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时间。身为14位员工的主管,海伦一想到这件事情就头痛,因为这表示她得在繁忙的行程表里,挤出和每位下属面谈的时间、填写繁琐的表格,还得回想同事过去的表现如何,尽可能公平客观地评价,才能应付不断上门「讨债」的人资同事。现在海伦满脑子只想找出一个又快又简单的好方法,能够立刻搞定这一切!

「打考绩」这项工作之所以累人又讨厌,是因为人们往往误把「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画上等号,以为绩效管理只是主管对员工的年度评分大会。事实上,绩效管理的范畴比绩效考核大多了,也不是由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而是一个主管与员工持续沟通的历程,透过双方不断互动合作,达到「预防疲弱表现、提升绩效」的效果。

主管一定要做的投资:管理下属的绩效

《绩效管理立即上手》指出,绩效管理是主管们应该最早进行的一项投资,因为它能够让员工了解自己应尽的本分、工作要达到什么标准,以及需要你协助的时机。这将减少中阶主管事必躬亲的机会,把时间留给真正属于自己工作范畴的事务,进而让组织运作更有效率。

绩效管理大致可分成以下3个阶段:

1.设定目标:

绩效管理的第一步,是主管和员工一起讨论、确认,员工在接下来一段时期里应该完成的任务、要做到什么程度、为何要完成这些事、何时应该完成,以及其他特定事项,例如员工能自行决定权限的范围。

学术研究证实,设定目标有助于提升绩效。只是双方有时候对于目标的细节看法、认定不同,因此主管有义务要透过面谈,与员工达成共识。

主管可以透过一对一会谈,也可以利用团体会议下达任务,会后再个别会谈。《上下管理,让你更成功》建议,绩效目标要明确、可衡量,更要够务实,避免设定一个遥不可及的标准,打击下属的行动力。当然,也别忘了和下属谈谈可能遇到的障碍或挑战,适时提出建议,让对方做好心理准备。

2.持续回馈:

设定完目标后,下一步不是把这份文件归档、束之高阁,而是要根据这个共识,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出回馈。这是一个双向的程序,用来追踪进度、找出绩效障碍,提供双方实践目标所需的资讯。

给予意见反馈的场合可以是正式的单独会谈或团体会议,或者主管平常也能在办公室到处走走与大家闲聊,目的都是让下属随时了解自己的现况,适时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同时,主管应该为每位下属建立一份个人档案,记下绩效面谈的摘要,以及你所注意到的大小好坏事情,以便事后评估绩效时有所依据。

3.绩效考核:

经过前两阶段的准备与铺陈,主管会根据一段时间以来对员工的观察,以及彼此回馈互动的内容,对下属进行考核。理想状况下,员工对于自己的表现大多心中有底,最后结果通常不会有太大的意外。

中阶主管可掌握两种心态,确保绩效考核具有价值。一是自己的角色是协助者和问题解决者,而非评估者;二是让双方都了解考核是为了进步,不是为了惩罚。

校准你的评量标准,避免偏见作祟

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主管的考核标准是依据具体的事件和素材,但是为了更进一步确保公平公正,可效法Google「绩效校准」做法:先由直属主管给予下属评分建议,再交由性质近似团队的主管交叉比对,最终一起考核隶属不同团队、但工作性质类似的所有员工。

Google资深人资长拉兹洛‧博克(Laszlo Bock)指出,绩效校准的作用有点像是,在面试后,让几位面试官参考彼此的纪录,目的都是要破除个人偏见,避免同一等级的表现,因为各自主管的认定不同,最终得到了不同的零分。

Google考核制度得到员工的认同度,高于其他企业一倍,关键因素便在于绩效校准。主管也可以透过避开考核常见的几个错误,为自己进行绩效校准,客观地评量员工表现。

你觉得自己很公平吗?小心你的内心偏见!

主管在评量绩效时,都希望能够做到理性、公平,但是难免会受到记忆或偏好的影响。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偏见,主管可在考评前事先留意这些现象,导正自己心中的天平。

光环效应/ 犄角效应(Halo Effect / Horns Effect):

当主管对一个人印象好,就会给他一个像是天使的光环,对方的所作所为都很容易得到过高的评价。反之,有些下属在主管心中有如头上长了恶魔犄角,就算他表现不错,也会视而不见、甚至刻意扭曲。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人们通常会以最近一次相处的感受,做为对他人的整体印象。假设打考绩的日子为7月1日,主管可能会以下属5、6月份的表现来评量。要避免近因效应影响,主管最好在整段工作期间都勤加记录,以留下可参考的资料。

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

很多跟下属不熟或未善尽本分的主管,经常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判断员工表现,最后干脆保守行事,通通评为中等。这不仅有损主管的信用和判断力,也无法区别下属表现的好坏,甚至让优秀员工感觉不受尊重。

基本归因偏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主管在评断员工的言行和绩效时,可能会过度聚焦在对方的性格或能力,忽略了也会影响其工作表现的环境因素。例如,A员工性格不拘小节,主管心里就默默认定,上次提案出包一定是他粗心大意所致,自动排除掉其他可能的原因。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