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一个德国细节狂魔自制Su-27模型的故事,这不是你小学、初中玩过的航模,而是一架具有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能起降的小号战斗机!德国人Harald Huf于2001年开始着手制作,花了7年时间,终于让飞机成功上天——先来看几张成品动图吧,记得猛击视频,让发动机的轰鸣震一震你的G点。

作者(Harald Huf)的大儿子在开始制作模型的时候刚出生,想想看,在你今天阅读本文时,这个熊孩子已经操弄着自己Su-27战斗机炸别人家孩子的土鳖四轴飞行器了!

这架模型全长337.5厘米,翼展226厘米,重46千克,机内灌着10升燃油,这样一个大家伙一旦失事会造成不小的破坏。因此作者Harald必须得获得政府许可才可以试飞。

作者Harald当时还建立了一个网站,域名非常霸气,就叫su27.de,后来因为懒得维护就把网站给关闭了。本文作者是知乎用户@胡晓,这哥们也是足足盯着Harald从图纸到试飞干了7年,虽然su27.de关了,但他早就在自己的硬盘里存下了几百张图片,我们也因此能看到DIY战斗机的全过程——

绘图阶段

大家看,这位大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飞机的图纸都来自于出版物。

Harald用这张图纸把原来小比例的图纸放大到模型所需要的大比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为1:6.5),同时标注出关键截面的位置。

木制模型

如果哪位兄弟做过大型船模,对这个步骤肯定很熟悉——利用不同位置的截面搭建出骨架,然后再用窄木条覆盖铺装。

用一些泡沫块用来搭建机头和Su27系里特有的尾椎。上图是成型后的机头,注意表面覆盖了一层类似玻璃纤维布的薄膜,起保护作用。

照这个路子,搭建出完整的木制机身。

这是Harald跟模型的合影,不得不说,1:6的比例真是大啊!

各个翼面从毛坯到成型模型的过程。看来他是在泡沫的表面包覆了一层木材,可以看到拼接的纹路,最外层又覆盖了纤维布作为保护。而且模型可以被简单的分解成几个主要部件。一开始,笔者认为这只是为了方便运输。

完整版木质模型,当年看到这里,笔者真以为这哥们已经要完工了。

金属模型

结果这哥们又把飞机大卸八块,开始覆盖金属蒙皮——这是要造金属模型的节奏!这张照片显示的是他在纯手工打出所有铆钉孔。

这个细节狂魔在木质模型表面绘制出所有金属蒙皮的位置,然后一点一点把铝片敲上去。

最后把每一块金属片慢慢覆盖在机身表面。

垂直尾翼细节,后部突出的锥体是几个天线整流罩。注意这些铆钉孔有好几种形状,和真飞机一一对应。

再来两张细节图,看看这密密麻麻的铆钉。下图是AL-31发动机喷口。俄制发动机的收敛-扩散喷口通常没有外露的动作筒,细节不如美式发动机那么丰富。

看看,为了做这一层金属皮,他儿子都学会走路了。看到这里,笔者又有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然而……

翻模阶段

再次全拆掉!

原来是要翻模!这个金属模型只是个用来制作模具的“母本”。之前之所以制成可拆卸的,并不是为了方便运输,而是为了这个步骤。模具制造的基本过程:往母本上涂上厚厚一层树脂材料,再用玻璃纤维布覆盖,固化之后脱模。

初号机

开始制造初号机。主要步骤就是在两层模具之间进行注塑,那些圆形的金属“纽扣”是用来抽气的,利用大气压压实模具。

当然,造飞机不仅仅是造一个壳子,尤其是当模型尺寸很大的时候,仅仅靠外壳是不足以维持强度的,因此在制作外壳时就需要把受力骨架考虑进去。这些绿色的部分就是整个飞机真正的强度来源,为了减重,都有大量的偷轻。

飞机内部差不多就是这样的,骨架部分似乎使用了碳纤维布。

当然还有其他零件需要注塑,例如机头鼻锥、发动机喷口、座舱盖,还有各种可动部分。总装后,效果是这样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它变成一架能飞的模型。

动力系统

机翼和襟副翼的控制测试。Su27系列(Su33除外)使用单片襟副翼来代替传统的襟翼和副翼,因此每侧机翼只有一片可动翼面。

这是在测量发动机架,发动机的安装必须足够精确,否则推力一旦有偏移,模型很可能失控坠毁。

发动机和延长的金属喷管。由于模型外壳并不耐热,必须得和高温的发动机燃气隔开一定距离。这台飞机使用了两台定制的JetCat P200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接近25千克力!

主起落架,为了节约空间,轮胎是平躺在机身里的,放下的时候会旋转90度,真实的飞机也是如此。

前起落架,各种着陆灯一应俱全。

真实的飞机中起落架是由液压控制的,而大多数模型使用舵机作为动力。这里作者使用压缩气瓶代替液压,最大程度实现仿真。

位于机头的电池,也起到配重的作用。

用电脑进行调试。现代战斗机为了提高机动性,普遍采用放宽静稳定型设计,也就是如果不做任何操作,飞机受到一些不大的扰动就会偏离稳定状态,这显然可以敏捷性,但对于飞机控制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飞行员依然能比较舒适的驾驶,需要飞控软件来“翻译”飞机的操作指令。对于一个气动和真机如此接近的模型,唯一不需要担心的地方也许就是不存在超音速飞行,但低速时的控制依然不是那么简单。

涂装

为了让模型真正栩栩如生,还需要最后一步:涂装。这不仅仅是涂上迷彩那么简单,为了呈现出真机才有的质感,需要营造出金属质感和使用痕迹。

发动机舱,通过色差体现出长期高温导致的变色。

再次被细节狂魔震惊——真飞机的各种编号徽章一个也没落下。

这个把模型弄得脏兮兮的过程叫做渍洗,目的是突出模型表面的细节线条,同时也可以制造色差,这是静态模型的常用手法。不过那些静态模型,表面积可比这家伙小上100倍。

最终效果

这下称得上真假莫辨了!

充满金属质感的表面,这是Gsh 30-1 航炮。座舱内也是细节满满。

起落架细节,注意舱门和起落架支柱上细小的文字。

这是在做土法静力试验。飞机之所以导致是因为升力是由下而上的,这些重物的压力可以模拟飞机所受的升力。这架飞机总重46千克,接近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作者Harald也是压了不少东西在上面。

这是在做起飞前的最后准备。

2008年初号机成功·试飞后,这哥们一天也没闲着。2013年,他又发布了一张照片,看来是打算给自己和两个儿子每人造一架,这样每天下班以后回家就可以跟儿子们一起打飞机了。这真是旁人无法企及的天伦之乐……

(完)

关注新浪微博“泡司令”那儿有一些我们无法放在微信的内容...

朋友,世界就那样,但你可以不同。关注微信公众号“泡司令”,发现让你爱不释手的EDC!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