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最好有敏锐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这样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除了先天条件,有些是需要后天加以练习或者用心感悟的。

在天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和感悟,有的人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景色,从平淡中发现不凡,比如柳宗元到当时的蛮荒之地永州,发现了郊区愚溪的美景,并作《愚溪诗序》;能闻到不一样的香味,比如李白赞杨贵妃“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能品尝和创造人世间的美味,比如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抚触,比如南宋僧人志南写下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比如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但陆游听到的声音并不算奇特,比他早100年的欧阳修,号称能听到秋天的声音。

这年欧阳修53岁,已经年过半百,从滁州、扬州等地回到京城,担任的主要是史官的角色。这一天,欧阳修夜里读书,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于是赶紧让童子出去看看是什么,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童子还是小孩,只看到满天星斗,寂然无声。但是欧阳修却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并认为自己听到了秋天的声音。

那么,这声音从哪里来呢?“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这种声音代表着秋天一到,万物即将凋零:“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联想到秋后问斩的惯例,欧阳修作了一番阴阳八卦和音乐学上的分析,展现了自己的博学:“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物变老就容易悲伤,过于茂盛就会遭到清理。这种道理用在人身上似乎也讲得通。于是,欧阳修发出感叹:“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不禁想到:人这一辈子,和草木又有什么分别?每天都有忧虑烦恼,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这样是会伤神的。又何况每天都想干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操着莫名其妙的心,然后容颜苍老,青丝变白发。这都是人自找的,怎么能怪秋天呢?

感慨了一番,发现童子早睡着了,自己又在这里无病呻吟:“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整篇文章虽然讲的是悲秋的事,但却没感觉到非常负面的情绪,这大概是因为欧阳修是天生的乐观派,并且善于自嘲,发了那么多感慨,觉得自己非常可笑。

这篇文章与《醉翁亭记》的风格大不相同,这一篇更加个人化,像个纯粹的书生,主要是对人生的思考;前者背负了太守的职责,作为官员心系百姓,出行时前拥后簇,也热闹了许多。

他们的共同点,文辞优美连贯,描绘准确生动,是很好的背诵素材。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