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带女儿去一个闺蜜家吃饭,当天,另一个朋友也带着她7岁的儿子明明一同过去。本来我们三家人计划后吃完午饭后,一起去海边玩。加上闺蜜5岁的女儿媛媛,三个孩子一听要去海边玩都兴奋得不得了,午饭的时候也吃得特别快。

就在快要吃完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7岁的明明起身的时候不小心将一碗没喝完的汤打翻,汤汁直接淋湿了媛媛的新裙子。

明明的妈妈看到这一幕,当场就要求儿子向媛媛道歉。结果,明明不仅拒绝道歉,而且表现得非常委屈,当场大哭起来。明明的妈更生气了,见儿子一点礼貌也没有,硬是上前架着儿子站到媛媛的跟前,逼着他道歉。明明一边哭,一边挣扎,总之妈妈越这样,明明越是不道歉。

见此,明明的妈妈更生气了,她可能觉得特别尴尬,也觉得儿子实在太不懂事了,她现儿子下最后一道通牒:“如果不道歉,下午你就不要去海边玩了!”

明明听到妈妈这么说,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他对着一桌人大喊:“不去就不去,你以为我喜欢跟你们去啊!”

说完他就跑了出去。见场面有点失控,今天做东的闺蜜马上叫自己的丈夫出去把孩子叫回来。经过一小时的安抚,明明终于平静下来了。到了下午,我们三家人还是一起去了海边玩。

但明显能感觉出,原本对去海边玩最兴奋也最期待的明明,经过打翻汤汁这件事后,真到了海边,明显感觉他的沉闷,一个人坐着,也不跟人对话,也不玩沙子,更别说下水玩了。

类似这样的亲子故事,相信当了父母的人都会觉得特别熟悉。

我邻居的一个姐姐,她的儿子今年正好上小学一年级,每次放学回家开始做作业后就变得特别拖拉,一点作业经常做到八九点还在磨蹭。因此,邻居姐姐经常用限制儿子喜欢做的事,想以此来激他快点做作业。

比如,她见儿子做作业时磨蹭,经常会说这样的话:“你再不快点,说好的肯德基你就不用吃了”、“你再磨蹭,答应你玩两小时的手机游戏取消了”、“你再不快点,以后再也不给你买XX了”。

邻居姐姐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常常用限制儿子喜欢的事去来激励儿子做他不喜欢的事。

这样的激将法有用吗?事实是,没有一点用!

不仅没用,还带来糟糕的负面效果。儿子的作业不仅没有做得更快,事后一家人去吃肯德基时儿子全程闷闷不乐不说话。不仅没有让他喜欢上不喜欢做的事,就连他喜欢的事也兴趣减半。

每次儿子这样,邻居姐姐就会把原因都归结为:儿子脾气太差了,太爱生气了。

事实上,喜欢这样教育孩子的父母都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当发现孩子一个毛病时,喜欢将这个毛病的负面恶果延伸到另一个问题啊,导致坏情绪蔓延得更广。

无论如何,作为父母,如果要让孩子提升抗挫折能力,就必须把类似“不道歉”、“做作业慢”这样的小事当成独立事件来处理,而不要掺杂进其他事情,否则很容易让负面情绪扩大到其他事件上。

本来只是“不道歉”、“做作业慢”这样的小事,最后却让他们对其他自己喜欢的事兴趣减弱。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