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有一个这样的地方

它曾在南昌的发展历程中

留下了一段耀眼的历史

从这里走出了3代钢铁子弟

30万人的青春热血铸就了它

这个地方叫南钢

南钢,这个创建于1958年

集焦化、炼铁、炼钢、轧钢

为一体的国有钢铁企业

自成立之日起,她就像巨人一样

为新中国的建设开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

支撑起了南昌城市发展的脊梁

配套完整的小学、技校、厂区医院

每周放电影的大礼堂

以及厂区食堂里弥漫的回锅肉的味道

放学时林荫道边嬉戏的身影......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司发展

这些装满故事的景致

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老厂区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生息

设备拆除后废弃的机房、水泥基座、门窗桌椅

在静静地诉说着它们五十多年的历史

▲破旧废弃的厂房

1

南钢有个村子

叫做破产王家村

在南钢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散发着衰败气息的村子,村子的左右分布着南钢宿舍,其中零零散散住着些南钢工人,大家叫它破产王家村,王家村的人说自己是南钢人。85岁的王奶奶就住在这个老旧的村子里。

王奶奶已在村子里生活了80多年,7个月大的时候她作为童养媳来到南钢,在漫长岁月里,她与南钢一起,经历了属于自己的兴衰沉浮。

▲王奶奶在与我们聊天

从前的南钢是一片荒山,一副未经开化的模样,并没有现在矗立的高楼大厦和崭新的柏油马路。大家吃饭靠的是粮票,几毛钱就可以吃饱,那时候人人平等,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非常融洽。

王奶奶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她们一家人住在一栋两层的小楼房里,房子所属的土地已被国家征收,四间房由三子二女共有,唯有一个女儿住在父亲用工龄换来的房子里。她的老伴是南钢的老工人,按规定,工龄32年以上的老工人才有分房的资格。

▲王奶奶家的两层小楼

在这条巷子里很多像王奶奶一样的住户,他们靠着南钢生存,为南钢的发展献出了几代人的青春。

2009年,南钢被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方大集团收入麾下,从国有企业改制成了私营企业,改制并没有给依附于南钢生存的这条小巷带去生机。

▲稀稀落落有几个行人从小巷走过

自南钢二代之后,工作不再包分配,年轻的人自谋出路,离开了这个地方,年老的人们坚守在这里。热闹的小巷渐渐衰败,在两旁都建起了高大楼盘的时候,它似乎停滞了发展,永远保持在上世纪的样子,曾经气派的房子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格格不入。

▲夹在高楼大厦之间的破产村

王奶奶年纪已经大了,她的日常就是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就像这条安静的有些寂寞的巷子一样,静静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结局来临。

2

南钢人还是原来的南钢人

南钢厂却已经不是从前的南钢厂

同住在王家村里的王叔叔是土生土长的南钢人,在南钢的50多年时光里,他见证了南钢两代人的故事。

鼎盛时期的南钢曾有一万七千多工人,钢铁重工业平时是三班倒。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计划经济年代,劳动最光荣,工人们只想到是在为国家做事就非常有干劲。大家同吃大锅饭,没有阶级观念,地位平等。

▲巨大的烟囱在吞云吐雾

南钢从国企变私企后,很多人并不看好,一部分老工人离开了工厂,年轻的人们更不愿意从事重工业的一线工作。从前大家挤破了头都要进的国企,却再难有新鲜的血液输送。

▲在车间工作的一线工人

王家村旁边有一个第二搬运公司,和附近的南昌型钢厂一样已经荒废。七八十年代国企大量招工,一批家属跟着他们的家长来到南钢,为了维持生计,作为工人在厂子里做些搬运、铲砂、挑水泥的活儿,他们是没有国家编制的家属工,仅挂靠了点国企的名声。随着时代的进步,搬运公司和型钢厂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些家属工不像南钢的退休老工人一样,有稳定的退休工资,厂子关闭之后,他们还要继续为了生活奔忙劳碌。

▲被时代遗忘的南昌运输公司

南钢人还是原来的南钢人,南钢厂却已经不是从前的南钢厂。型钢厂旁是新建起的厂房,崭新的工厂与破旧的老工厂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粗放笨重的生产工艺到现代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效率,新工厂散发着勃勃生机。但是,现在的南钢,总缺了那么些从前的味道。

▲新建起的方大特钢厂房

▲写满了岁月痕迹的南昌型钢厂

从前的南钢工人,工资一个月也就二三十块,五十多算是很高了,就能养活一家人。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了,我家里十口人,四个孙子孙女要养,上学吃饭一样都不能少。不容易啊。”王叔叔感叹道。

▲老旧的王家村

时代在进步,南钢也在发展,是否,我们在忙于前进的同时,不知不觉间,丢失了一些自己也没有察觉到的东西呢?

3

南钢,是南钢人的根

是他们永远都会回去的家

李健华算是南钢学校从前的风云人物,四岁起,他跟随父母来到南钢,从此便与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记得他在南钢的童年,70年代建成的老电影院一周会放映一次电影,他们的玩具是自制的弹弓和滚铁环,好动的他还经常会和伙伴下河摸小鱼改善伙食。

▲从前的电影院已不复存在,现在成为了方大特钢文化中心

22岁时他来到南钢中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最开始来到南钢时他负责教英文,后来也带过射击队和排球队。他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度过了整整四十一年的时光,培养了几代学生。

他带过的学生,有些去了南钢工作,他们之中有的是一线工人,有的已经做到了领导干部级别。他带过的射击队员拿过世界第一,排球队更是连续二十多年拿到第一。

▲ 李建华与排球队员的合影

从南钢中学毕业的学生已经散落天涯,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但是南钢中学会记得,他们在教室里留下的朗朗书声,在操场上留下的恣意挥洒青春的身影。

▲老南钢中学校门

2008年李建华作为奥运火炬手的南钢代表去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将南钢精神带出了这个地方。如今63岁的他已从南钢中学退休,被聘为南昌三中排球教练的他,继续着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2014年,李建华离开了南钢,他偶尔还会回南钢来看看,不论去到何方,他仍怀念南钢的一草一木,因为,南钢,是他的根,是他永远都会回去的家。

▲老南钢中学教学楼

在南钢有很多像王奶奶王叔叔和李建华一样的人,他们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留在了南钢,他们热爱南钢,虽然偶尔也会对这个尘土飞扬、污染严重的城市感到不满。无论是留下或者离开,南钢于他们而言,都是家一样的存在。

南钢

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地方

南钢花园里仍有退休职工在悠闲地散步

街道上不时有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经过

开了二十多年的包子店和杂货铺仍然在

从前热闹的理发店、小商店已无人问津

南钢在不断蜕变

南钢人也在变老

但在时间的长河中

总有些东西是可以持续长久的

比如

南钢三代人留在南钢的

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话题

你与南昌这些老工厂之间

还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

本文图片由午逅编辑团队拍摄,

部分图片由知情老南钢人提供

这个城市有太多的故事

需要我们一起去寻找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