之自然而然几近于百分之百相融。相融即它是世界的,整个世界也是它的,故它是最富有的。

整日时不时地哭嚎并不是以心动气,只是随自然而为,应时而为,应势而为,不耗精气,不塞体内之和气,故无伤。此是若道,若仙,若天,若地之存在,试想正常的凶禽猛兽会去攻击天或地么?

此篇里,老子所讲含最终极的养生道,即逆人生之道,趁自然之道。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人因食而长,人因食而亡。

修道即逆生之道,亦是养生之道,养生得以长生。

为什么说是逆生之道呢?一般地人的一生就是:孩子——大人——老人——亡人。而逆生则是反着来,让人从大人向婴儿活,也就是从80岁向0岁活。这可能么?老子这不是在闲扯蛋么?哪里有这样道理?老圣人糊涂了吗?咱们再接着往下说。

从此篇不难看出老子所言生之根本在于精气纯正饱满,体内气血通畅,而保持这种状态的便是莫以心动气。

老子曰: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也就是说:修学是增,是长的过程;修道是减、是损的过程!增长以为强,减损以为弱。关键是强的是什么?弱的是什么?若强的是精气,强的是体内的气血,弱的是心,是私念。如此,不以心动气,那么便此之谓养生之极之大道。

当然老圣人讲的都是极至的东西,似乎都是遥不可及的,但却可以作为一个人生灯塔来看。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矛盾的:强精气,强体内气血,即强其体魄筋骨,这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难就难在损其私念,弱其志。想想啊!本来是因为观此有了志心而强筋健体,然而在做的过程中却是又要将这份心志弱化下来,那不是很矛盾么?天道如此,老圣人也没办法,矛盾就是维持平衡长存的原始力。

因有心而行,因无心而至——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曰: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中华古文化精髓总结起来大概也就四个字:自强,知止。其法门大概也就是:动以修身,静以修心(养德)。动静或可看作阴阳,阴阳之间的关系即太极。太极是宇宙之形态,亦是(人)生之形态。太极存而生,太极破而亡。

动之法门或常有,静之法门若难寻。非静之法门难寻,是人心难寻,心若能寻则自定。自定而“至虚极,守静笃”,此是入门根本所在。

心若太极,身若太极,身心若太极,是谓身心合一之太极。若能如此,大概便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境,可称天人吧!也就吧!

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不畏则入盗之歪门——萌解《道德经》五三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