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证券副总裁、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在一个论坛上发言称,中国至少需要8个一线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天津、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重庆、西安、苏州、合肥等9个城市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

与之相关的是,2017年1月20日,2016年中国城市GDP排行榜出炉。在百强榜之中,合肥便以6274.3亿元,增速10.85%,全国排名第26位,在省会排名中位居第10位。合肥2005年GDP为853亿元,2015年为5660.3亿元,十年间增长了6.63倍,增速惊人,有望达到一线城市的规模标准。

但这个说法在学界引起了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一线城市吗?用“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的表述是否恰当?国内权威的城市研究又是什么?

首先,一线城市的增多,就意味人口有分流,目前而言北上广深4个城市人口可以说已经是过亿,但是面积没有这么大,装不下这么多人,那么如果说有足够的一线城市,对于外来人口而言就有了足够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很简单,10个人选择4个城市和10个人选择15个城市,你说价格涨幅力度是前者高还是后者高呢?

第二,一线城市目前有足够吸引力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源,并不是一线城市适合居住,不是这样,就单单居住而言,对于购房者有很多选择余地,只是一线城市资源太过于优越了,比如说教学资源,这点在一线城市打拼的购房者都知道,落户和不落户是两个概念的。

第三,从房价来看,在目前而言买房可以说基本都是依靠父母的支援,那么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不选择面积更大的呢?

而管清友提出9个城市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并非无的放矢。他认为,和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一线城市人口占比偏低,有增加第一层级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内在需求。“我们统计了一下,中国一线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只有约5%。”

管清友表示,北上广深等第一层级城市各自的人口规模约2000万。如果增加到8个,第一层级城市承载人口1.6亿。如果每个层级1.6亿,用6个层级可以承载约9.6亿人口,可以明显提高中国的城镇化率。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