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世英凿刻碑文。

幸世英擦洗石碑。

在璧山区八塘镇青云村,巍巍的青云山间,有一条连接璧山到合川的重要驿道—青云驿道。沿着青云驿道拾阶而上,可以看到,驿道边的山壁中,镶嵌着大小不一、风格迥异的各类石碑。

石碑上篆刻有古今中外诗词书画、名言警句,也不乏现代原创的词赋文章,可谓百花齐放、雅俗共赏。放眼望去,就像是连片的石碑文化长廊,这就是八塘镇著名景点-碑林。每到周末,附近的人们,乃至大学城的师生,都会到这里来徜徉,络绎不绝。

在碑林里,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人们总会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背着老旧的绿色单肩包,提着水桶,拿着抹布,步履蹒跚地行走在碑林中,遇到有灰尘沾染的石碑,他会俯下身子、慢慢地将其擦拭;有的碑文掉色了、褪漆了,他还会用工具一笔一笔将它们补上。他就是碑林的“创造者”,八塘小学退休教师—幸世英。

建设碑林

从学生的作品开始

1995年春天,幸世英在八塘小学任教,他的学生参加全国书法比赛获得名次。幸世英就和学生们一起将获奖的七幅书法作品刻于石碑上,立在青云驿道“一碗水”旁。取水的人和过路的人见到所刻的书法后赞不绝口,大伙纷纷提议,在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不干脆建一片碑林?

“清泉虽冽,仅可止渴,品味文化,方能润心”,幸世英早就寻思着应该借助青云山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做文章,如今村民们的提议更是让老人下定了决心—建设碑林!

建碑林是个好主意,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个最大的问题—凑款!一块碑从选材到人工费用,根据碑的大小,总要几百至上千元的费用,对于一个退休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幸世英开始风雨兼程,四处奔走筹款,而当时由于附近群众的不理解,他时常是无功而返,有时还会被人奚落。一次,幸世英向一皮鞋老板筹款时,对方不但不同意,还称:“人都没死,立什么碑!有毛病啊!”

在各种奚落和拒绝面前,幸世英没有打退堂鼓。在他的坚持和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慷慨解囊,出资立碑。一位当地的钢铁厂老板在幸世英五次上门筹款后才同意出资。不过,当其出资所立的碑文落成,他带着全家前往参观后,感叹:“当时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现在看起来,虽然不怎么懂,但还是能感受到很强的文化气息,很有意义,这钱花得值!”

璧山区作协会员彭冠英在听闻碑林一事后,主动找上门来,将一篇挥挥洒洒的《璧山赋》和1.3万元现金交到了幸世英手中,碑林中最大的一块石碑(3米高、五米宽)也由此诞生。

就这样,一块块石碑从无到有,蜿蜒点缀于古道旁。让幸世英看在眼里,乐在心间。

保护碑林

老人三年夜宿山间小窝棚

筹款难,碑林的建设也不轻松。由于附近坡面的石质疏松,所以几乎所有的碑文都是刻好后用水泥等材料进行固定的,在尚未干透时很容易被破坏。于是,一旦有新的石碑开建,幸世英总是要守到天黑才下山回家。起初,幸世英本想自己掏腰包请人守夜,没想到根本没人愿意来,有人甚至还说:“这山上荒无人烟的,鬼才愿意来守夜!”

无奈之下,幸世英只好在山上搭了一个小窝棚,晚上自己守在山上。这是一个不到一米高的小棚子,条件非常简陋,当时此处由于附近没有住户,每到夜间,寂静得可怕,特别是冬天,晚上更是寒风刺骨。当时已70多岁的幸世英,独自守在此处,其艰辛可想而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年,直至山上新建了农家乐有了可供住宿的地方,这样的日子方告结束。

幸世英十几年如一日地为碑林而奔走,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幸老师,您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图个啥哦!”幸世英说,这些年来,自己所获的每一笔筹款,都是一分不差地用在碑林的建设中,自己还倒贴了不少钱。

从1995年立第一块石碑起,到现在,22年的时间,青云驿道的山壁上,已经密密麻麻伫立了580块石碑。每一块石碑的建立几乎都有幸世英的参与,无论是选址、或是内容,还是筹款,幸世英都亲自操办、劳心劳力。每一块石碑上都凝结着幸世英的汗水和智慧,见证了他的付出与辛劳。

“不怕做,就怕做不得了。”迟暮之年,幸世英依然奔走在青云山间,管护着碑林。他四处募捐,在碑林的附近,建立了两座凉亭,翻修了一条古道;每年坚持上山清洗一次碑文,为石碑上的字重新上一道漆。

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自发清洁驿道、打扫碑林卫生;而他的学生们,则接过了他手中的“活计”,自愿无偿管护起碑林。

莫道桑榆晚,最美是夕阳。

青云山很大,大到让人看不到边;幸世英很小,却像有无穷的力量,托举起整座山脉。

从500多块石碑建成碑林,到数十年如一日义务管护,再到四处筹集资金建设休息凉亭,幸世英给了人们太多的温暖和感动。在八塘镇,人们都说,幸世英,就是活着的“丰碑”。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艳华 通讯员 张承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