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阅读三部曲:兴趣习惯和品位

遵照学校布置,认真上了开学第一课。学习李老师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受益匪浅,体会深刻。感触最深的是,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必须启发孩子阅读兴趣,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品位。

李老师强调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要从3至5岁开始。事实的确这样。我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就有意识有选择的给他看绘本读物,如:《哪咤闹海》,《花果山》《愚公移山》,《猴子捞月亮》等。尽管当时孩子似懂非懂,但是,我从孩子好奇和开心的眼神,就明显的感觉到,他是非常喜欢的。于是,看绘本,成了我哄哄孩子的唯一法宝。每当孩子淘气的时候,一读绘本,马上欣喜无比。久而久之,看绘本成为孩子每天的必修课了。有时候大人没有时间陪看,孩子就拿起绘本津津有味自己读。

当孩子进入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掌握的词汇,已经差不多可以独立看简单的带有插图的文学读物。这个时期,是我的孩子疯狂的阅读期,附近书店新进的插图儿童读物,几乎全部被他买回家。我开始注意,不能让孩子只为好奇而读。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什么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的理解是:读书思考,勤于发问。思考是一个消化的过程,发问是提高应用的结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这个道理。好读书,不能读死书。开始是家长发问孩子作答,时间长了,是孩子发问家长作答,最后是孩子自己发问自己作答。这个时候,家长的任务是鼓励而不是评判是非。无论孩子问什么问题,回答什么答案,都应该加以表扬和肯定。如果家长轻易否定孩子的问题或者答案,极不利于培养孩子动脑思考的阅读习惯。

进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之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掌握的词汇丰富,并且,已经具备欣赏和分析能力。这个时段,家长的任务,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品位。我对品位的理解,一是阅读的书要有品位,不能停留在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的地步。实事求是说,文学名著不会主动自己让读者有阅读兴趣,只有读进去,读者才会对名著有极大的阅读兴趣。我国的四大名著,先让孩子从青少版改写本读起,继而,读原著。阅读顺序循序渐进,先读《西游记》,再读《水浒传》,三读《三国演义》,最后读《红楼梦》。先阅读中国的,再读外国的,先读小说诗歌,再读《论语》,《孟子》。有品位的第二个理解是读者要有高品位。 拜伦说:“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人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由此可见,读书与立身立学密不可分。让孩子认识到,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而要学以致用,见贤思齐。用书本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提高能力,以能力改变命运。只有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够成为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